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杨忠烈公文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忠烈公文集

杨忠烈公文集

崇祯六年(1633年)夏,杨涟之子杨之易,到武进访郑鄤,郑鄤遵其嘱,帮助编定杨涟遗稿即《杨忠烈公文集》,郑鄤并写序(杨忠烈公文集·序)。

作品名称《杨忠烈公文集》作 者杨涟创作年代明·崇祯、清朝补编作品出处杨涟的奏议、书牍、诗文章 节明代三卷、清朝十卷

作品内容

郑鄤编《杨忠烈公文集》主要收录杨忠烈公奏议、书牍、诗文各一卷,,总记几万字。 [1-2]

清·补编《杨忠烈公文集》主要收录杨忠烈公奏疏二卷,参、揭、家书一卷,书简二卷,启一卷,杂文、序、记、传、告祭文一卷,行状、志铭一卷,文一卷,诗词一卷。 [3]

作品目录

卷一(奏疏):劾史继偕疏(一)、劾史继偕疏(二)、言边事疏(一)、言边事疏(二)、言边事疏(三)、言边事疏(四)、请立东宫疏申明礼制疏慎择东宫近侍疏劾内官崔文升疏乞早清宫禁疏敬述移宫始末疏

卷二(奏疏):劾本兵黄嘉善八大罪疏、乞归田里疏(一)、乞归田里疏(二)、辞免太常恩命疏(一)、辞免太常恩命疏(二)、止内批屡降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

卷三(参、揭、家书):兵科抄参(一)、兵科抄参(二)、兵科抄参(三)、两朝登极始末揭、请告在籍揭、起补礼科都给事中升太常寺少卿揭、被逮赴都揭、家书(一)、家书(二)、家书(三)、家书(四)、狱中血书狱中寄母书狱中寄子书

卷四(书简):寄高贵大兄三首、与梅长公四首、寄罗山毕太守、寄孙漕院、贺庞清军擢大理守、复申阳杨刺史、答阎凤阳、与南直毛学台、与李懋明、寄翁完虚、与周寄侯、候吴安节老师、答同门、与游肩生道长、与房老师、与官太常、与李淮抚二首、答王轩籙太守、与王轩籙兵参、与邹南乐师四首、答朱巡道、与杨按台、与某公祖、寄张山是、寄张涵月抚台二首、与郑司理二首、寄李本宁太守、寄李本宁宗伯、、寄友、与周敬松、与延陵长、与钱秀峰公祖、与湖广熊抚台、与薛抚台二首、与舒按台二首、与摄篆藩司、与分守周道尊、与李方伯、与粮储杨道尊三首、东随州相公、与李心白、与郧襄道尊、东南学院萧兀恒二首、与冯少墟、与苏吏部、与开封范司理、与王昆璧、与曹真于、与同年某、与周太宰。 [4]

卷五《书简》:寄夏父台、与成密宇宫坊、与李湘洲宗伯、寄张学海、与荆州太守、寄路吏部、与李梦白司农、与王豫州方伯、与董谊台、与蒲圻长、寄李侍御、寄方孩未、寄友人、寄周守道、与游侍御肩生、寄左浮邱二首、与苏抑台、与刘咨伯、与刘念劬、答傅东濮、与郑文水、答祝东阿、答云南罗汝元巡抚、答甘肃李巡抚、答宣府王巡抚、、寄友、答岳抚院、与熊操江、答浮梁张令、答抚台周来玉、回马总戎、答四川按院、答项工部、答刘侍御、答顺天邓巡抚、答新升大理同知王育德、答程启寰道尊、答侯御史、答陕西李按台、答南兵部岳、答休宁侯大尹、答山西巡监李、答贵州巡按侯、答福建巡抚南居益二首、答朱总督、答邱御史二首、答广西王御史二首、答陆御史、与祝秀水、答黄汝良老师、答陕西霍巡按二首、与苏松察院、与河南程巡抚、与贵州巡抚、答四川朱抚台、答直隶刘巡按、与孙学院、与房老师、与王葱岳二首、与张蓬、与李侍御、与王明珍州守、答张磐老、答刘道尊、答邱毛伯、答崇智宗侯、附失题诸书。

卷六(启):答同乡柯太守、答同乡袁兵备、答关内杨大参、与李昌令、与承天某别驾、答金大行、贺王轩籙公祖、贺李方伯、答侯侍御、答王兵备、答王参议、谢邱饷院魏按院祝寿启、回新春启、答程启寰道尊、祝沈太封翁。

卷七(杂文):赠别驾郭公祷雨序、邢太守台荐序、贺夏父台荐举卓异序、贺夏明府荐举卓异序、贺雪苍艾父台考绩序、赠吴封君天与暨配钟太君六十双寿序、贺刘母封太孺人序、贺太宜人傅母李太君袤序、赠国医彭月塘先生序、司理郑公十议序、兵巡朱公城守管窥序、修海虞学志序、艾候循政纪序、书安陆白兆寺募藏经序、修复高贵山灵境小引、应山新修儒学记、清如子传。

卷八(行状、志铭):黄州儒学司训节孝先生心一陈公行状、中宪大夫广东韶州府知府酉室柯公形状、赠文林郎常熟县知县剑山杨公及元配赠孺人刘母形状、孝介先生湖山罗公墓志铭、处士程公率崖继配朱孺人合葬墓志铭。

卷九(文):告常熟城隍文、祭赵我白老师文、祭徐京咸兵部文、祭大中丞文、祭周参议文、祭詹隐君文、祭王母冯太恭人文、祭奠程率崖文、挽刘玉磊文、祷岳武穆王文书狱神庙壁文

卷十(诗词):神仙篇、被逮赋别崇智宗侯、宿汉口回龙寺为恒空上人作、寄老僧筇杖、失题五首、同友人登眺漫和老僧口号、山居陈元朴见访限香韵、曾子山、赠谌心宇五十、楚闱中秋、赠彭淳吾云水游、题画、看山宿铁佛寺、题柏子园青芸阁、秋日移居石龙寺用九龙碑诗韵纪胜二首、偶坐申阳青莲庵、挽彭烈妇二首、龙思霖游龙兴寺怀诗见访用韵答之、送医士彭月潭还吴、赠水心老僧、喜友人至寺见访、答魏兑岳赠画鹰、赠彭月潭八十举子、挽水心和尚、题四贤祠、丁酉中秋对读所感赋、积雨小霁同刘生伯王思延出游贤隐寺、送游叔灿入北雍二首、游北固望金焦纪事十首、送程存质南归二首、送刘宗乙赴试武昌二首、游灵崖望太湖过西施洞二首、赠融和尚、和友人七夕韵、游双泉寺次彭熙阳先生韵二首、和家兄韵寄王阳奇、题笺上莲花。 [4]

补遗:崇祯诰命、崇祯谕祭文、与秦贞予刺史书、赈灾纪事文、文质彬彬、今夫人、大匠诲人、君子以人治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依乎中庸、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至是尚友也、君子矜而不争、杨忠烈公年谱。 [5]

作者简介

[6] 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初任常熟知县,因考选清官第一,入朝任给事中。神宗病危,力主太子进宫服侍皇帝。光宗即位,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召见大臣,他不属大臣,亦在召见之列,临危顾命。光宗死,李选侍居乾清宫挟太子欲把持朝政,他说服朝臣,挺身而出,闯进乾清宫,拥太子即位,并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安定了朝局,升兵科都给事中。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弹动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 [7-8][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