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以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梁以全
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校长
出生 1931年7月29日
国籍 中國
知名于 中国武术九段 ,十大武术名师, 国家高级武术教练。
知名作品 <少林拳法> <少林武术教材> 。

梁以全liangyiquan)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校长

梁以全,1931年生,中国武术九段,国家高级武术教练,全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幼年随父习武,深得真传,常年不辍,曾获国家武术贡献奖、全国武术比赛一等奖,撰写有《少林拳法》、《少林武术教材》等武术名著,1997年自己创办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以及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梁以全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出生地 东金店乡骆驼崖村
出生日期 1931年7月29日 职业 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校长
主要成就 中国武术九段 "十大武术名师" 国家高级武术教练

人物介绍

梁以全[1] 1931年生, 全国十大武术名师、全国老干部先进工作者、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院长及创始人,现年83 岁高龄的梁以全,在办好武院广育英才的同时,剑胆载厚德,其尊老爱老、扶弱济贫的先进事迹声播乡里。

尊老爱老。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旅游景区的建设力度,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为让家乡人切实感受到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梁以全捐款5万 元,连续三年在每年的重阳节,用专车把老家东金店乡骆驼崖村172名65岁以上老人,接到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除帮助老人们购门票外,还安排他们午餐,临别又给他们分赠了价值百元的手杖和图书作为纪念。

扶弱济贫。骆驼崖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慢,群众生活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对此,梁以全始终挂在心中,在2005年和2006年两个春节前,他先后拿出5万元钱,委托村委给22户困难户及残疾人发放了慰问金,购置了50条太空棉被,让他们感受了节日的温暖与祥和。

爱心助学。村里有一个名叫陈龙(化名)的孩子,父母因罪入狱,无人照料,梁以全获悉后,将其收养入学5年,直至其父母获释。女孩张小兰(化名)父亡母嫁,被梁以全收养6年,一直供高

中毕业并参加工作。据骆驼崖村委介绍,这几年来,梁以全曾先后捐资6万元救助了该村10多个贫困家庭子女。

援建新农村。在骆驼崖新农村建设中,梁以全先后投资19万元,帮助该村建起了文化大院,兴建了高标准大舞台,组织文艺演出。看到村室文化基础设施差,今年春季,他又捐资1.5万元为村委购置了3个大书柜和图书,配备了象棋、麻将桌、台球桌、乒乓球台等多种健身娱乐设施,极大地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他是少林武术传承人;是少林武术传播人,是建国后第一个从事少林武术外事活动的工作者;他是少林武术研究者,编写了第一本少林武术专著;他是少林武术开拓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以传播少林武术为主的学校;他是少林武术教育家,他创办的鹅坡教育集团培养了一批批的武术人才。

人物事迹

概况

梁以全1931年7月29日出生于东金店乡骆驼崖村。家族六代亦文亦武,梁以全6岁时秉承家教,开始习武。1948年参加工作后,他先后任过王沟小学教师、骆驼崖小学校长、蔡沟中心小学校长。任教期间,他坚持习武,并在校内组织武术队,向学生传授武技。文革期间,蒙受冤屈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梁以全摘掉右派帽子后,回乡务农。回乡期间,他在为生计劳作奔波时,仍不忘研拳谱习武技,除在本村开办武术培训班外,还到新密、山东、河北等地授武。郑光荣、郑书敏、梁继红等登封本土的第一批武术新秀就是在那个时间培养出来的。

改革开放之后,梁以全又创办起了我市最早的专业性武术学校之一---登封市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1995年,梁以全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10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5年5月被中国教育促进会、中国教育文化报联合授予"首届中国优秀武术学校校长"光荣称号。2006年7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联合授予"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现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九段,国家高级教练,是少林拳梁以全派系代表人物。

人物出山

1977年,日本少林拳法联盟欲到少林寺归山朝圣。这一消息传来,令当时的登封县委、登封县革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十分紧张。为做好接待和武术交流工作,登封县委、登封县革委会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启用武功精湛、武德高尚的梁以全,领军完成这次武术训练、表演和交流工作。

是年9月,登封县委、登封县革委会派县委宣传部长王铭章、县革委会文教委主任李德阳亲自到骆驼崖请梁以全出山;紧接着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秦淑忠又来到骆驼崖看望梁以全,欲借调梁以全到县体委工作。梁以全表示,为国出力,匹夫有责,一定尽全力完成接待和表演任务。十几天后,县委派人正式通知梁以全到县体委工作。为了全面支持梁以全的工作,1978年8月,登封县委又专门为梁以全等一批右派进行了平反。梁以全被恢复公职、工龄和级别,担任登封县体委业余体校校长。

平反后的梁以全不计前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根据县体委的安排,他立刻承担起了三项重要任务,一是组建一支过硬的表演队伍,做好外事接待的表演、交流准备工作;二是挖掘整理少林武术,为推动少林武术的发展打好基础;三是写出一份向日本客人介绍少林武术来龙去脉及其风格特点的系统而又简约的文字材料。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梁以全首先到少林寺拜访了德禅、素喜、行政等大师,和他们一起对少林武术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文化内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分析。之后,梁以全又不分昼夜对少林武术进行研究和整理,撰写出了建国后第一本少林武术专著--《少林武术简介》。此书系统地介绍少林武术的渊源和发展历程,少林拳的风格和特点,少林拳主要套路和技击法演练的方法、口诀、梁以全父子应注意的事项等,并配附插图,成了日后广大群众学习、演练少林拳的基础教材。

