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极轨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极轨道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轨道平面与赤道面夹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人造卫星运行时能到达南北极区上空,即卫星能飞经全球范围的上空。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观测和应用的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都采用这种轨道。

极地 : 极圈以内的地区。

轨道 : ①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 ②天体在宇宙间运行的路线。也叫轨迹。 ③物体运动的路线,多指有一定规则的,如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和人造卫星的运行都有一定的轨道。 ④行动应遵循的规则、程序或范围:生产已经走上~。

中国

极地卫星又叫做“极轨卫星”,其主要指采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和太阳光线保持固定交角的近地同步卫星。这类卫星一般离地面数百公里,比地球同步卫星较接近地面,所以拍摄出来的图像的分辨率较高。

198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这颗命名为“风云一号”的气象卫星,是中国首次发射的与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卫星。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观测到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并且每天飞经地球上任何一点上空的地方时不变。

欧洲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19日宣布,欧洲首颗地球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MetOp-A经历多次推迟发射后,终于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升空。

MetOp-A的发射可谓一波三折。按计划,这枚卫星本应于2006年7月17日发射升空,由于惯性导航系统等故障,发射被推迟至10月7日。工作人员在为10月初的发射进行最后准备时不慎使装有卫星的火箭第四级舱体滑落了几厘米,发射被第二次推迟。10月17日,在第三次发射前两秒钟,由于出现异常,发射倒计时自动停止,MetOp-A的发射第三次被推迟。 MetOp-A重约4吨,高6.5米,它是欧洲航天局和欧洲气象卫星组织联合研制的MetOp三颗同类系列气象卫星的第一颗,也是欧洲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其任务是沿距地面大约817公里的极地轨道运行,采集并向地面传回高精度的气象和其他相关数据,供专家分析空气湿度、气温、冰雪融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情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