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格哈德·埃特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格哈德·埃特尔(德语:Gerhard Ertl,1936年10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与物理化学家,在柏林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因为对表面化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早年生活

埃特尔1936年10月10日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955年至1957年间在斯图加特大学就读,他亦曾在巴黎大学(1957年-1958年)和慕尼黑大学(1958年-1959年)就读。1961年他在斯图加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65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

完成博士课程后,埃特尔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担任讲师(1965年-1968年),1968年至1973年间在汉诺威大学出任教授,1973年至1986年转往慕尼克大学物理化学学院任教。1970至1980年代,他亦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和柏克莱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1986年,他成为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的名誉教授,同年出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物理化学系主任,直至2004年退休。1996年起,他成为柏林洪堡大学的名誉教授。

研究工作

埃德尔因对分子层面机制的研究而闻名,他发展出一套固体表面化学,尤其是气固表面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方法。他在高真空条件下,用LEED(低能电子散射)研究氢原子在金属表面吸附。他的研究直接启发了人们对于催化反应的了解。他最著名的研究或者可以包括氨合成,和一氧化碳在铂表面的氧化。但是他发展出来的方法学,广泛的影响了表面化学的进展[1],而实际影响,可以包括农业半导体,以及异相催化。

他在1998年与柏克莱加州大学的加博尔·A·绍莫尔尧伊因为对表面化学的贡献而共同获得沃尔夫化学奖。2007年,他因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评价“他的研究有助了解‘铁为什么会生锈’[2]、‘燃料电池和汽车中的催化剂如何工作’、‘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如何被破坏’”。

视频

格哈德·埃特尔 相关视频

柏林洪堡大学
铁为什么会生锈

参考文献

  1. 埃特尔与表面化学研究,中国科学院,2007-10-18
  2. 他解读“铁为什么会生锈”,搜狐,20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