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柘皋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柘皋镇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下辖镇,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位于市境西北部,全省63个中心建制镇之一,全国重点中心镇,副县级建制。

全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主要景点有李鸿章当铺、浮槎山、孔子晒书墩等,曾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1]

历史

柘皋之战

柘皋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名义上由张俊指挥的宋军在这次战争中先胜后败。战争结束后,金军退淮北归,宋军也退到江南,宋朝廷与金统治者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事件经过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底,随着岳家军班师,中原地区乃至淮东地区的抗金战争都已结束。金军统帅兀术在这年秋冬之交到燕京朝见了金熙宗,随即返回开封,开始点检粮草,调集兵马,准备以重兵南侵淮西。宋朝在淮西有三支大军:淮西宣抚使张俊8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3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锜2万人。兵力虽众,但战斗力不强。金军从1140年底开始逐步由开封附近诸地向南移动。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中旬,兀术、韩常等人的部队越过淝水,攻占寿春。二月三日进入庐州。当南宋朝廷得知金军抵达庐州界的消息之后,急忙发给岳飞一道手诏,命岳家军前往江州,乘机照应,以使金军腹背受敌。同时,岳飞也向朝廷建议,乘金军主力南侵淮西之机,岳家军可再度长驱中原袭取汴京和洛阳,金军势必回军救援,淮西的战局必将得到缓解。岳飞估计宋高宗不会接受此策,又于同日提出中策,说前往救援淮西,沿江东下,再由江州北上,不如改由蕲州、黄州一带渡江,出敌不意,可收腹背夹击之效。高宗果然批准了这一中策。

战役开始

当金军南侵之时,淮西宣抚使张俊正率部停留在杭州,在淮西地区仅布置了一个飞骑侦察队,由部将姚端率领。南宋朝廷一方面督遣张俊赶紧由建康率领全军渡江迎击,另一方面急令驻扎在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的刘锜率军渡江前往防守庐州。留守庐州的部队仅有统制关师古的2000余人。刘锜抵达之后,绕城巡视一周,也认为无法守城,便与关师古率众南返。行至巢县东南一个名叫东关的地方,欲在此依山据水截击金军。但刘锜、关师古还没撤到东关时,金军已经攻占庐州,并出兵到无为军、和州境内大肆劫掠。在这种形势下,张俊和王德于二月初四日离开建康,在采石渡江,争先进入和州,并相继收复了含山县、巢县、全椒县和昭关等地。

金军不敢贸然渡江南进,便从和州等地向后撤退,寻机与宋军作战。

巧退金军

二月二十七日,金军退到巢县西北的柘皋镇,认为此地一马平川,最便发挥自己骑兵的优势,便把数万骑兵布置在这里,分为左、右两翼,夹道而阵,以待宋军前来进攻。宋军最先到达的是刘锜部,接着是王德率领的张俊部,殿帅杨沂中此时率领3万人马由杭州赶赴柘皋。十八日,双方展开大战。杨沂中轻敌冒进,首先遇挫。王德继之指挥将士集中力量去攻击敌军的右翼。王德射掉敌军骑兵的指挥者,并乘势大呼,步兵挥舞长柄大斧突入敌阵,经过激烈鏖战,打败金军。金军被迫撤退到镇北的紫金山(今寿县东南)。

此战的特点是两军主帅兀术和张俊都未亲临战场。指挥金军的是阿鲁补和韩常等。张俊虽是主将,其实与杨沂中、刘锜各自成军,不相节制,只是各军的进退由他一人决定。王德隶属张俊后,升任都统制,并负责战场指挥。柘皋战后,金军退出庐州。张俊根据不准确的情报,以为敌人全部退淮北上,淮西战事宣告结束,便命令刘锜先退军回太平州。张俊自己则要与旧部属杨沂中耀兵淮上,企图排挤刘锜,独享打退金军的战功。岳家军此时也抵临庐州,听张俊说“前途乏粮,不可行师”后,就退兵舒州,上奏朝廷,以决进止。

