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柳湾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柳湾镇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下辖镇。位于英山县东北部,县境中东部,东河中游,素有“鄂东门户”之称,地处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处,与安徽省的岳西、太湖两县四镇接壤,是湖北省确定的全省10个重点“口子镇”之一。系古代“英国”国都所在地。这里是英山县农业第一大镇,全镇版图面积217.85平方千米(2017年),辖42个行政村,410个村民小组,49567人(2017年)。镇政府驻杨柳街,距县城20公里,318国道穿境而过。

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民主革命时期,这里是高敬亭、陈少敏、张体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展游击战争的处所,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是国家重点贫困乡镇。该镇集山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省际周边地区于一体。[1]

中文名称: 杨柳湾镇

别 名: 杨柳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

下辖地区: 42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杨柳湾

电话区号: 0713

邮政区码: 438000

地理位置: 英山县东北部

面 积: 217.85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49567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英山尖、英布寨、桃花冲

车牌代码: 鄂J

行政代码: 421124107

建制沿革

1949年为第六区,下设三门河等乡。

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下设三门河等管理区。

1984年改杨柳区,

1987年分设杨柳塆镇、土门河乡、三门河乡。

1996年,杨柳塆镇面积113.7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辖北流水、胡家墩、锣响坳、王家界、老虎头、朱家坳、东庄畈、笕冲塆、老林冲、西庄畈、游击冲、苞茅街、东夹铺、东冲河、岑家坳、黄家塆、施家湖、黄泥畈、桥头边、马鞍山、丝茅岭、水口桥、下涧冲23个行政村;土门河乡面积49.6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翻身塆、土门河、高家坪、石门楼、尚家山、胡家塆、杨家河、界方岭8个行政村;三门河乡面积50.1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三门河、莲花尖、竹林铺、新铺街、赵家山、杨树堰、河南畈、宋家硁、烂柴河、饶家塆、陈家岩、腰磨畈、金鸡岭13个行政村。

2001年,撤销土门河乡、三门河乡,并入杨柳塆镇(原土门河乡的胡家塆、杨家河2个行政村划归陶家河乡管辖)。2004年,镇政府驻杨柳湾,人口58037人,面积202.6平方千米,辖北流水、胡家墩、锣响坳、王家界、老虎头、朱家坳、东庄畈、笕冲湾、老林冲、西庄畈、游击冲、苞茅街、东夹铺、东冲河、岑家坳、黄家湾、施家湖、黄泥畈、桥头边、马鞍山、丝茅岭、水口桥、下涧冲、翻身湾、土门河、高家坪、石门楼、尚家山、界方岭、三门河、莲花尖、竹林铺、新铺街、杨树堰、赵家山、河南畈、宋家塝、烂柴河、饶家湾、陈家岩、腰磨畈、金鸡岭42个行政村。

交通概况

杨柳湾倚黄石、武汉,邻安庆、合肥,近武汉空港、京九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境内318国道、大别山腹地公路、武汉至合肥高速公路、白小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顺利。

行政划分

行政区划

杨柳湾镇辖42个村委会:北流水村、胡家墩村、锣响坳村、王家界村、老虎头村、朱家坳村、东庄畈村、笕冲湾村、老林冲村、西庄畈村、游击冲村、苞茅街村、东夹铺村、东冲河村、岑家坳村、黄家湾村、施家湖村、黄泥畈村、桥头边村、马鞍山村、丝茅岭村、水口桥村、下涧冲村、翻身湾村、土门河村、高家坪村、石门楼村、尚家山村、界方岭村、三门河村、莲花尖村、竹林铺村、新铺街村、杨树堰村、赵家山村、河南畈村、宋家塝村、烂柴河村、饶家湾村、陈家岩村、腰磨畈村、金鸡岭村。

自然环境

土壤

境内地壳以大别山古老变质岩和侵入岩组成,土壤母质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全县共有五大土类,十一个亚类,二十三个土属,八十九个土种。其中黄棕壤占总面积的86.97%,水稻土占总面积的12.29%,其他土类共占0.74%。

