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氏蝴蝶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氏蝴蝶鱼Chaetodon rainfordi栖息于潟湖和外海的浅海珊瑚礁区,偏向于珊瑚生长丰富受保护的岩礁内部,有时也栖息于珊瑚稀疏但是藻类生长丰富的岩礁斜坡。以软珊瑚和石珊瑚为主食,也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少量啃食丝状藻类。其体色艳丽,并且生性活泼胆大,潜水员可以近距离观赏并且拍照,也很值得饲养在水族缸中,遗憾的是林氏蝴蝶鱼以其难以喂养而闻名。

特征

体宽阔侧扁,这个亚属的蝴蝶鱼都有极其圆润的背鳍和臀鳍后缘使得整体接近心形或者圆形而不像大多数蝴蝶鱼接近三角形或方形。体黄色,体测有金色至棕色的条纹,第一条穿过眼睛;第二条很细,位于鳃盖后缘和胸鳍基部;第三条和第四条宽;第五条位于尾柄处,尾柄有棕色椭圆形假眼斑。背鳍硬棘10-11枚,软条20-22枚;胸鳍透明,鳍条14-15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7-19枚。侧线鳞片37-43枚。[1]

水族养殖

少见于水族贸易,偶尔出现也十分昂贵。其自然食谱中有珊瑚、藻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但因其难以适应圈养环境,即便以活珊瑚饲喂也可能不会开口,就算开口活珊瑚也难以长期饲养。国外鱼友表示林氏蝴蝶鱼极度不耐水质波动,特别是KH的波动,他的林氏蝴蝶鱼依靠珊瑚饲喂存活了很久,而在某次提升KH后突然死亡了,而缸内的其他鱼类并没有表现出不适。另外有鱼友表示他的林氏蝴蝶鱼相比于活珊瑚更爱啃食活石上的藻类。此外,由于林氏蝴蝶鱼的分布有限,而且在其分布范围内的珊瑚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为的开采大量消失,导致其食物短缺,种群数量大量减少,林氏蝴蝶鱼是少数被IUCN评级为“近危”的蝴蝶鱼。不建议家庭饲养。

饲养信息

建议水族箱尺寸:不建议饲养

饲养难度:难

珊瑚兼容性:小心

盐度:1.020-1.026

温度:20-28℃

性情:温和

食物:肉食,以活珊瑚为主,少量小型无脊椎动物丝状藻类

最大体长:15厘米

生活水深:1-20米

IUCN评级:NT 近危

分布范围

仅巴布亚新几内亚、昆士兰、大堡礁、豪勋爵岛以及周边海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