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怀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怀远
出生 1937年1月生
国籍 中国
职业 服务员
知名于 小扁担精神

杨怀远,男,安徽庐江人。1937年1月生,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复员后到上海海运局和平14号轮当生火工,民主5号轮服务员、副政委、政委,长征号轮政委,长山号轮、长柳号轮服务员。是中共十三大代表。

人物经历

杨怀远曾先后担任原交通部上海海运局和平14号轮、大庆11号轮的生火工、服务员、副政委、政委。1980年他主动辞去政委职务,到长柳等轮继续担任服务员,直到1997年11月退休。38年中,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甘当人民的“挑夫”,自备120多种方便旅客的用具,肩挑小扁担,穿梭于旅客之中,为旅客排忧解难,被旅客誉为“老人的拐杖”、“孩子的保姆”、“病人的护士”。他独创一套语言服务和心理服务学,用日记积累了6000余首服务诗歌、顺口溜,还把服务经验写成40余万字的《讲点服务学》。他挑着一根为人民服务的小扁担,从青年、中年挑到老年,始终不计报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小扁担精神”。曾经被他帮助过的群众在他的47根扁担上写满了饱含真情的话语。他不仅是优秀的服务员,还是精神文明的宣传员。退休后,他成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应邀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作报告600多场,认真践行着“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承诺。1985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杨怀远个人事迹