气候

柳湾地处鄂东北边陲,大别山南麓,东支山脉中部,东、西、北三面环山,最高处海拔1128.1,最低处海拔11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4℃,年降雨量1400,坌年无霜期235天左右。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杨柳湾独特的自然风光,加上英布崖、主仆寨等丰富的人文景观,使杨柳湾成为怡情养性、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杨柳湾镇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最高处英山尖海拔1200米,最低处13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杨柳湾镇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最高处英山尖海拔1200米,最低处13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生态

全镇山林面积13000公顷,常青树茂密,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大小河堤成为绿色屏障,条条公路呈绿色通道,处处村庄绿荫掩映,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远离厂区污浊的空气,这里是绿色的宝库,这里是天然的氧吧,巨大的空调。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浓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旖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乃休闲的理想处所。

基础设施

借助省定重点“口子镇”发展的契机,杨柳湾城镇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镇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目前,镇区面积已达1.86平方公里,常任人口1.2万人,基本形成“一镇三星”、“一轴四区”的建设格局,集镇主干道硬化率、镇区绿化率、镇区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100%、40%、98日%,建有日供水3000吨的自来水厂、主变容量110KVA的输变电站、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三星级汽车客运站、同时转播32套节目的有线电视台、直拔国内外的程控电话大楼和覆盖全镇的移动联通数字通信基站,实现杨柳湾与世界的同步交流。

城镇建设

历届党委、政府以发展为己任,一任接着一任干,现已形成“四纵两横”(“四纵”即新318国道、三艾公路、杨陶公路、白小公路;“两横”即武英高速公路、老318国道)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一镇三星”(一镇即中心集镇;三星即土门河、水口桥、新铺街;十村即河南畈、施家湖、三门河、宋家榜、苞茅街、东夹铺、笕冲湾、东庄畈、翻身湾、胡家墩),三位一体的城镇建设格局,集镇人口已达到1.2万人,镇区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成为集商贸、居住、休闲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中心城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适逢其时,我镇又被县委、县政府定为县域副中心城镇,为真正把我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副中心城镇,我们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决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吸纳更多的农民“洗脚上岸”、变农民为集镇居民,大刀阔斧搞规划,聚精会神搞建设,举全镇之力,打造明星集镇。

一、着力推进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打造便捷的“四纵三横”的交通网络。 即在原有基础上,在苞茅街至黄泥畈新建跨河大桥一座,解决两岸村民的过河难。在杨柳武英高速出口黄泥畈至雷店修建一级公路8公里。完成杨陶公路的升级改造工程。二、着力推进镇区建设,在杨柳老镇区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推进新老镇区建设。

重点推进白马的新区建设,拟在白马三岔路口到福利院及集贸市场安装电力陆地38盏,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总投资30万元,实现镇区路灯全覆盖。同时,完善下水道、供水等配套工程,提高集镇的辐射功能。

三、着力推进温泉旅游开发,培植新财源、新项目。拟在丝茅岭、苞茅街村,征地1000亩,建设温泉度假村,通过招商引资,培植新兴产业。

四、着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工业强镇。拟在黄泥畈村征地500亩,建立工业集中区,筑巢引凤,通过工业带动全镇各业发展,实现富民强镇目标。

五、着力推进规范管理,打造中心集镇。拟在全镇成立城投公司,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加强城镇建设,以市场化理念经营城镇建设。

六、着力扩大城镇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拟在国土所至杨柳加油站征地300亩建设居民安居小区。

七、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打造土门河片区旅游开发项目和三门河片区的生态观光农业,全力建设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漂流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

社会事业

全镇社会服务功能齐全,机关面貌焕然一新,沿河怖闹广场也即将破土动工。镇先后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制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称号。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文化教育

