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忠武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忠武祠

图片来自网易

杨忠武祠》,始建于元朝大德年间。因杨业战功显赫,为国捐躯,宋太宗赠太尉,谥“令公”,敕封“忠武祠”。若从忠孝论,只有杨家能获此殊誉。[1]

简介

  • 《杨忠武祠》族人奕奕,勋名卓著。太息千年,四十馀代。世泽绵延,家传忠孝,厚积流光。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惧,而杨家将这个真正可歌可泣的宗族仍在华夏大地上涤荡著浩然之气,使得《杨忠武祠》现在已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枣林镇鹿蹄润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杨业,北宋名将,初为北汉军官,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因为屡立战功,人称“杨无敌”。后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边事,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长驻代州(今代县)抵抗辽兵。杨业与其子能征善战,威震中原,杨家将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颂。
  • 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2]

建筑特色

  • 元代时,杨家十七代孙奉旨建祠,明清时又曾予重修,已大部分成为明代遗物。
  • 杨家祠堂分为前后两院,有堂屋、东西厢舍、正殿等。
  • 前院,奉祀杨业后裔。
  • 后院,东西厢房三间,正殿五楹,殿顶为悬山式。
  • 正殿内,塑有杨业与其妻佘太君的坐像。
  • 杨业八个儿子的彩塑分列两旁。
  • 祠内,有“佘祖图”碑一通,碑文铭记着杨业后裔世系。
  • 大殿前,竖有鹿蹄石一块,形状奇特,雕刻秀美。
  • 杨家祠堂坐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杨家祠堂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 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
  •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
  • 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
  • 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相关条目

精彩视频

2016.05.11魅力东方 一门英豪杨家将 杨忠武祠在代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