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格列高利大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格列高利大学又称宗座额我略大学(拉丁语:Pontificia Universitas Gregoriana,意大利语:Pontificia Università Gregoriana,缩写:PUG),天主教大学,由耶稣会管理。位于意大利的罗马市中心,迄今建校468年。

天主教”一词的西文源自希腊文,意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1]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与中国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教为天主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耶稣生母玛利亚为“圣母”。“信经”[2]是天主教权威性的信仰纲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时必读的经文。其中《使徒信经》是最古老的信经之一,共十二条,有“十二端信道”之说,囊括了天主教信仰的主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相信全能的父上帝(天主)。他化成天地,创造人类。2.相信天主圣子(耶稣基督)。耶稣降生为人、救赎人类,受难(被处死)、复活、升天,末日审判时将再次降临。3.相信天主圣神(即圣灵)、圣教会、肉身复活等。

简介

宗座格列高利大学,全称The Pontif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意大利语:Pontificia Università Gregoriana;或Gregorianum),简称PUG,是设于罗马的天主教高等学府。系1551年由罗耀拉·圣依纳爵和圣·弗兰西斯·波吉亚所创建,当时为罗马学院(Collegium Romanum),后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改建为天主教格列高利大学。

校长由历任教皇任命,教授来自世界各地,大多数都是耶稣会会士。格列高利大学主要培养天主教神职人员,但也培养其他人材。前该校约有学生3千名,就读之神职人员约占半数,其余为平信徒及有意专研神哲学之非天主教徒,学生来自130多个国家,系培育天主教会神职人员及研究教会神哲学学者的重要学府。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枢机主教、四分之一的主教都曾在那里就读。至今,已有19名被追谥为“圣徒”,有16名“教皇”,还有24人受过“宣福礼”。

所教授学科包括神学、宗教法、哲学、教会史、传教学、社会科学;并设有心理学、禁欲学和宗教学等研究院所;还有一所拉丁语和拉丁文体学院。

格列高利协会

宗座格列高利大学是格列高利协会的三个成员机构的其中之一,其他两个为宗座圣经学院(成立于1909年)和宗座东方学院(成立于1917年)。该协会由教皇庇护十一世于1928年所创。

院系课程及其他

格列高利大学院系保留了神学、教会法、哲学、教会、宣教、社会科学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此外,它具有神学院的本质,设有心理学、宗教学、宗教和文化学。及其包括一些其他研究机构,包括社会交流,犹太研究 (Jewish studies)以及Laïkos(希腊文化和历史)。

图书馆

格列高利协会的三个图书馆有近120万册图书,特别在神学、哲学、文化、文学等领域。这些图书馆始建于罗马学院。然而,在1872年,图书馆的45,000册手稿、档案被意大利新政府没收;他们被四处分散,其中一部分被存放于罗马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家图书馆(Vittorio Emanuele II National Library)。自1928年以来,图书馆坐落于大学的新校区。多数图书馆的馆藏(820000卷),是被安置在与Palazzo Centrale 毗邻的一个六层高塔上。另外的6万册,被安置在六个阅览室内,每个具有容纳多达400名学生座位。储备库的包含许多古老而珍贵的书籍,以及包括16世纪的许多珍稀版本。

治外法权

根据“拉特兰条约”(Lateran Treaty),1929年意大利政府和罗马教廷之间的协议第16条,格列高利大学享有一定程度的治外法权。根据条约,意大利承认教皇的权威和教廷对梵蒂冈的主权,教皇拥有世俗统治权、外交权、与外国自由来往权,同时对拉特兰宫和十几座教会建筑有治外法权和免税权。

参考文献

  1. 天主教的简介以及天主教在青海省的传播,青海新闻网,2006-08-20
  2. 信经,新浪博客,201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