现有八配套的初级中学4所、小学8所,建有湖北省山区一级文化站、一级甲等医院和大型文化娱乐场所,

经济概况

党委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项目为载体,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在突出以茶为主的农业产业格局的同时,蚕桑、板栗、高山药材、美国黑提、獭兔等多种经营生产和特色养殖业也得到讯猛的发展。伴随着“十六大”计划的全面实施和WTO的加入,农业生产业优势将更加明显,农业经济效益将大幅提高。

工业产业

通过营造良好的发展和投资环境,建立健全企业运行机制,突破性地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掀起乡镇企业高潮,大力培植杨柳湾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现有镇工业企业61家基本形成以五金工具、茶叶精制加工、建筑建材、生活用陶为主的产业格局。

投资创业

杨柳湾镇将为投资者打开一条“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绿卡保护制度,让他们放心投资,安心创业。

杨柳湾民风纯朴,环境宽松,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文化、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电力、通讯等配套齐备,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全镇上下到处呈现一派勃勃生机的峥嵘景象。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种群提供了良好栖息场所,野生动物保护完好,仅国家级保护动物就达40多个品种,娃娃鱼、穿山甲、香獐、金钱豹、果 子狸等珍稀动物构成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植物资源

天然的野 香菇、野山茶、将军菜、药材以及文化石等50多种。

全镇山林面积13000公顷,常青树茂密,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大小河堤成为绿色屏障,条条公路呈绿色通道,处处村庄绿荫掩映,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远离厂区污浊的空气,这里是绿色的宝库,这里是天然的氧吧,巨大的空调。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浓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旖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乃休闲的理想处所。

旅游资源

杨柳湾镇不仅山川秀丽,还有神奇的自然实体,厚重的人文资源。有雄奇挺拔的英山尖,险峻神奇的高塔岩,有幽深秀丽的龙潭,有神秘莫测的“英布墓”、“主仆寨”,有形象逼真的“食人石”、“观音石”,有一桩桩美丽传说的“接官厅”、“暂祭河”、“一天门”等等,可供游人一览天下奇观。

矿石水产资源

杨柳湾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有与瓷都景德镇相毗美的陶瓷,有取之不竭的铁沙资源,有工业派有用场的石英石资源,有巧夺天工美丽花纹的花岗岩石资源,有水温50摄氏度的地热资源,有蕴藏量巨大的木材资源,有国际标准的矿泉水资源,有可供开采60年的金红石资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等等。

风景名胜

杨柳湾镇不仅山川秀丽,还有神奇的自然实体,厚重的人文资源。有雄奇挺拔的英山尖,险峻神奇的高塔岩,有幽深秀丽的龙潭,有神秘莫测的“英布墓”、“主仆寨”,有形象逼真的“食人石”、“观音石”,有一桩桩美丽传说的“接官厅”、“暂祭河”、“一天门”等等,可供游人一览天下奇观。

英山尖

英山尖是英山县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景点,距英山县城东北20公里许,海拔高程1123米。东与安徽岳西接壤,西南与本县杨柳镇相连,西北与本县雷店镇为邻。 国营英山尖林场场部坐落在英山尖下西面山中。英山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新奇去处。