接着,梁以全又开始着手组建武术表演队伍。经过认真考虑和选拔,组建起了以杨聚才、王超凡、安振喜、陈五经、王宗仁、耿合营、焦洪波、郑光荣、郑书敏、王松伟、梁松华、梁继红等一批新老选手为骨干的表演队伍。并于1978年3月,举办了登封"文革"后首次武术表演赛。在此次表演赛上,梁以全有生以来第一次作为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一套少林长拳,打得酣畅淋漓,雄浑刚健,力拔得头筹。此次表演赛既推动了武术运动在登封的发展,又为接待日本少林拳法联盟来访进行了很好的练兵。

武术交流

1979年4月14日,日本少林拳法联盟代表团在会长宗道臣率领下到少林寺朝拜,认祖归宗。

座谈时,一日本客人说:"少林武术在中国已经失传了,真正的少林武术在日本,用不了几年,少林拳的中心将在日本。"

梁以全理直气壮地反驳说:"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宗道臣先生能来少林寺学习少林拳,并把少林拳在日本推广,值得人们尊敬。少林武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登封是少林拳的故乡,这里的人们习武成风,少林武术正在发扬光大。"

会上,梁以全表演了两套少林拳。一套"少林仙招虎扑把"表演的干练酣畅,刚健潇洒。一套"少林心意把"更是演练的得心应手,令人眼花缭乱,如痴如醉。演练中,梁以全演练的少林拳不仅刚健威武,粗犷豪放,而且还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充分展现了中华武术力的风采,美的神韵。一套拳不等打完已是技惊四座,掌声爆响。

表演完,梁以全行了一个抱拳礼,在走回座席时,访问团中一位武士迎了过来,一面说着生硬的中国话"佩服,佩服!"一面握住梁以全的右手,暗中用力。梁以全立刻警觉到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场较量开始了,他决定要用自己的真功夫展现中华武术的实力。于是,他面带微笑,暗运内力,将手腕微微一扣,立刻使那个日本武士感到了震惊:只见他头晕目眩,脚步不稳,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危急之下,梁以全用左手扶了一下那日本武士的身子,同时也收回了内力,那日本武士才算站稳。梁以全既教训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武士,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同时又给对手留足了面子。那个日本武士羞得满脸通红,恭敬又热情地握着梁以全的手说:"梁先生武功高超,令人敬仰。"

这一场较量,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场的行家里手均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宗道臣看得更清楚,心里更明白,他立刻知道这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武术大师,不仅技艺超群,而且武德高尚。他立刻站起来,迎了过去,热情地握住梁以全的手,连声称赞:"梁先生,您的拳法精,功夫好,您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少林武术。"

梁以全的成功表演不仅展现了他个人文武兼修的深厚功底,更提高了少林武术的知名度,也为改革开放后少林武术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洞开了大门。

著书

1980年,梁以全根据国家体委、河南省体委关于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要求和登封县体委的工作任务及分工,对少林武术开始了更进一步的挖掘整理。

为了做好挖掘整理工作,加快工作进度,梁以全早上和下午给学生上训练课,上午去走访一些知名的老拳师,夜里整理武术资料。有些老拳师保存有拳谱,他便借来认真抄写整理。有些人不愿意外借,他就找个凳子坐在他家抄写。有的没有拳谱,梁以全就请他们口述,自己记录。有的既有拳谱又有拳诀,但他们不愿献出来或说出来,梁以全就耐心做思想工作,使这些老拳师放下思想包袱,解除顾虑,配合工作。在少林寺南寨沟,梁以全走访了王定一老拳师,王老拳师坦诚地给梁以全背诵了很多少林武术套路的口诀,还毫无保留地为他演练七星拳、心意拳。听说巩义芝田有一位老拳师后,梁以全不顾天热路远,前去拜访他,虚心求教,老拳师献出了他家几代流传下来的杨家枪谱和螳螂拳谱。在登封券门,梁以全看望了老拳师赵江,知其来意后,赵江老拳师主动拿出家里保存的关东拳拳谱和杨家枪谱,并告诉梁以全,关东拳拳法招数,威武雄壮,刚烈勇猛,实战性很强,俩人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在磨沟,梁以全还从范金祥、范海云那里收集到了老洪拳、小红拳拳谱。

在1985年至1987年的河南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登封共献出12本武术资料,其中11本来自梁家,这11本有梁家祖传的也有梁以全撰写的。如《少林武术》、《少林武术研究》和《嵩山少林拳法》等理论专著,在从事编著工作的同时,他还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9篇,被河南省体委授予先进工作者。

人物成就

梁以全老师是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是少林武术的杰出代表和一代宗师。他出生在少林武术故乡登封,出生于武术世家,这为学习、演练、钻研少林武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为他推动少林武术的普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次应邀来到郓城参加郓城会盟--中国武林论坛,已经78岁高龄,他身穿蓝色功夫唐装,鹤发童颜,刚健挺拔,雄风依旧,威武洒脱,目光炯炯,一出场就赢得了人们的掌声。在论坛现场谈到少林拳那是如数家珍。他说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并因而得名,又称少林拳或少林功夫。少林武术起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北魏年间(公元386-53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最优秀的一项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讲到了兴起处梁以全亲自演练少林拳中的关键招数及他徒弟表演的少林独门武器少林拐令人们看得如痴如狂,只见他,手持三尺长的拐,或拦或点,或勾或扫,或敲或打,硬是把一根拐舞得虎虎生风,精光四射。时而,拐舞一线圆,劲敲力震山,滚身跃步跳,勾拦气冲天。时而,疾步向前走,拐影闪闪飞,挺腰拐上举,昂然似青松。全场观众为这罕见的兵器,为这出神入化的表演所征服,报以热烈的掌声。不仅刚健威武,粗犷豪放,而且还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展现了中华武术力的风采,美的神韵。一招一式都技惊四座,掌声爆响。少林武术是他四十年磨砺的积累,这也是他四十年探索的升华,这是他四十年苦练的结晶。

参考资料

  1. 梁以全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