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柘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柘林镇是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永修西北部,西抱柘林湖,东临316国道,南有焦武公路经过。每天有发往南昌、九江、武宁、德安和永修县城的班车。全镇总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1万。[1]

历史沿革

柘林镇是座新兴集镇。原旧柘林街在修河岸边,即现柘林镇西北,相传该处原有一片天然柘林,镇区内现状道路呈枝状布局,其中主干道4条(沿河大道、农民街路、东湖路、柘林街大道),支路9条(红旗路、永福路、明珠路、坝前路、沿河路、永康路等)主干道路面宽15-16米,总长3120米,支路面宽5-7米,除主干道沿河大道有行车道和人行路之外,其余路面均为一块板式,且路面均为水泥路面。该镇区主、支道路在80年代先后建成,柘林镇的历史发展也有兴衰和变迁。在清康熙年间,旧柘林街在周边地区已小有名气,商贸在咸丰同治年间颇盛,后渐衰落。

民国初年仍有大小店铺200多家。

1959年兴建柘林水库,因旧柘林镇址属库区,大部分土地被淹,镇人民政府和居民全部迁至现址(联丰居委会所在地),当时仅辖梁头村。

1970年柘林水库再度上马重建并于1974年工程竣工,1975年成立柘林镇人民政府。

1991年前只辖梁头村,1992年易家河村、司马村、下城村、黄荆村由三溪桥镇划归柘林镇管辖;

2003年撤乡并村,下城村并入易家河村,黄荆村并入司马村,撤销梁头村建制;

2003年柘林镇与原柘林湖风景区管理局合并,更名为"柘林湖风景区管理局";

2006年初柘林湖划归九江市管辖,柘林湖风景区管理局更名为"柘林管理局",仍行使乡镇职能,原有人员编制不变。

2006年11月柘林管理局恢复为柘林镇,行政区域范围为原柘林镇的行政区域范围。

地理环境

柘林镇地处县境西北部。位于亚洲第一土大坝柘林水库脚下,境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西隔柘林湖与武宁县扬州乡相望,北与三溪桥镇接壤,东邻江上乡,南与云山比邻。全镇面积17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067公顷(毛竹2000公顷),水域面积7000公顷,耕地面积327公顷,呈"五山四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地貌,最高海拔960余米,是个典型的山区镇。下辖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和一个渔业队,2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12户,总人口9399人。交通十分便捷,距县城45公里,焦武线穿境而过。2004年列入国家级重点小城镇建设。[2]

旅游资源

柘林镇历史悠久,区位优越,称之为永修西大门,境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颇多。易家河村有明代刑部尚书魏源墓、温泉、桃花溪、小庐山以及司马村黄荆八景、桃花尖等古迹。2004年引资1000万元开发了桃花溪漂流,使黄荆八景得到深度开发。2005年成功引进了港恒旅游有限公司,引资近6亿元对易家河温泉开发,于2007年11月庐山西海国际温泉度假村正式对外营业,链式带动了易家河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餐饮业的发展。

柘林旅游开发具有强大优势。除柘林湖外,柑桔之乡--易家河村的易家河温泉是理想的温泉浴场,水温59℃,日出水量可达360吨;尤其是水中含有丰富的锌、铁、硫磺等矿物质,对治疗心血管病、皮肤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其它景点也各有千秋:新开发的"黄荆大瀑布"将使您进入心旷神怡的"仙境";千年罗汉松将带给您进入远古的联想;游览三国时期孙权母亲的天葬坟以及明朝魏源墓等景点,还可以听到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

09年建成易家河村温泉组位于著名景区-庐山西海度假村旁边,因该组所在的位置地底下蕴藏着丰富的温泉而得名温泉组。该组共有54户251人,该组依托庐山西海度假村带来的旺盛人气,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土特产品

柘林土特产品众多,盛产柑桔、板栗、杨梅、水蜜桃、红心李、猕猴桃、木柰李、枇杷等,其中柑桔面积10000余亩,远近闻名,产品远销国外。山上特产高山罗汉菜、无公害茶叶等。湖区特色鱼有鳜鱼、鲈鱼、鲢鱼、乌鱼等。岸上畜禽产品有菜牛、麻羊、鹅鸭等。

社新农新村建设

近年来,柘林镇新农村建设颇见成效,涌现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其中06年建成易家河新村组共有农户76户,人口325人。07年建成易家河义堂组50户,256人,新建组45户,216人,张家组58户,285人,08年建成司马村跑马场组186人共45户,跑马场组座落在司马村的中西部,分布在焦武公路的两侧,山清水秀,交通便利。

易家河新村组和司马村跑马场组分别获得06年度和08年度九江市先进试点村称号,易家河新村组08年被评为"最优美村庄"并获得最佳人居环境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全力实施"三清七改五普及"整治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目标。同时以柘林湖旅游为契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原生态田园风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和农家乐旅游,使其成为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