这里著名的景点有风洞、通天梯、狗耳井、画眉跳架、道士磕头、鲶鱼石、罗汉洞等,更为动人心魄的是古战场、古城寨的西门城、南门塔、东门岗、北门沟等遗迹。

英山尖位于英山县温泉镇的东北部,属杨柳镇管辖,横跨英山、岳西两县。相传英山县县名即由英山尖引申而来。安徽省称英山尖为羊角尖,其海拔高度为1128.1米。

县志载:“英山尖,山为英邑之冠,县以此得名”。“相传英布屯兵于此。下有铜罗岩、藏马窝……九江王英布公墓”。

英山尖悬崖峭壁,险石嵯峨,奇松怪木,残垣染霞,一峰独耸,直插云霄。站在英山尖峰顶,放眼望处,罗田、蕲春、霍山、太湖、岳西等五县邻近山水尽收眼底。身临其境,血涌如潮,天地茫茫人生渺渺之感油然而生。神秘苍莽的英山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旅游观光的新奇去处。英山尖山脉其形似象鼻挽水状,一些大山石亦似象形。相传,大别山原是东海汪洋,英山尖下正是东海海眼。秦始皇赶山塞海,将英山尖一鞭打来此处塞住东海眼,由此,奇崖、奇石、奇观、奇景集于英山尖山中。一位游人观英山尖众奇观,情不自禁赋打油诗赞曰:“双螺山下小茶园,岭上楼台频望仙。群象朝山鼻挽水,鳊鱼戏水釜中欢。足写天书凭君辩,仙人指路步登天。古寨城门朝西敞,英山尖上览江山。阿弥佗佛和尚石,三景生辉蔚大观。英布将军长侧卧,沙漠松木雾中仙。仙人脱帽松迎客,女娲托石为补天。乳象待哺情意厚,雏鸡偎母意怡然。令牌虎符双失落,鳊鱼怀子隐东山。小象垂耳聆号角,神龟拜旗气冲天。”诗中均用景点奇观连缀。其中最为神奇的要数“人参淌波”、“三象汲水”、“试剑石”、“青风洞”等景观。

英布寨

英布寨,又曰世安寨,面积500亩,原来四方各有一门,均建在险要隘口平缓之处,放眼就能看到几十公里远的三方地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为兵家所必争。西汉名将英布曾在此屯兵,明朝太平天国大军曾在这里战斗过,古城寨在清末民初时期,大部分被毁,仅存断壁残垣,只有西城门尚保存完好,英山尖顶巨岩上标插战旗的四大连环石眼尚在,从中你便会意想到当年的战火、硝烟。昔日的添马场、铜锣岩、藏马窝、大仓垸、细仓垸、学堂垸、铁炉坳、落头坳等均与英山尖“王家界”王氏兄弟立寨称王造反失败的传说有关,这些已成为英山尖山中地名的代称。沧桑厚重的人文胜迹犹如历史的隧道,置身其间,驰思远古烽烟,令人魄动心惊。位于英山尖北面的王家界金盆架上,埋葬西汉杰出名将九江王英布。相传,此山自葬九江王英布便更名为英山,英山县因此而得名。英布被害后,刘邦将其首级悬挂鄱口示众,英布手下有员虎将叫吴芮,偷得英布尸身,三天三夜直奔英山尖而来,行经“寿冠”石,即将英布尸身殓入石棺材之内。由于时间太长,英布尸身有臭气,即到濯足溪洗手洗脚,沿溪向上寻找路径,抬头一望,眼前绝壁挡路,于是他抽出宝剑,向壁上一插,跃身而上,但未成功,遂转身左行,来至青风洞,才劈出一条路径,即返身回寿冠处,只见棺材陡然缩短,成为寿冠。吴芮无奈,只得将英布尸身背到青风洞口吹风,以除臭味,直到臭味全无,才将其背到英山尖王家界金盆架英布墓地安葬。吴芮在墓侧建起一草庐,孤守墓冢。为避免刘邦追查,剃发为僧名为“了尘”和尚,后收了一些徒弟,在英山尖上造起了“文殊寺”,终生为英布诵经、超度。直到刘邦死后,惠王为英布平反,追封为“九江王”,“了尘”和尚才寿终圆寂,留下了“寿冠”、“濯足溪”、“剑壁”和“清风洞”的传说。有游人至此在清风洞石壁上题诗一首曰:“深山寻古迹,剑壁仰豪强。英布王威在,风洞达浔阳。”深山怀古,独具风情。

桃花冲

桃花冲森林公园是大别山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地处英山县东北角,东连桂枝山自然生态村、南邻红花水库和占河水库、西望吴家山森林公园、北接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距武汉、合肥210公里,距黄石、鄂州150公里。公园平均海拔1200多米。主峰海拔1700米,是大别山的第二高峰。面积30平方公里,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的毕升故居就在森林公园东南侧。

