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清玄《冰糖芋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百度網

冰糖芋泥是林清玄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

   每到冬寒時節,我時常想起幼年時候,坐在老家西廂房裡,一家人圍着大灶,吃母親做的冰糖芋泥。事隔二十幾年,每回想起,齒頰還會湧起一片甘香。

有時候沒事,讀書到深夜,我也會學着媽媽的方法,熬一碗冰糖芋泥,溫暖猶在,但味道已大不如前了。我想,冰糖芋泥對我,不只是一種食物,而是一種感覺,是冬夜裡的暖意。

成長在台灣光復後幾年的孩子,對番薯和芋頭這兩種食物,相信記憶都非常深刻。早年在鄉下,白米飯對我們來講是一種奢想,三餐時,飯鍋里的米飯和番薯永遠是不成比例的,有時早上喝到一碗未摻番薯的白粥,就會高興半天。

生活在那種景況中的孩子只有自求多福,但最難為的恐怕是媽媽,因為她時刻都在想如何為那簡單貧乏的食物設計一些新的花樣,讓我們不感到厭倦,並增加我們的生活趣味。我至今最懷念的是母親費盡心機在食物上所創造的匠心和巧意。

打從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經常在午反的空閒里,隨着母親到田中採摘野菜,她能分辨出什麼野菜可以食用,且加以最可口的配方。譬如有一道菜叫「烏莘菜」的,母親採下那最嫩的芽,用太白粉燒湯,那又濃又香的湯汁我到今天還不敢稍稍忘記。

即使是番薯的葉子,摘回來後剝皮去絲,不管是火炒,還是清煮,都有特別的翠意。

如果遇到雨後,母親就拿把鏟子和竹籃,到竹林中去挖掘那些剛要冒出頭來的竹筍,竹林中陰濕的地方常生長着一種可食用的蕈類,是銀灰而帶點褐色的。母親稱為「雞肉絲菇」,炒起來的味道真是如同雞肉絲一樣。

就是鄉間隨意生長的青鳳梨,母親都有辦法變出幾道不同的菜式。

母親是那種做菜時常常有靈感的人,可是遇到我們幾乎天天都要食用,等於是主食的番薯和芋頭則不免頭痛。將番薯和芋頭加在米飯里蒸煮是很容易的,可是如果天天吃着這樣的食物,恐怕脾氣再好的孩子都要哭喪着臉。

在我們家,番薯和芋頭都是長年不缺的,番薯種在離溪河不遠處的沙地,縱在最困苦的年代,也會繁茂的生長,取之不盡,食之不絕,芋頭則種在田野溝渠的旁邊,果實碩大堅硬,也是四季不缺。

我常看到母親對着用整布袋裝回來的番薯和芋頭髮愁,然後她開始在發愁中創造,企圖用最平凡的食物,來做最不平凡的菜餚,讓我們整天吃這兩種東西不感到煩膩。

母親當然把最好的部分留下來摻在飯里,其他的,她則小心翼翼地將之切成薄片,用糖、麵粉,和我們自己生產的雞蛋打成糊狀,薄片沾着粉糊下到油鍋里炸,到呈金黃色的時刻撈起,然後用一個大的鐵罐盛裝,就成為我們日常食用的餅乾。由於母親故意寶愛着那些餅乾,我們吃的時候是用分配的,所以就覺得格外好吃。

賞析

即使是番薯有那麼多,母親也不准我們隨便取用,她常談起日據時代空襲的一段歲月,說番薯也和米飯一樣重要。那時我們家還用燒木柴的大灶,下面是排氣孔,燒剩的火灰落到氣孔中還有溫熱,我們最喜歡把小的紅心番薯放在孔中讓人燼炯熟,剝開來真是香氣撲鼻。母親不許我們這樣做,只有得到獎賞的孩子才有那種特權。

記得我每次考了第一名,或拿獎狀回家時,母親就特准我在灶下燜兩個紅心番薯以做為獎勵;我以灶里探出炯熟的番薯,心中那種榮耀的感覺,真不亞於在學校的講台上領獎狀,番薯吃起來也就特別有味。我們家是個大家庭,我有十四個堂兄弟,四個堂姊,伯父母都是早年去世,由母親主理家政,到錦天,我們都還記得領到兩個紅心番薯是一個多麼隆重的獎品。

番薯不只用來做飯、做餅、做獎品,還能與東坡肉同鹵,還能清蒸,母親總是每隔幾日就變一種花樣。夏夜裡,我們做完功課,最期待的點心是,母親把番薯切成一寸見方,和鳳梨一起煮成的甜湯;酸甜兼俱,頗可以象徵我們當日的生活。

