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梅家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梅家坞,又称梅家坞茶文化村,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腹地,梅灵隧道以南,沿梅灵路两侧纵深长达十余里,有“十里梅坞”之称。 梅家坞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现有农居500余户,常住农业人口1274人,居民502人。[1]

简介

有山有貌,有坞有水,有茶有文,梅家坞茶文化村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和主产地之一,也是杭州城郊最富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梅家坞茶文化村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文明村”、“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被授予“杭州市十佳农业示范园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

景点特色

梅家坞茶文化特色村落位西湖区西湖梅家坞村,梅灵大道旁。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与龙井、狮峰一样,生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作为杭州著名的龙井茶生产基地梅家坞村拥有"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人文资源。曾接待过苏联、美国、越南、罗马尼亚、柬埔寨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世界各地友好人士的参观访问。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五次亲临梅家坞,关怀和指导茶叶生产的发展。作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梅家坞茶文化村已挖掘开发了周恩来纪念室、琅珰岭、礼耕堂等三个历史文化景观。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茶树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茶叶的清香沁人心脾。

景点景观 梅家坞茶文化村以周总理纪念室、乾隆遗迹、古树观赏点、茶园观赏区、农居群、十里锒铛、古井、古桥、垂钓区、茶艺表演区、小牙坞等十余处景点构建了一个山水情和人世情完美结合的茶文化休闲旅游区。梅家坞茶文化村交通便利,杭州市内103路(原游4线)、324路和K658路公交车可直达梅家坞,自驾车游客可由梅灵路通达。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游览秩序、购物环境良好。 走进“梅坞”,亲近自然,尽情享受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的无穷乐趣。

随着梅灵隧道的开通,梅家坞村成为都市人假日休闲的地方。规划中的梅家坞文化村落将在老村建一条特色中心街区。计划将这个街区打造成品茶、购茶、赏茶和休闲的场所,充分体现龙井茶文化的内涵和农村茶乡的特色。

穿过梅岭隧道,走在修缮过的梅灵大街上,清幽幽的茶香就会扑鼻而来,从五云山淙淙而下的梅坞溪经过清淤驳墈后靓丽洁净了好多,映衬着一幢幢白墙青砖乡村别墅美丽的景致,干净整洁的江南民居、秀丽精致的小桥流水、油绿油绿的茶园……经过整治后的梅家坞茶文化村营造出了“十里梅坞蕴茶香”的农家休闲旅游环境。

坐在整治后花格木窗、粉墙黛瓦的梅家坞茶文化村的农家小院里,沏一杯浓浓的龙井茶,放眼院外满山遍野青葱油绿的茶树,会顿觉清香扑鼻,心旷神怡。老梅家坞里一大批杂乱无章的建筑已经全被拆除,原先的预制板桥也被11座漂亮的石桥所代替,现在的梅家坞茶文化村焕然一新。

主要景点

周恩来纪念室

周恩来纪念室就是当地村民捐款,将接待过总理的老楼改建而成。楼上作接待室,楼下为展览厅,分八个部分展出周总理视察梅家坞的史料、照片和实物,以及董必武、陈毅、邓颖超等中央领导视察梅家坞的照片、题词及书画作品。纪念室还安装了声像设备,播放《周总理与梅家坞》的电视片。 梅家坞茶文化村,正在以“十里梅坞”自然山水环境为依托,以茶文化为底蕴,成为杭州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 穿过梅灵隧道,便见山上、田里处处是茶,路边茶社连着茶社,漂亮的房子在青山的衬托下,美得像一幅画。

作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梅家坞茶文化村已挖掘开发了周恩来纪念室、琅珰岭、礼耕堂等三个历史文化景观。 背靠青山,环境清雅,经营地道的农家饭,菜色以农家特色为主,价格实惠。并且可以一品正宗的梅家坞龙井茶。适合单位活动和学生家庭聚会。

梅家坞原来是一个很不知名的小山村,现常住人口大约为 500户人家左右,由于周总理的五次来访使得梅家坞的名气大增,村里有五福桥为证,记得80年代,梅家坞虽是一个小山村,但是已经是很多国外宾客的来访之地,梅家坞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漫山遍野的茶园,三四五月是梅家坞茶农最忙碌的时节,一般每户人家都要请三四个采茶工,茶地多的人家要请十几个,炒茶由于很需要技巧,一般没十几二十年的炒茶龄是炒不好的,现在这方面的技艺有点失传的可能性,因为年轻的一代对炒茶已经不屑一顾,倒是有很多的外来工来此学艺,茶忙这几个月他们的收入也是不菲的,更有一些手艺好的外来工,作为了梅家坞的上门女婿。

琅珰岭

长久以来因农舍的阻挡,使得十里琅珰入口处难觅,游客只有穿过农舍,才能望见悠长的山林游步道,领略山林美景。为了挖掘这里的文化亮点,梅家坞茶文化村建设办公室拓宽了十里琅珰入口处的道路,同时建造了一座石牌坊,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还古道以幽静、整洁的风貌。

礼耕堂

古宅礼耕堂也还原了晚清时的风貌,在沿街的粉墙黛瓦中显得格外大气。礼耕堂三字由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题词,字形方正,笔力雄浑。张照曾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三朝为官,现岳阳楼内的一幅《岳阳楼记》,就是由他所书。 游记:梅家坞游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