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梁鹏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梁鹏,男,汉族,1977年6月生,江西高安人,博士长安大学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公路学院桥梁系主任[2]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江西高安

出生日期----1977年6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职 称 ----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1)桥梁健康监测及巡检养护;

(2)桥梁结构基本理论(桥梁多尺度建模、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缆索承重桥梁合理设计状态、桥梁非线性分析、桥梁极限承载力、桥梁动力灾变全过程模拟与控制);

(3)桥梁检测、试验、评估及加固的新技术;

(4)新型桥梁结构体系(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斜拉-悬索组合体系、多塔悬索桥、多塔斜拉桥)。

教育工作情况

2004年08月,同济大学桥梁系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4年08月,进入长安大学桥梁工程系工作;

2004年08月,晋升为讲师;

2005年06月,评为硕士生导师;

2006年06月,晋升为副教授;

2011年11月,晋升为教授;

2012年05月,任桥梁系副主任;

2014年12月,评为博士生导师;

2016年07月,任桥梁系主任。

曾主持或承担的项目

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及设计理论研究”,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旧桥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及推广应用”、“混凝土梁式桥梁损伤评估与安全可靠性评价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参与完成上海卢浦大桥(主跨550 m钢箱拱桥)设计监理、上海崇明越江通道(主跨2300 m悬索桥方案)国际方案竞赛(获一等奖)及风险评估、苏通大桥(主跨1088 m斜拉桥)设计及非线性分析等多个世界一流工程的相关工作。

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合理设计状态理论及应用”、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精细化分析理论及应用”、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图形标杆和计算力学的桥梁损伤评估及养护对策研究”等纵向科研项目和其他若干横向科研项目。

主持开发桥梁非线性分析及施工控制软件Bridge Master和桥梁巡检养护系统Bridg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已成功应用于多座特大桥梁科研、设计、施工监控及养护管理。以第一作者、合作者身份分别发表论文28、21篇,参编著作3本,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8项。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学会一、二等奖各1项,市级一等奖1项,厅级二等奖1项。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现主持或承担的项目

[1] 2016年07月 ~ 2018年12月,2016年度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重点项目“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精细化几何监测和辅助决策”,项目编号“16-30K”。

[2] 2015年07月 ~ 2017年12月,2015年度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重点项目“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5-18K”(负责其中的子项目:健康监测与巡检养护)。

[3] 2014年05月 ~ 2016年04月,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新技术研究项目“环境激励下桥梁结构模态分析与损伤识别研究”,项目编号“CHD0009-2014G2210001”。

[4] 2013年07月 ~ 2015年06月,2013年度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基于多种评估方法的桥梁巡检养护系统”,项目编号“2013Z13-1”。

[5] 2011年03月 ~ 2013年12月,2011年度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广东省“十一五”公路旧、危桥改造效果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1-02-052”;2011年度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科技项目,项目编号“粤公研2011-3”。

[6] 2014年03月 ~ 2017年03月,2011年度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重大工程专项“广中江高速公路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01-001”(负责其中的子项目: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获得奖励科研或者其他

[1] “大跨度桥梁体系、静力分析理论研究与程序系统开发”荣获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7/14);

[2]“双层公路钢桁桥施工力学行为与东江大桥钢结构安装技术研究”荣获2010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6/10);

[3]“混凝土梁式桥梁损伤评估与安全评价技术研究”荣获201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7/15);

[4]“基于图形标杆和计算力学的桥梁损伤评估及养护对策研究”荣获2013年度河南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奖二等(2/10);

[5]“山区中小跨径高墩梁桥抗震设计优化技术”荣获2015年濮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2/15)。

著作部分

[01] 梁鹏,肖汝诚,张雪松. 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实用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1(11): 1270-1274.

[02] 梁鹏,肖汝诚,夏旻,刘浩. 超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结构体系[J]. 公路交通科技,2004, 21(5): 53-57.

[03] 梁鹏,肖汝诚,徐岳. 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J]. 世界桥梁,2005, (4): 44-47.

[04] 梁鹏,秦建国,袁卫军. 超大跨度斜拉桥活载几何非线性[J]. 公路交通科技,2006, 23(4): 60-62.

[05] 梁鹏,徐岳,刘永健. 斜拉索分析统一理论及应用[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 23(1): 68-77.

[06] 梁鹏,肖汝诚,徐岳. 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安装构型与无应力构形[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6(4): 49-53.

[07] 梁鹏,肖汝诚,徐岳. 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随机模拟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2006, 19(4): 52-58.

[08] 梁鹏,肖汝诚,孙斌. 超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精细化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2007, 20(2): 57-62.

[09] 梁鹏,吴向男,李万恒,徐岳. 三塔悬索桥纵向约束体系优化[J]. 中国公路学报,2011, 24(1): 59-67.

[10] 梁鹏,吴向男,李万恒,徐岳. 从影响线角度研究3塔悬索桥力学行为[J]. 公路交通科技,2011, 28(4): 53-59.

[11] 梁鹏,李万恒,吴向男,徐岳. 三塔悬索桥汽车效应几何非线性[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1(4): 45-49, 57.

[12] 梁鹏,吴向男,徐岳. 三塔悬索桥静动力特性与中塔选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 11(4): 29-35.

[13] 梁鹏,龙涛,秦建国,等. 我国桥梁汽车荷载演变及其效应分析[J]. 公路,2011, (11): 86-94.

[14] 曹慧,梁鹏,吴向男,沈强儒. 基于裂缝指标的RC梁桥承载力检算评定[J]. 公路交通科技,2012, 29(7): 87-90.

[15] 任美龙,王旭,梁鹏. 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公路,2013, (11): 93-99.

[16] 吴向男,徐岳,梁鹏,李斌.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与展望[J]. 长安大学学报,2013, 33(6): 49-58.

[17] 梁鹏,李斌,王晓光,吴向男,陈文强. 基于桥梁健康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 31(1): 120-129.

[18] 梁鹏,王晓光,李斌,等. 基于MATLAB平台的传感器优化布置工具箱的集成开发及应用[A]. 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1003-1013.

[19] 梁鹏,李斌,王秀兰,吴向男,王晓光,马旭明. 基于桥梁健康监测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4(4): 52-61.

[20] 梁鹏,王秀兰,楼灿洪,赵卓显,王可尧. 基于裂缝特征库的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快速评定[J]. 中国公路学报,2014, 27(8): 32-41, 72.

[21] 梁鹏,王晓,马旭明,贺敏,张超. 桥梁健康监测的模态识别与损伤识别软件开发及应用[A]. 201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C].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5. 746-756.

[22] 楼灿洪,梁鹏,杨国强,王宇军,鱼江英,梦修建,董向前. 基于多测点数据变化率的桥梁监测数据失真识别方法研究[A]. 第二十二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6,1245-1250.

参编著作

[1] 肖汝诚. 桥梁结构分析及程序系统[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梁鹏编写第九章)

[2] 徐岳,王亚君,万振江.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梁鹏编写第三章)

[3] 刘效尧,徐岳.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第二版)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梁鹏编写第四篇 斜桥、弯桥及异形桥)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