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枫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枫朗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位于大埔县东南部,地处西岩山麓,梅潭河上游,西连本县平原,东接大东,北依百候,南邻饶平县,距大埔县城18公里。全镇地域面积175.23平方千米(2017年),山地面积6033.3公顷,耕地面积800公顷。全镇30414人(2017年)。[1]

乡镇概况

境内中心地带平坦,开阔,溪流蜿蜒,四周山峰环绕,是西岩名茶的产地。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40天,年平均降雨1193mm。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镇内交通便利,省道1938线和枫陂线贯穿其中,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镇区有4间电站,总装机容量1270千瓦,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镇区自来水纳入全县地面水并网工程,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淡水,日供水能力5万吨。数字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邮政特快等通讯业务全面开通,通讯畅通无阻。镇区拥有医院2间,卫生站14间;有程控电话1700多部,已建成电话专业村58个;移动电话覆盖率达100%。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配套设施齐全,银行、保险、会计、律师、外贸、运输等中介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广播电视文化娱乐餐饮服务、酒店旅馆设施良好,三产繁荣,百业兴旺。

经济发展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县委“创新增活力,瓷电增实力,生态增引力,人文增动力”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确保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有快发展。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7394亿元,农村人平收入4238元。

招商引资

近年来,该镇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按照“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落实镇党政领导成员招商引资责任制,选好特色项目,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投资软环境的措施,积极营造“崇商重企”的良好氛围。2007年,全年引资总额达45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年度招商引资任务。主要项目有:(1)引进深圳奥林集团公司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溪背坪电站。2007年11月上旬电站动工兴建,至2008年1月上旬,已投入资金近200万元。(2)引进赖锦文老板投资60万元,在枫朗黄沙兴建沙砖厂。(3)引进庄瑞英老板投资60万元(计划投资120万元),兴办了枫朗抽沙场。(4)引进吴恩明老板投资70万元,兴办了枫朗黄土凹红砖厂。

农业发展

该镇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紧紧抓住该镇被上级授予市级茶叶专业镇称号和高山乌龙茶获得省政府“一乡一品”项目资金支持以及西岩单丛茶、乌龙茶分别荣获国家级金、银奖的契机,大力实施兴茶富镇富民发展战略。到2007年底,全镇茶园面积达21200多亩,年产茶叶总量达70多万公斤,产值4000多万元。二是巩固和发展和村、梅溪蜜柚、青梅基地。近年来,该镇在认真抓好和村、梅溪原有蜜柚、青梅管理的同时,大力引导群众新发展优质琯溪蜜柚和红肉蜜柚,到2007年底,全镇蜜柚种植面积达7100多亩,青梅面积3100多亩。2007年,全镇青梅总产量约130万斤,产值130万元以上,蜜柚总产量达300多万斤,产值300万元以上。三是充分利用双溪水电站库区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加快双溪库区水产养殖业发展步伐。到2007年底,全镇网箱养鱼面积达8280平方米,养鱼1589箱,参与水产养殖的农户达40户,150多人。四是充分利用“大埔县枫兴桑蚕产业有限公司”设在我镇的优势,积极把种桑养蚕项目做大做强,做好示范带动作用。到2007年底,全镇桑园面积达1000亩。五是发挥汉峰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抓好黄沙坑村豆干专业村建设。2007年,黄沙坑村95%的农户参与豆干生产,户均年纯收入达万元以上。[2]

地方特产

枫朗豆干,原出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梅州大埔枫朗,历经数百年而形成今日独到风味。产品原料黄豆选自无任何工业污染的山区,含丰富蛋白质,是真正的天然食品。经过不断完善和创新,选用真空包装,营养丰富 ,美味可口、香味清新、细韧耐嚼,食后回味无穷,是旅游食用方便快捷之理想食品。

青梅肉厚、质脆、酸度高,品质上等,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用途广,除可鲜食外,大部分可加工制作成果脯蜜饯、药材和保健用品等,国内外需求大。枫朗镇和村种植青梅3000亩,加工青梅120多万斤,年产值 130多万元,和村除大力发展青梅种植外,还致力发展青梅加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发展青梅生产、加工、贸易,使青梅生产走上“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 产业化道路。[3]

基础设施

近年来,该镇在全县率先实现镇通行政村公路水泥硬底化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2500多万元,大力抓好通自然村道路水泥硬底化建设和农村“明亮工程”建设。全镇已有80%自然村道路实现了水泥硬底化,23个村的主要道路架设了1500多盏总里程达程46公里的高标准路灯。城镇建设日臻完善,新建街道5条,店铺500多间,积极抓好中心圩镇的规划建设,引导农户建设小康房。兴建了集市场、店铺、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镇级文化活动中心,兴建了枫朗镇牌坊,并对城镇进行了美化、亮化和净化。2007年,投资40多万元,兴建了集花草树木于一体枫朗镇牌坊口群众休闲长廊,大大提高了枫朗镇的整体品味。[4]

人文发展

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2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年巩固率100%,小学毕业升中率100%,“普九”教育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有线电视实现了光纤传输,电视节目由原来的16套增加到27套。全镇有中心医院2间,卫生站所23间。全镇卫生保健、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全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达80.89%。充分发挥华侨、“三胞”和外出乡贤众多的人缘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联络,做好接待工作,增进乡谊,激发旅外侨贤、乡贤共建家乡的热情,捐资兴办各项公益事业,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镇捐资款额达8000多万元。[5]

历史名人

赖可可1911年生,广东梅州大埔枫朗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1方面军团长。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115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滨海军区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和政委,华东军区军政干校政委。建国后,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副书记。1961年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1965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1968年任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1970年任中共浙江省核心小组副组长、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79年被撤销一切职务。1987年被开除党籍。1987年2月17日在杭州逝世。

罗九香(1902—1978)是广东省大埔县枫朗坎下村人,1921年毕业于潮州最高学府金山中学后到日新学校任教,并拜校长罗仙俦为师接受古筝启蒙。1925年后,他又师从有大埔汉乐“乐圣”之誉的何育斋先生,学习古筝和民间音乐。20世纪30年代起,他在广州、汕头、大埔等地一边谋生,一边从事广东汉乐、客家古筝的演奏活动,技巧日趋成熟,古朴典雅、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受到同仁的推崇和社会的好评。[6]

村庄小学

枫朗镇下辖村:

枫朗村 大埔角村 保安村 上山下村 王兰村 仙子下村 墩背村 溪背坪村 东城村 坎下村 隔背村 石圳村 芹彩洋村 黄沙坑村

枫朗镇下辖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上山下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东城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中心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原生学校

大埔县枫朗镇墩背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广德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新政学校

大埔县枫朗镇王兰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石圳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能德龙学校

大埔县枫朗镇隔背小学

大埔县枫朗镇黄沙坑小学

相关视频

大---枫朗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