芋頭的地位似乎不像番薯那麼重要,但是母親的一道芋梗做成的菜餚,幾乎無以形容;有一回我在台北天津衛吃到一道紅燒茄子,險險落下淚來,因為這道北方的菜餚,它的味道竟和二十幾年前南方貧苦的鄉下,母親做的芋梗極其相似。本來挖了芋頭,梗和葉都要丟棄的,母親卻不舍,於是芋梗做了盤中餐,芋葉則用來給我們上學做飯包。

芋頭孤傲的脾氣和它流露的強烈氣味是一樣的,它充滿了敏感,幾乎和別的食物無法相容。削芋頭的時候要戴手套,因為它會讓皮膚麻癢,它的這種壞脾氣使它不能取代番薯,永遠是個二副,當不了船長。

我們在過年過節時,能吃到豐盛的晚餐,其中不可少的一樣是芋頭排骨湯,我想全天下,沒有比芋頭和排骨更好的配合了,唯一能相提並論的是蓮藕排骨,但一濃一淡,風味各殊,人在貧苦的時候,大多是更喜愛濃烈的味道。母親在紅燒鏈魚頭時,燉爛的芋頭和魚頭相得益彰,恐怕也是天下無雙。

最不能忘記的是我們在冬夜裡吃冰糖芋泥的經驗,母親把煮熟的芋頭搗爛,和着冰糖同熬,熬成跡近晶藍的顏色,放在大灶上。就等着我們做完功課,給檢查過以後,可以自己到灶上舀一碗熱騰騰的芋泥,圍在灶邊吃。每當知道母親做了冰糖芋泥,我們一回家便趕着做功課,期待着灶上的一碗點心。

冰糖芋泥只能慢慢的品嘗,就是在最冷的冬夜,它也每一口都是滾燙的。我們一大群兄弟姊妹站立着圍在灶邊,細細享受母親精製的芋泥,嬉嬉鬧鬧,吃完後才滿足的回房就寢。

二十幾年時光的流轉,兄弟姊妹都因成長而星散了,連老家都因蓋了新屋而消失無蹤,有時候想在大灶邊吃一碗冰糖芋泥都已成了奢想。天天吃白米飯,使我想起那段用番薯和芋頭堆積起來的成長歲月,想吃去年掩制的蘿蔔乾嗎?想聽雨後的油炯筍尖嗎?想吃灰燼里的紅心番薯嗎?想吃冬夜裡的冰糖芋泥嗎?有時想得不得了,心中徒增一片惆悵,即使真能再制,即使母親還同樣的刻苦,味道總是不如從前了。

我成長的環境是艱困的,因為有母親的愛,那艱困竟都化成刮美,母親的愛就表達在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食物裡面;一碗冰糖芋泥其實沒有什麼,但即使看不到芋頭,吃在口中,可以簡單的分辨出那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的愛在困苦中是最堅強的。它縱然研磨成泥,但每一口都是滾燙的,是甜美的,在我們最初的血管里奔流。

在寒流來襲的台北燈下,我時常想到,如果幼年時代沒有吃過母親的冰糖芋泥,那麼我的童年記憶就完全失色了。

我如今能保持鄉下孩子恬淡的本性,常能在面對一袋袋知識的番薯和芋頭,知所取捨變化,創造出最好的樣式,在煩悶發愁時不失去向前的信心,我確信我童年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母親的影子在我心裡最深刻的角落,永遠推動着我。

冰糖芋泥讀後感

林清玄描寫的事物不是濃墨重彩的,只是寥寥幾筆就把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栩栩如生了。描述上,她也不愛用富麗堂皇的辭藻,卻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語句來描寫他的情感。

就拿其中一篇來說——《冰糖芋泥》這是一道鄉村的甜點,卻是給林清玄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說只要母親一做冰糖芋泥,他們便一回家就趕着功課。到了現在,三十幾年的時光流轉,那芋泥的味道也變了。林清玄只用了寥寥數筆,卻將事情和感情都完完整整的表達了出來。

林清玄的散文,不像一些作家那般,是用華麗的詞藻堆砌出來的。他的散文,語調樸實無華,用最質樸的語言講述故事。他的作品就像一杯香茗,起初平淡無味,一旦等葉子舒展開來,待人慢慢品味,酸甜苦辣就都嘗的出來了。散文里散落着深遠的禪意,在恍惚間意會到他的韻味,那清新的文字,就是一股文學的清泉。

當你翻看這本書是,請細細地去品味,仿佛有一陣清泉流過心間,在頃刻間寧靜了你那顆浮躁的心。[1]

林清玄

林清玄當代作家,台灣高雄人,1953年生,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