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桥梓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桥梓镇位于怀柔城区西部,位于区境南部,距怀柔城区5.5千米。地处怀柔、顺义、昌平三区交界,全镇面积112.6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3万人,是怀柔区面积最大的平原镇。这里民风淳朴、交通便捷,山清水秀,空气质量全年Ⅰ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势明显的区位条件是投资创业的首选。桥梓镇自然环境优美,广袤的平原、高低起伏的丘陵、浅山,宜人的气候、风景秀丽的湖泊、清爽甘甜的矿泉、天然的绿色氧吧,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

2017年11月,桥梓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1]

建制沿革

明初原属怀柔县,明中后、清属昌平县。民国后期复归怀柔县。1959年建桥梓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建镇。1996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辖前桥梓、后桥梓、红林、歧庄、东风、山里庄、上王峪、苏峪口、西茶坞、前茶坞、东茶坞、新王峪、沙峪口、平义分14个行政村和茶坞铁路段家委会。 1998年,撤销北宅乡,并入桥梓镇。

原【北宅乡】原怀柔县辖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千米。明初原属怀柔县,后划归昌平县。民国后期复归怀柔县。1961年设北宅公社,1983年改乡。

地理信息

桥梓镇属于中纬度大陆型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为2748-2873小时。土壤 肥沃,林木覆盖率为57.43%。境内水资源丰富,怀沙、怀九河、京密引水渠穿境而过,沙峪口水库等7座水库点缀其间,还有30多眼深百米以上的地下岩石井,水质甘甜清凉,富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

水是山之魂,有水才有灵气。[2]

经济特色

桥梓镇地处怀柔水库上游,山、水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条件优越,盛产大枣,有大枣节,旅游资源丰富,便利的交通、优美的风景、完备的旅游服务设施,为发展旅游度假项目提供了的良好优势。随着怀柔战略大发展的深入实施,桥梓镇已成为怀柔浅山区开发的重点区域,境内先后建成了集旅游、餐饮、会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味儿十足的"鹅和鸭农庄"等7个景点;北宅、新王峪等6个民俗旅游专业村,建有中型以上宾馆4个,民俗旅游业已经成为该镇的特色经济项目。

上苑艺术馆(桥梓艺术公社)-怀柔区唯一的艺术馆座落在桥梓镇沙峪口村。它由二十一个原创艺术建筑群所组成,总占地面积:3万平米,总建筑面积:19700平方米;上苑地区约有一百多位艺术家(诗人、画家、雕塑家、作家、批评家、摄影家、音乐家)云集周围。

境内多明、清时期墓葬,有车王坟、东平王朱能墓、清代礼部尚书墓。杨家东庄附近发现石器时代的石镰。[3]

荣誉

桥梓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镇人民锐意改革,奋发进取。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和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桥梓镇先后荣获了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首都文明乡镇"、"北京市2003-2005创建'五个好'先进乡镇党委"、"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首都平安示范乡镇"、"北京市环境生态优美乡镇"、"北京市环境整治样板乡镇"、"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怀柔区特色产业专业镇乡"、"怀柔区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03至2005连续三年被评为怀柔区"五好乡镇党委"和"政治工作先进镇"。

2007年,桥梓镇将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保护水源、生态优先,产业带动、带动产业,农民自愿、循序渐进"为原则,紧紧抓住市、区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支持的机遇,积极争取支持,以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镇村各项事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桥梓镇将围绕建设"花果之乡、人居胜地"的区域功能定位,围绕"七抓七促"的思路开展工作。即"抓特色产业,促镇域经济发展;抓基础设施,促环境面貌提升;抓农村改革,促农民就业增收;抓社会事业,促公共服务完善;抓精神文明,促社会风尚良好;抓民主法制,促全镇和谐稳定;抓职能转变,促政府效能提高",努力建设"富裕、靓丽、文明、和谐"的新桥梓。

桥梓镇视投资者为上帝,视引资者为功臣。为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制定最优惠政策,营造最优良环境,提供最优质服务,广泛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