园内林木葱茏,绿树成荫、植物种类繁多,享有大别山植物生态基因库的美誉。银杏、大别山五针松、天女花等珍稀树种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种群提供了良好栖息场所,野生动物保护完好,仅国家级保护动物就达40多个品种,娃娃鱼、穿山甲、香獐、金钱豹、果子狸等珍稀动物构成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公园幽深秀美、无处不景。景点遍布全境,著名的景点有黑龙潭、毛坪河、瓦泄排、象鼻挽水、妙莲峰等二十多个。一座座山便是一道道景、一潭潭水便是一首首诗,登顶观日出,临谷看飞瀑、甩杆钓金鳞、下溪觅怪石,不亦悦乎;饮山泉水、品野生茶、食山野菜、尝乡野味,远离都市的喧嚣,体验闲云野鹤的逍遥,不亦乐乎!

公园可供的旅游产品有全天然的野香菇、野山茶、将军菜、药材以及文化石等50多种。桃花冲森林公园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映月楼、听松楼能满足各种层次游客需求。客房配备实木家具,拼木地板等高档家具,装修古朴、清静高雅,曾被众多的游客誉为小庐山。

南武当

南武当山是中国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南宗发源地,中国武当武术最大基地。南武当山地处大别山腹地湖北英山县境内,俗称“吴家山”,亦称“多云山”。据载,秦始皇曾在此下马参拜,汉武帝曾加封为“古岳衡山”。相传唐代仙人吕洞宾、明代道教大师张三丰曾在此山修炼。大别山主峰天堂峰海拔1729.13米,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此山南北分界,阴阳交错,大有区别。为鄂皖之咽喉,江淮之要塞,素称“吴楚东南第一关”,乃江淮文化、吴楚文化、南北文化、道教文化交汇地。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古为皋陶部落,宋为毕升故里,今为茶叶之乡。

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融庐山之秀,黄山之美,华山之险,泰山之雄纵横八百里,万山来朝。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避署休闲度假中心、旅游胜地、道教名山。这里有“华中河谷第一景”的龙潭河谷、千年檵木园、古藤园、系原始生态、野生动物保护区。武圣宫以其皇家园林恢宏的气势镶嵌在南武当山老君峰下。

著名人物

李次山(1887-1936)号时蕊,英山主簿寨人,幼年在私塾读书,鄙夷科举崇尚诚实。1906年赴安庆求学,1911年毕业于安徽官立法政学堂,同年参加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任省议员。顺参与讨袁被捕,出狱后潜逃日本避难,1917年回国,在上海挂牌当律师。1919年创办“联合通讯社”,次年《新青年》出版纪念劳动节专号,李主编《上海劳动状况》达7万言。1924年加入国民党,积极支持资助英山青年报考黄埔军校。1925年掩护并资助南昌起义期间任南昌公安局长兼卫戍司令的彭干成赴苏联学习,安置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蒋径开任安徽旅沪中学教育长。

资源产业

茶园

杨柳湾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有与瓷都景德镇相毗美的陶瓷,有取之不竭的铁沙资源,有工业派有用场的石英石资源,有巧夺天工美丽花纹的花岗岩石资源,有水温50摄氏度的地热资源,有蕴藏量巨大的木材资源,有国际标准的矿泉水资源,有可供开采60年的金红石资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等等。

猕猴桃

经过近几年的产业调整,这里的产业特色鲜明,茶叶31000亩,年产量达4000吨,系列产值过亿元,荣获湖北省绿茶第一镇,特别是所生产的“英山云雾”系列名茶,曾评为省优、部优产品,夺得“陆羽杯”、中国第三届农博会金奖,该镇名茶在中国英山第十二届茶叶节评选中获“极品春蕊”、“极品春茗”,拍卖价每公斤6万余元,成为中国名茶之乡。板栗16000亩,药材5000亩,成为全县大镇,弥猴桃、美国黑提水果相继落户杨柳,其特色鲜明、规模巨大的产业是投资者投资开发的广阔天地。

视频

杨柳湾镇游击冲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