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花镇位于肥西县东部,合肥市与县城上派镇之间,北倚大蜀山,融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与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和合肥大学城相毗邻。面积45.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1万人,辖5个社区、3个行政村。合九铁路纵贯乡境西部,312国道横越乡境北部,合(肥)安(庆)公路斜穿乡境中部。派河流经乡西南边缘。[1]

乡镇简介

   桃花镇位于安徽省会合肥西南,现辖5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镇域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万,流动人口5万。桃 花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北倚风景秀丽的庐州第一山——大蜀山,南距国家级森林公园紫蓬山风景区不足10km,融于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中,与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和已建成的合肥大学城相毗邻。合宁高速、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沪汉蓉铁路、规划中的江淮运河穿境而过,312、206国道挂角而去,森林大道贯穿南北,飞虎路宁西路、长安大道畅连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玉兰大道直通高新技术开发区。离沪蓉高速仅2km,距合肥骆岗准国际机场和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都不足10km。

依托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优势,近年来,桃花镇坚持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主题,以“工业强镇”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力构筑镇域经济发展平台。如今农业产业化加工、电气电子、建材加工、汽车零部件加工配套、房地产开发等五大类产业项目雏形已基本形成。桃花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跨入快速发展新时期。[2]

相关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宋代有个放鸭人,一次吧鸭竿插在地上,回村吃饭。餐后,忽见插立的鸭竿变成亭亭玉立的桃树,在十个枝头中,有九枝绽开了鲜艳的桃花,唯有一枝没开花。时人信为吉祥之兆。有民谣说:“十枝桃丫九枝开,一枝单等状元来”。人们欲在此建桃花城。后状元未来,城也未筑。但那插鸭竿的小村却变为肥西县首屈一指的经济强镇——桃花镇。

经济建设

   随着合肥市“工业立市”和“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安徽省肥西县桃花镇充分发挥地处合肥西南组团核心的区位优势,以“融入大合肥,建设新桃花”为总体构想,以“创争全市第一镇”为目标,大力实施“合作开发建设,工业强镇富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2008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0.13亿元,与2004年的8000万元相比,四年连跨9个亿元台阶;完成地税收入6900万元,与2004年的60多万元相比,增涨百倍之多;居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与2004年的不足3000元相比,实现了彻底翻番。今年111月份,桃花镇域范围内完成规模以上工产值15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其中完成工业投资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各项经济指标均呈良好发展态势。桃花镇在合肥市率先实现了由农业镇向工业镇的转变,率先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率先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大踏步迈上了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之路。

桃花镇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稳步推进工业圆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拟定出整体建设发展规划,突出特色产业规划。规划出以家电、汽车配套为主,同时发展新型材料、电子电气等为主导产业的长安工业聚集区和长安家电产业园,打造以家电配套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在全省率先探索合作开发之路,2006年该镇与合肥高新区联手开发了柏堰科技园,2007年又与桃花工业园合作开发了桃花工业园拓展区,2008年又将长安家电产业园向南拓展3平方公里,在桃花镇范围内已形成工业平台26平方公里。在政策上倾斜、资源上汇集、精力上集中、服务上优先,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市场、技术、人才等服务,使园区魅力四射,引来无数“凤凰”竞“攀枝”。目前,全镇已引进工业项目一百多家,其中家电和汽车配套企业4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多家。建发建材、中旭电气、中铁电务等10家企业已投产。

合作开发,使产业园终于迎来“桃花盛开”,该镇形成了以家电、汽配、电子电器三大产业集群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园区,成为接轨长三角的主窗口、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产业升级的主平台、新型工业化的大龙头,工业之态气势磅礴,挺起了该镇镇域经济的脊梁。

为企业发展创造优美而宽松的环境一直是桃花镇的努力方向。该镇长期开展党政班子和相关部门包联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多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实施单位主要领导“服务承诺制、过失检讨制、责任追究制”,对恶化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工作零距离,服务零缺陷”,全员服务、全程服务、该镇营造出了亲商、安商、扶商、护商的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该镇大力改善园区环境,积极打造工业发展的硬环境,构筑对接省城、面向“长三角”经济圈的快速通道。先后投入4亿多元资金,完成近30平方公里工业平台建设;建成市政道路19条,建成污水管网21公里,铺设燃气管道6公里,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与周边高新、经济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实现无缝对接;该镇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已经融为一体。

扩大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激活优势产业活力,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桃花镇发展工业的主要路径。该镇依托高新区和肥西县的招商优势,有选择地引进投资强度大、效益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该镇着重围绕家电、汽配两大重点产业,着力开展持之以恒的引资活动,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周边的格力、美的和江汽等家电、汽车配套生产为主,突出家电、汽配两大产业,全力打造长安家电产业园。大力引进符合长安家电产业园产业定位的家电产业以及汽车零部件配套加工产业,努力将长安家电产业园打造成为华东“第一家电城”。桃花镇先后完成近30平方公里工业平台建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与周边高新、经济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实现无缝对接;规划建设全省最大的长安家电产业园,打造以家电配套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全镇已引进工业项目一百多家,其中家电和汽车配套企业4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多家。

如今的桃花镇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县内外资金纷至沓来,催生工业建设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已引进的120家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有101家,投资逾亿元的项目17家(其中亿元工业项目7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4家,协议总投资额达133亿。

随着合肥城市圈的快速扩张,桃花镇由一个农业镇迅速发展为工业镇,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该镇为此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确保了这里的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都过上城市化幸福生活。今年新建面积2000平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了繁华西路、天山路、飞虎路、明珠路的道路绿化;建设了10000多米的长安文化休闲广场;完成汤口路Ⅱ标、幸福大街段的道排工程及香蒲路、天池路、天山路、长安大道的污水管道疏浚工程;先后融资20多亿元新建了翡翠社区、香樟花园、柏堰雅苑等多个现代化、园林化的安置小区安置失地农民近万人。先后斥资共4000万元按照省级示范小学标准规划建设香樟小学、东冠小学和柏堰雅苑小学;已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10209人,安排部分失地农民担任水电工、卫生保洁员和小区物业管理员工作,与镇内项目单位达成优先吸纳当地农民进入企业的意向,并积极引导群众自谋职业,目前,已有5000失地农民就近入企业工作或从事三产。 [3]

社会事业

   “以环境保护来优化发展。”是桃花镇近年工业经济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定位”,成为桃花镇发展不可动摇的原则。桃花镇确立了以“环保优先”原则调整经济结构的整体战略。该镇把环保宣传、环境管理、环保监测、环境监察融入招商项目的全过程,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把环评关,打好招商引资环评前置“组合拳”,实施了“三不上”和“三不批”制度,即耗能高、用水多、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不上;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的项目、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坚决不要。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凡是进入桃花镇的项目都要先经环保审查,最后经环保部门验收后方可生产。认真指导已竣工运行的项目,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并拟融资3亿元将其打造成柏堰湖公园,合肥西南生态休闲胜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