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大叶山桂花 (大风子科 山桂花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大叶山桂花 (大风子科 山桂花属植物))

大叶山桂花,乔木,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3℃,最适生长气温是15~28℃。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求年平均湿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别是幼龄期和成年树开花时需要水分较多,若遇到干旱会影响开花,强日照和荫蔽对其生长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时光照。

大叶山桂花(学名:Bennettiodendron macrophyllum C. Y. Wu ex S. S. Lai )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大叶山桂花
  • 拉丁学名:Bennettiodendron macrophyllum C. Y. Wu ex S. S. Lai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侧膜胎座目
  • 亚 目:山茶亚目
  • 科 :大风子科
  • 族 :刺篱木族
  • 属 :山桂花属

形态特征

植株

常绿小乔木,高约5米;树皮灰褐色;冬芽卵球形,有4-6鳞片,鳞片外面有毛;小枝圆柱形,密被棕色短绒毛。

叶纸质,椭圆状长圆形,长10-23厘米,宽6-12厘米,先端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齿,齿尖有胼底体,上面灰褐色,无毛,下面棕色,被棕色毛,沿脉较密,并有黄色腺点,侧脉10-12对,在上面平坦或稍凹,在下面突起;叶柄长2-5厘米,有棱,密被棕色绒毛;托叶缺。

圆锥花序,通常生于小枝上部一些叶腋;苞片披针形,早落;花梗长约8毫米,被毛;花萼3-5,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突尖,基部平截,外面有毛,内面无毛,边缘有睫毛;退化雄蕊短,花丝长约1.5毫米,被毛,花药长圆形,浅黄色;子房长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花柱3,柱头呈圆形。

浆果长圆形,长4-5毫米,直径4-5毫米,干后棕褐色;果梗长6-9毫米,有短毛和瘤状突起;种子1粒,近圆形。 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生长环境

大叶山桂花生于海拔800-1000米湿润疏林中,喜温暖环境,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土壤中生长。不耐干旱瘠薄,在浅薄板结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特别缓慢枝叶稀少,叶片瘦小,叶色黄化,不开花或很少开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顶现象,严重时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阳光,但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幼树时需要有一定的蔽荫,成年后要求要有相对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桂花的正常生长。据观察,桂花单株树冠的一侧贴近墙面,或两棵桂花的树冠相互重叠时,贴近墙面的一侧或交错重叠的那部分树冠,很快变的稀疏,影响整个树冠的形体与美观

可见,大叶山桂花适宜栽植在通风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欢洁净通风的环境,不耐烟尘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开花;畏淹涝积水,若遇涝渍危害,则根系发黑腐烂,叶片先是叶尖焦枯,随后全叶枯黄脱落,进而导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对其它常绿阔叶树种,还是一个比较耐寒的树种,这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较多的可能。

大叶山桂花产自云南(屏边)。 [1]

变种

1、毛山桂花(变种)本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是:叶革质,长圆形,长20-34厘米,宽8-14厘米,边缘锯齿较疏,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硬毛,沿脉的毛较疏。花序生于枝干的落叶叶穴上方。产广西(田阳)。生于海拔630米的山地林下。

2、倒卵叶山桂花(变种)本变种和原变种区别为灌木,高1-2米。叶薄革质,倒卵形,长12-25厘米,宽6-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而稍凹,锯齿不明显,中脉在上面凹,在下面突起,侧脉10-12对。圆锥花序顶生,疏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期春季,果期秋末至冬末。产广西(龙州、弄冈)。生于海拔270-300米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下。

毛山桂花(变种)

物种简介

毛山桂花(变种)

Bennettiodendron macrophyllum C. Y. Wu ex S. S. Lai var. pilosum (G. S. Fan et Y. C. Hsu) S. S. Lai in Bull. Bot. Res. 14 (3): 227. 1994. ——B. leprosi pes (Clos) Merr. var. pvlosum G. S. Fan et Y. C. Hsu in Guihaia 9 (1): 32. 1989. [2]

本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是:

叶革质,长圆形,长20-34厘米,宽8-14厘米,边缘锯齿较疏,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硬毛,沿脉的毛较疏。花序生于枝干的落叶叶穴上方。

产广西(田阳)。生于海拔630米的山地林下。

倒卵叶山桂花(变种):var. obovatum S. S. Lai

形态特征

本变种和原变种区别为灌木,高1-2米。叶薄革质,倒卵形,长12-25厘米,宽6-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而稍凹,锯齿不明显,中脉在上面凹,在下面突起,侧脉10-12对。圆锥花序顶生,疏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期春季,果期秋末至冬末。

分布范围

产广西(龙州、弄冈)。生于海拔270-300米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下。 [3]

物种简介

倒卵叶山桂花(变种)Bennettiodendron macrophyllum C. Y. Wu ex S. S. Lai var. obovatum S. S. Lai in Bull. Bot. Res. 14 (3): 227, Pl. 3, fig. 1. 199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