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柳笛声声(翟利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柳笛声声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柳笛声声》中国当代作家翟利军的散文。

作品欣赏

柳笛声声

不经意间,北国的春已经很浓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淡淡的绿,田野,村庄,路旁……最是惹人喜爱的还是渠沟两边那一排排的柳树,嫩绿的枝条迎风飘舞着,仿佛柔柔的手臂,在欢迎路人的到来。渠水平缓如镜,清澈见底。柳枝的倒影似怀春少女,站在河水里,摆着裙裾,扭着嫩腰,摇着纤手,向我们招手。乡村,就被婆娑柳枝舞成了一幅翠绿的画,真正是莺歌燕舞蝶疯狂,春深似海柳如烟了。

不知是谁在渠沿上吹响了清脆的[柳笛]]。柳笛声声,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童心童趣,打开了我尘封多年的儿时记忆。记忆里那支柳笛仿佛又活起来,在我唇边欢叫。

生活的贫困无法剥夺童年的欢乐,三月的柳笛儿,便如柔美的柳丝绿在我记忆的春天里。“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日子里,我常约了小伙伴,三五成群,喊着叫着,嬉闹于河畔,追逐于田头,这都是柳林丛生的地带。要做柳笛了,就三下五除二,脱下鞋子,如猴子一样敏捷地爬到河边的柳树上,折下几枝粗细合适、没有分叉的柳条,丢给树下翘首等待的同伴们。地上的孩子们都争着去抢,那种欢闹的场面活像一群小鸡雏在争食。树上的孩子也高兴起来,敞开嗓门儿,大声地唱起来:“柳芽儿呀,金黄黄呀,盛在碗里,就是粮呀……”唱完,然后“哧溜儿”一下从树上滑下,再一起饶有兴趣地赶制各种各样的柳笛。

我们做柳笛的手艺算得上十分娴熟: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削铅笔的小刀,选取一段不粗不细的嫩柳枝,用小刀截成大约数厘米长的小段,把两端截齐,然后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揉捏,当感到其柳皮和柳骨分离时,柳皮就会在柳骨上滑动。等把柳皮全拧松动了,就用嘴咬住粗端柳骨,两手握住柳皮,缓缓抽出光滑的“白柳骨”,手里便留下柳皮筒。再把柳皮筒的细端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刮去约一厘米长的青皮,露出鹅黄的“肌肤”,把它含在嘴里咂摸几下,浅浅的衔在嘴里,鼓了腮膀子吹。“嘟嘟嘟……”“哇哇哇……”地试,若是响了,一支野性十足的柳笛就做好了。

[1]

作者简介

翟利军,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