二十多年来坚持用小扁担义务为旅客送行李,被誉为“小扁担精神”。还运用心理学探索服务规律,提高服务质量。198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著有《讲点服务学》。 一位甘愿辞去“政委”的职务从事平凡服务工作,以“小扁担精神”闻名全国的人物,被人们当作佳话广为流传,他就是上海海运管理局“长柳轮”服务员杨怀远。 为了深化德育教学改革,以育人为本,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4年12月27日上午,建襄小学请到了全国劳模杨怀远为全体师生作题为“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德育专题报告,杨怀远用生动、朴实的语言,介绍了他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一名普通服务员的切身经历。他那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烦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发扬和光大“小扁担”内涵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作为一名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认真参加每天的十分钟劳动,把班级和校园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共同营造一个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 人民公仆 ● 杨怀远这个名字,是跟“小扁担精神”联系在一起的,被认为是雷锋精神的延续; ● 杨怀远曾被任命为船舶政委,并作为基层领导选为上海海运局五人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但十多年后,他三次打报告请求辞去政委职务,终于如愿以偿,仍然做一名普通的服务员; ● 全国劳动模范杨怀远光荣退休,忙碌一生的他,又是如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的? 1960年,当了四年兵的杨怀远从部队转业到上海海运局工作,被安排在客轮上做生火工。因为他在部队受了工伤,不适应锅炉的高温,1962年领导照顾他到“民主5号轮”做客运服务员。 这个伺候人的岗位尽干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杨怀远心想。而且,他听不懂上海话,在工作中出了不少洋相。他觉得很受气,远的不说,和他一起转业到上海海运局的战友都有了自己理想的岗位,例如做客船的乘警。自己一米八的个头,在部队还是工程兵班长呢,难道还不如他们?他想:我也申请当个乘警吧! 领导看出了杨怀远的情绪,做他的思想工作,鼓励他要安心于自己的岗位。 直到1963年3月,中央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一下子震动了杨怀远。杨怀远是个喜欢学习和思考的人,他和雷锋做了个对照,发现自己和雷锋有四个相同点和一个不同点。他和雷锋是同龄人,出身苦,在新社会翻了身,都在部队当了工程兵,不同点就是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而自己做一个客运服务员还不安心呢,这是个人主义的患得患失思想。 杨怀远惭愧啊,他认真学习雷锋精神后,下了一个决心:按雷锋的人生路子走,做一个雷锋式的客运服务员。著有《讲点服务学》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的接见。不仅传遍全国,而且名扬海外。 贫农出身的杨怀远和哥哥讨过饭、做过长工,“在旧社会做地主的长工,在新社会就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长工!”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辞去职务 杨怀远从北京回到了他心爱的客船,被提升为船舶副政委。但他闲不住,实际上还是做着客运服务员的工作,像害上了职业病那样。他信心百倍,想总结一下这几年的服务经验,但社会动荡,杨达才没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服务大众。 上个世纪70年代,杨怀重新担任船舶政委,并作为基层代表参加局党委的五人核心领导小组。但杨怀远就认准了一条,为人民服务总没有错吧,在船上,他仍然坚持为旅客挑扁担,从“五七”干校学习回来后,主动要求带着政委职务到各个客轮顶服务员的班,弄得排班的人不好意思。 一段时间以后,同志们给他提意见了: “难道不挑扁担就不是为人民服务了吗?” “当政委的挑扁担,像什么样子?” “政委挑扁担,是不务正业!” …… 杨怀远听了心里不好受,但他不管这些,在“长征轮”上先后挑断了两条扁担。 “文革”结束后,人们都在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杨怀远对自己的大起大落也有了清醒的认识:在船上做个服务员才能发挥特长! 误 解 这以后,1978年初……杨怀远特意要求去五等舱做服务员,这个客舱在最底层,面积很大,人多面杂,服务的难度更大。但杨怀远不介意,他说:“我给他们深情厚意,是为他们服务的。” “但他们给我留下了一大片垃圾。”船上到处扔有易拉罐、塑料瓶,杨怀远就捡起来,并挑到废品站去卖掉。这一卖,惹了麻烦。风言风语多了起来,有人说他“贪小便宜”。 杨怀远告诉记者:“卖点钱再回送给旅客排忧解难。如买了500多把雨伞和200多把拐杖送给需要的旅客。我还建了个方便箱,为旅客修拉链、修鞋,也不收钱。” 1991年,杨怀远被调到跑香港线路的豪华大客轮。由于服务要求不同,有些服务要求他从来没有接触过,都要从头学起,他甘心做徒弟,做徒弟的徒弟。他最担心的一件事是:能不能把小扁担在这个豪华轮上挑下去?他细心观察,也有大吊车做不了的空当。经过请示,他的小扁担又带头派上了用场。 1997年,杨怀远退休…… 他说得最多的是:我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那还是在解放前,母亲带着我们兄妹5人四处讨饭当长工。党领导的武装革命推倒了三座大山,把我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救了出来,当家做了主人。我有强烈的翻身感,深深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于是,我把爱国爱党的满腔豪情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力量。我1956年当兵,1960年转业到上海海运局当了一名客船服务员。我所在的客船跑青岛,那时交通不发达,旅客中妇女和老人带孩子的很多。他们下了轮船还要走3里多路才能出港口。所以,我决定挑扁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一挑,就是38年,从青年挑到中年再到老年,从60年代初挑到90年代末,我一共挑断了40根扁担。心里装着旅客,我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旅客的需求,就是我的服务方向;旅客没想到的,我要想到;旅客想到的,我就要做到,船行途中,我自制百宝箱,开设30多种服务项目,为鞋子破了的旅客修鞋;为旅客蒸馒头;为儿童制作小摇篮;为半大的孩子制作母子铺;为老人送上拐杖;六十年代,奶粉需要凭票供应,我把自家孩子的奶粉冲给旅客的孩子吃…… 我基本上没有上过学,但我深知,做一个新中国的工人,只有掌握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办要有空余时间,我就向旅客讨教,我不仅学会了写字、写诗;我还学会了手语,学会了外语。 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撑我挑了38年扁担?我自己归纳有4个因素。第一,牢记一个宗旨。“为人民服务”这5个大字写在我的扁担上,挑在肩上,记在心里。第二,对准一个榜样,做到一事当前想雷锋,一生之中比雷锋。第三,朝着一个方向。人民满意就是我的方向。第四,坚持一股干劲。为人民服务贵在坚持。我做这点小事,从没有想到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这让我体会到,虽然身处平凡岗位,做的是平凡小事,但人民群众有需要”。 杨杯远把为人民服务记心中,他的小扁担上刻着60多位中外旅客的留言。这是崇尚劳动、崇尚奉献、崇尚光荣普通劳动者的赞美。

杨怀远主要荣誉

上海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杨怀远为青少年作了500多场“学雷锋,为人民服务最光荣”的报告,还制作40多条小扁担签上自己的名字送给40多位小朋友。 2009年杨怀远被评为全国“双百”英雄,退休前立足平凡岗位,奉献人民群众传为佳话,小扁担粗神名扬四海,退休后积极参加百老讲师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10年如一日,走一处,讲一处,为人民服务的顺口溜特别吸引青少年,2009年一年,为近5000人作了13场德育报告。国庆60周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还获得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面对荣誉,他发自肺腑之言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

杨怀远外界评价

杨怀远作为著名全国劳模,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并入选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双百人物。他在38年服务旅客中塑造的“小扁担”精神,不仅是雷锋精神的延续,感动和激励了一代代人,更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杨怀远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数十年来坚持学习,笔耕不辍,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素材,创作上万首歌谣,记录近百万字日记,他以其独具特色的生动语言,归纳、整理、概括了很多他为旅客服务的宝贵经验,抒发了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企业的热爱,同时也记录了他对旅客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企业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新时期员工教育的优秀教材。

参考资料

1.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引用日期2013-03-25] 2.学雷锋,为人民服务最光荣 .关心下一代网[引用日期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