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桃山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山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境内,以山得名。北依京承高速公路,东临京承铁路,交通便捷,村内住户677户,2800人居住,北京怀柔国家粮食储备局就位于该村境内。村办企业有北京浩祥香油厂;乡镇企业有庆溢电子电器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时尚怡合家具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康乐厨具公司等。桃山村还是顺义英烈刘玉林的家乡。2006年人均收入已超过6500元,已经成为怀柔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

中文名称: 桃山村

行政区类别: 北京市

地理位置: 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境内

特色建筑: 刘家大院

烈士生平

刘玉林,怀柔桃山村人,1910年12月出生。1927年考入河北省(今北京)立牛栏山第十九中学。他聪敏好学,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成绩优秀,有组织能力,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在国民党统治下,政治腐败,国民党牛山党部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刘玉林书写散发传单,揭露他们的罪行,并带领学生大闹国民党分部,大闹国民党警察分所。由于食盐专卖,盐商哄抬物价,连扫地土都倒入盐内,盘剥人民。刘玉林组织学生,多次砸封盐店。在校内发动同学赶走反动的国文教师。1928年末寒假期间,一封外地寄给刘玉林(化名刘平)的信,被县知事截获,怀疑刘平是共产党员,派军警查抄。形势危机,刘玉林于1930年初进入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又受组织委派,进行革命活动。1931年党组织建立“春草”读书社,介绍“巴黎公社”、“左联”等革命事迹,宣传马列主义。还组织党、团员和进步学生到大街上写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党的主张,引起北平宪兵队的注意。这年7、8月间,形势紧张,上级领导决定分散活动。刘玉林又辗转到保定二师学习,继续进行革命活动,他担任学生会委员,还兼任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的负责人,解决党员、革命家属等生活困难问题。1927年12月,为纪念广州起义四周年,决定开展“飞行集会”,刘玉林担任散发传单的负责人,还负责制作党的大红旗,他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2月14日他带领工人代表查封了“黄色工会”账目,解散了“黄色工会”,使工人的工会组织威信大大提高。国民党反动当局把“二师”看做眼中钉,作为镇压的重点。1932年2月,国民党特务抓捕了二师进步学生、共产党员,引起全校罢课、游行、示威。反动分子公开叫嚣:二师是共匪的巢穴。不仅查封二师,还开除50名学生,勒令30名学生休学,并派千余名警察包围了学校。刘玉林临危不惧,毅然担当起护校大队队长,领导学生与军警进行顽强的斗争。7月6日夜,国民党军警扒开校墙,并开枪射击冲进学校。在掩护全体师生突围中,8名同学牺牲,4名负重伤,刘玉林等35名同学被捕。刘玉林被捕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未暴露党的任何秘密。1932年9月7日,反动当局对刘玉林再次提审说:“只要你不再为共产党做事,就立即放你出去。”刘玉林高声说:“我生为人民解放而生,死为反抗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而死,我相信真理永存,我们的主张不久就会实现。”反动当局诱降失败,便将刘玉林等4人押到保定南关杀害。在去刑场的路上他们高唱《国际歌》,并高呼“打倒国民党 !”、“共产党万岁 !”等口号,英勇就义。

特色建筑

日前,在庙城镇桃山村发现了一处占地十余亩的清代古四合院,当地人称为“刘家大院”。据现居住在此的刘氏后裔刘春起介绍,刘氏祖先曾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官员,告老还乡后从事香料经营,在当地富甲一方,后在桃山村投资建起了如今的“刘家大院”。该古院由六幢大小不一、具有典型清代建筑风格的四合院组成,每幢四合院根据主人地位、身份等大小不一,面积约在200至400平米左右。大院门口的上马石、下马石和屋内蝙蝠屏、太师椅等尚保存完好。据介绍,当年,刘家大院大门一关后,各小院之间均有走廊、门道相通,院内可进行唱戏、杂耍等活动。据专家初步认定,距今300余年、保存如此完好的刘家大院在怀柔区古民居、古建筑发现史中尚属首例,极具历史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视频

怀柔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