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板栗之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板栗之乡

中文名称;麻城市

外文名称;Macheng

别名;板栗之乡

行政区类别;湖北省

下辖地区;鼓楼,龙池桥,南湖等

政府驻地;金桥大道特1号

面积;3747平方公里,市区172平方公里

人口;120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龟峰山,杏花村,

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柏子塔等

湖北麻城被命名为"板栗之乡",该城市板栗种植面积,现已达到75万亩,年产板栗1000多万公斤,收入达6000多万元,还涌现出了一批板栗生产重镇。

序言介绍

2004年12月 麻城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基地建设常抓不懈,是该市壮大板栗产业的得意之作。每年冬季,该市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基地开发,他们在黄土岗、福田河、顺河镇、龟山、盐田河、木子店、张家畈等乡(镇)建设板栗基地。麻城市顺河镇就新建板栗基地10.9万亩,新栽板栗120万株,今春又新栽板栗10万亩。 他们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板栗基地150万亩,使该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板栗产业核心区。

麻城市顺河镇、福田河镇位于大别山南麓、举水河正源,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与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乡、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接壤,106国道纵贯南北。境内多丘陵、山地,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主产水稻、油菜、小麦。主要土特产有菊花、油茶、青茶、蚕茧、板栗、黑山羊和绿壳蛋等,尤其油茶、菊花和黑山羊在全国享有盛名。全镇现有油茶面积9.8万亩, 37个行政村中有29个油茶生产基地,其中5000亩以上的村有5个,而5个村中年产量和出油率以风簸山村最盛。1958年油茶种植生产专业村风簸山村获国务院嘉奖,被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题词"油茶之乡",福田河镇也被誉为"全国油茶第一镇"。2009年10月14日,中国经济林协会专门为福田河镇补发了"中国油茶之乡"认定证书。 福田河最大的油茶交易市场设在风簸山村,风簸山油茶集散中心成为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湖北省农业厅及麻城市市政府唯一扶持的鄂豫皖野生山茶油交易中心,中心聚集了鄂豫皖三省油农、食用油加工商和全国各地山茶油采购商和经销商,年均总交易量在3000吨左右,成品已远销韩国和日本。

生产优势

迁西板栗栽培源远流长,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称,《诗经》、《战国策》、《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文献都有记载。如今迁西境内100-200年生的大栗树随处可见,新立庄、汉儿庄、栗树湾子等地尚有许多300-500年生老栗树,常胜峪村还生长着明初600年生古栗树,至今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品质优良的迁西板栗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早在建国前迁西板栗就出口日本。1990年6月,迁西板栗被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林业部、农业部确定为标志产品。1998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十大特色区域名牌产品"。[1]

大自然恩赐给迁西县丰饶优厚的地利天时, 为板栗栗花授粉、成果、糖分积累、果实着色及成熟提供了优越的温床,造就了享誉中外的迁西板栗。

迁西县资源丰富,产业特色鲜明。林牧产业,全县有林地面积134万亩,森林覆盖率62%,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中板栗栽植面积达70万亩,常年产量4.5万吨,"迁西板栗"、"紫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迁西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

相关视频

航拍中国板栗之乡——湖北黄冈罗田县,城市风光

参考资料

  1. 中国板栗之乡排名前十 , 518特产网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