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题解,译文,注释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杜甫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天宝四载(公元745年),杜甫到临邑看望其弟杜颖,途经济南,适逢北海郡太守李邕在济南,一起游宴于历下亭。李北海,即李邕。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时为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比杜甫年龄大三十四岁。属忘年之交,杜甫能陪李邕宴游历下亭,感到快意当前,但又不知何时能再与李邕前辈共游同乐,因而无限留恋,伤重游之无期,慨叹人生之别易见难。此情此景岂能无诗,此诗便是杜甫即席所赋。[1]

全诗辞真意切,情感深挚,行文虽短,但不乏千古名句为后人所赏誉,流传至今。

原文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注释

东藩:即李北海,均指李邕。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司马相如《上林赋》:“齐列为东藩”。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

北渚:指历下亭北边水中的小块陆地。清河:大清河,又名济水,原在齐州(济南)之北,后被黄河夺其河路。

海右:古时正向为南,因海在东,陆地在西,故称陆地为“海右”。一作“海内”。

云山已发兴:云山:指远处的云影山色。发兴:催发作诗的兴致。

玉佩:唐时宴会有女乐,此处指唱歌侑酒的歌妓。

当:应当。语本曹操诗:“对酒当歌。”有人解作应当或读作去声。

修竹:修长的竹子。

交流:两河交汇。

《东征赋》:望河济之交流。

《三齐记》:历水出历祠下,众源竟发,与泺水同入鹊山湖。所谓交流也。

蕴真:蕴含着真正的乐趣。是说此亭蕴含真趣(自然美),故得以一游为快。

惬:称心,满意。

贵:尊贵,指李邕。

贱:低贱,杜甫自谦之称。俱:都。物役:为外物所役使。

公:指李邕。

难重过:难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机会。

译文

李公在历下亭贵为驻城太守,出入乘坐的都是带有青色车盖的车驾,我由北渚出发,乘船经过清河前去历下亭拜访。

历下亭是在海之右的齐地最古老的亭榭,济南也是名士贤才辈出的地方,因而,这里可以说是远近驰名。

历下亭远处的云影山色,溟潆磅礴,已然足以令人生发诗兴、忍不住吟咏,再加上行舟之上有女乐歌舞陪饮,更是令人不由自主地对酒高歌。亭边不远处那一片修长的竹林丝毫不受暑热天气的影响,咝咝凉风透着清爽无比,致使两河交汇的水流也徒然奔涌着凉爽的清波。

这里的景物处处蕴含真趣,令人无比惬意,心旷神怡,感念能有如此胜景可遇,只可惜红日西沉,宴会将散,那将是多么无可奈何?贵者如李公您,微贱者如我,但都难免于被事物役使,今日难得闲暇,自此与李公别过之后,恐怕难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机会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