中奸计

事实上,兀术在愚弄宋军,北退的只是金军的少部分军队,大多数人马埋伏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四郊。三月四日,即张俊命令刘锜班师的前一天,金军以孔彦舟作先锋,急攻濠州。张俊惊慌失色,急派驰骑追截刘锜,命刘锜一起救援濠州。三月九日,张俊、杨沂中和刘锜的13万人马抵达距濠州尚有30公里的黄连埠,接到探报说,濠州城已于八日被金军攻陷。宋军听说金军已去,杨沂中命令士卒入城,不料遭金军伏击,张俊部出兵救援。杨沂中、王德只身逃回,部众大部被歼。韩世忠奉命从楚州率部赶到濠州时,败局已无可挽回。金军还企图阻断其归路,韩军且战且退,又回师楚州。

待命舒州的岳飞得知战局变化即挥师北上。十二日,岳家军抵达濠州以南的定远县,金军闻风渡淮而去。杨沂中部败于金军后,也于十二日从宣化渡江返回杭州。张俊于十四日渡江返回建康。刘锜部在和州稍作停留,于十八日从采石返回太平州。

内乱

柘皋之战,宋军先胜后败,正是南宋朝廷乞和免战心理的反映,也是前线宋军指挥不力、各自为战的必然结果。同时,作为元帅的张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回朝后,却反诬刘锜作战不力,岳飞逗留不进。高宗和秦桧偏袒张俊。借口赏柘皋之捷,把没有直接参加此役的韩世忠、岳飞分别升为枢密使、副使,削夺手中的兵权。枢密院的实权掌握在同时升为枢密使的主和派张俊手中。七月,不顾岳飞的反对,解除了著名抗金将领刘锜的兵权。八月,岳飞被罢官。九月,秦桧伙同张俊收买岳飞部将王俊、王贵,诬告岳飞谋反。抗金斗争在谋害岳飞、向金求和的阴谋中被迫停止。

北闸老街

据说在清末,柘皋镇还有九街十三巷。现存的这条老街叫北闸街。这是一条年代非常久远的老街,当地老人说它的历史已近400年。

进入老街,先要路过玉栏桥。这座桥距离老街约20米远,古称“遇难桥”。民间传说,当年朱元璋在此遇难,被一渔翁相救,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为报答救命之恩,派人修了这座桥。解放后,此桥改名为玉栏桥。

跨过玉栏桥,就来到了北闸老街口。还没进入老街,就听见阵阵的敲击声。循声而去,一家金银加工作坊内,一个老人正在铁砧上专注地敲打著一根银条,店内坐著几位正在等候的顾客。街口的两家金银器手工作坊是仅存的“老招牌”。店主洪金泉说:“过去,这整条街都是店铺。”“杂货铺、裁缝店、酱坊、当铺……”说起柘皋的老招牌,古镇人如数家珍。

漫步古街,全长200米、宽4米的巷陌两边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两层的木楼,粉墙黛瓦,飞檐翘壁。沿街道两侧,房屋紧连。有意思的是,很多房屋的门还是过去店铺常用的“槽门”。“过去,一早就能听见商铺伙计下门板的声音。每个门板都有编号。这些门板下下来后,还被用作‘板凳’招呼客人坐歇,或者是用来摆‘摊子’放货物。”住在老街里的老住户李新华对记者说道。在沿街古建的斑驳墙体上,“恒记号南北货”、“胡德成缫丝店”等这样的字迹依稀可辨。透过它们可以想见当年的市井繁华和浓郁的商业气息。李新华还拿出自家珍藏的一块麻石板。这块石板表面光滑,上面有5道深2寸左右的沟印。“这是当年铺街面的石板。过去多用独轮车推货。这些沟印就是独轮车留下的。可以想象当时这条街是怎样的车水马龙。”

天下第一铺

老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老街中段号称“天下第一铺”的李鸿章当铺。它是李氏当铺的仓库和港口运输货物集散地之一。该当铺建于同治和光绪年间。三座高大的石门门额正中雕刻八仙图案,两侧雕刻花瓶等装饰。图案虽历经沧桑,画面却依然栩栩如生。外观,可以看到粉墙、黛瓦、马头墙和精致的砖木雕刻。古朴中透著大气。当铺当年生意规模宏大,主要从事典当业务,营业范围除了柘皋地区外,还涉及合肥、定远、凤阳、嘉山、全椒等地。

李鸿章当铺临街门楼为三间,房屋建筑原为七进,保存完整的是前两进,均为两层,两进之间由串楼相连。三进之后的老屋已不复存在。不过,令人期盼的是,李鸿章当铺的修复工作已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一睹李鸿章当铺的“旧貌新颜”。[2]

经济建设

201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70万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同比增长17%;实现固定资产投入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0.2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引进项目10个,累计到位资金4.63亿,其中引进工业项目9个,固定资产投资达4.25亿元,工业项目投资占引进项目总投资比例为91.79%

基本建设

柘皋素来商贸发达,为巢北最大商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商贸业得到蓬勃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布局日趋合理,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现已建有农贸、商贸、竹木、粮油、牲畜、蔬菜批发六大专业市场,辅之以三大超市及临街2000多个商业门面和各类摊点。各类商品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日客流量达4─5万人,年商品成交额达1.8亿元。

农业建设

农业产业化格局纷呈。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麦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西瓜、蔬菜等。其中蔬菜生产是柘皋的传统优势产业,现种植达11000亩,以无公害蔬菜为主导产品,有2080个蔬菜大棚,年产无公害蔬菜近1000万吨。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相继成立养猪、农业、蔬菜、养蜂等专业合作组织。初步开始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主导产业建设

工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000余家,初步形成纺织、酿酒、服装、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十多个门类,200多种产品,涌现出大国地板、优尼雅制衣、金巢酒业、三丰公司、强生水泥、大鑫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和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城建建设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镇新一轮总体规划依托老镇、东西拓展、南北延伸、形成“一镇四区”(一个中心镇,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教育公务区)、两冀齐飞的布局。主要街道有玉栏街、石梁街、十字街、农贸路、北闸街、桥西街、古楼街。街道均为路面,连路循环,形成“五纵四横”道路网。两旁建筑风格各异,或新潮或古朴,相得益彰,各种流派竟相媲美,或欧式或徽式,兼容并蓄。新建成的滨河商业步行街及正在兴建的阳光大道、黄金大道、新街北路将给集镇建设增添新的亮点。兴建的金泰、首信、鸿泰等高规格住宅小区,进一步提高了城镇的居住品味。[3]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柘皋镇工业集中区座落于柘皋镇区东北部,合巢芜高速公路以南,331省道以东,巢柘路以东,规划面积4.16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2.2平方公里。集中区产业发展方向以轻纺、建材、食品、服装加工等为主。园区自2006年起步建设以来,一期建成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已入园项目20个,20个入园企业中总投资超亿元企业一家,总投资2.6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完成投资1个亿,建成强化和实木两条木地板生产线。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圆木和实木多层地板生产线,1.5万平方的钢构厂房已建成,设备已订购。5000万以上项目6家,1000万以上项目8家。9家已投产企业预计实现年产值3.5亿元,新增税收1200万。园区已入驻服装加工企业7家,在建1家,在谈2家,依托镇区两所服装培训学校和数十家小型服装加工厂,初步形成裁剪、缝纫、绣花、包装一条龙全面配套的服装加工基地,园区特色逐步显现。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6.05亿元,已完成投资3.04亿元,1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5个项目在建。园区初步形成以服装加工为主要特色,建材、食品、轻纺多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