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密花素馨 (木犀科 素馨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密花素馨 (木犀科 素馨属植物))

是木犀科、素馨属的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生长于林中、灌丛及峡谷中,海拔600-2 000米。产于广西南部、云南及贵州安龙。越南、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孟加拉国。

密花素馨(学名:Jasminum coarctatum Roxb.)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密花素馨
  • 拉丁学名:Jasminum coarctatum Roxb.
  • 别 名:清明花、羊断肠草、白花断肠草、北越素馨、山葡萄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 :捩花目
  • 亚 目:木犀亚目
  • 科 :木犀科
  • 亚 科:素馨亚科
  • 族 :素馨族
  • 属 :素馨属
  • 种 :密花素馨
  • 分布区域:广西南部、云南及贵州安龙。越南、缅甸、孟加拉国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高1-7米。小枝扁平,节处稍膨大,径2-4毫米,被短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卵形、长卵形、窄椭圆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5-15厘米,宽1-8厘米,先端锐尖、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钝或圆形,稀微心形,两面无毛,有时两面脉上疏被短柔毛,侧脉3-5对,弧形向上延伸,常在叶缘处汇合,叶脉在两面明显,有时微凹入;叶柄长0.2-1.4厘米,具沟,被短柔毛,近中部具关节。

头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密集,着生于短侧枝上端或枝顶,有花多朵;花序基部具小叶状苞片,苞片卵形,长0.5-2.5厘米,宽0.3-1.4厘米,其余线形,长2-4毫米,无柄或近无柄;花梗短或缺,被短柔毛;花芳香;花萼外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内面被短柔毛,裂片长2-5毫米,具睫毛;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1.5-2.5厘米,裂片5-9枚,窄披针形,长0.8-1.7厘米,宽2-5毫米,先端渐尖或锐尖;花柱异长。

果椭圆形或圆柱形,长1-1.5厘米,径0.6-1.2厘米,呈黑色。花期11月至翌年5月,果期4-6月。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

素馨花扦插育苗可在短期内繁殖大量花苗。扦插时间在气候干湿分明的云南地区保护地育苗,以1月中旬(立春节令前20d左右)为宜;露地扦插育苗以6、7月芒种至大暑节令之间刚进入雨季时期为宜。

扦插时选取母株外围1-2a生青壮枝,在两个叶节中间平剪,剪成带有2-3个叶节为一段的插条(如果夏季扦插不宜选用太嫩的枝条),插条一般长8-12cm,除去花芽和下部1~2个叶节的叶片,如用蜡封或塑膜封严顶部剪口则效果更好;插条下部用5/10000萘乙酸或1/10000 ABT1号生根粉液中浸泡1h时后扦插入经多菌灵等杀菌剂消毒过的腐殖质较少的沙壤土小墒苗床中,扦插深度为所留叶片离土1cm左右.扦插后主要做好适度遮荫和控温、湿管理,如果用小拱棚塑膜覆育苗在高温时节要适时通风,防止烧苗。一般扦插30d后下部入土叶节处长出不定根,上部叶节处发出新芽,90d后可上袋假植或半年后挖苗出圃。

种子繁殖

素馨花结的果实不多,果实近碗豆籽大小,一个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种子在冬腊月果实充分发黑成熟时采收,采收后连外果肉摆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后于立春节令前后播种;播种苗床用肥沃疏松沙壤地作畦,以15cm行距开浅沟条播后覆土1cm或采用15cmx15cm浅塘点播;播完种后覆盖1层松针或稻草,以防浇水时种子露土,然后杀菌消毒,浇透水,小拱棚扣膜保湿增温,精心管护半年后可成苗出圃。

分株繁殖

素馨花分株繁殖更为简单易行,适宜于一般家庭少量栽植。分株繁植时,选取母株周围串根萌蘖苗顺根撬出,剪去藤蔓10-50cm以上部分后用塑料薄膜扎紧封顶即成1株新苗,直接用来定植即可。如开春定植,当年冬季可现蕾,次年阳春可大量开花。 [1]

主要价值

植株外用治皮肤瘙痒。

素馨花 (中药)

素馨花,中药名。为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素馨花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行气止痛,调经,清热散结之功效。常用于胃痛,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口腔炎,睾丸炎,皮肤瘙痒,淋巴结结核。

生理特性

直立灌木。枝下垂,有角棱,平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总叶柄扁平而有翅;小叶5~7片,椭圆形、阔椭圆形或卵形,先端有极小之尖头,或呈三角尖形。花两性,聚伞花序顶生,有花数朵,花白色;萼裂片5枚,线形,长6毫米,约为花冠筒长的1/3;花冠简长2厘米,裂片芽时覆瓦状排列,开展时长1.3厘米,宽7毫米;雄蕊2,生于花冠筒内,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近基部着生;子房2室。浆果黑色,椭圆形。花期2~6月(广东7~12月)。果期7~8月。

云南、广东、福建、台湾、四川、浙江等地均有栽培,亦有野生者。产于广东等地。

* 入药部位:植物全草或花蕾入药

* 性味:苦,平

* 归经:归肝经

* 用法用量:0.5~1两。

* 功效:行气调经止痛清热散结

* 主治:用于胃痛肝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口腔炎皮肤瘙痒睾丸炎乳腺炎淋巴结结核

炮制方法

  • 1、除去杂质,晒干。
  • 2、夏、秋季采收近开放的花蕾,隔水蒸约20分钟,蒸至变软为度,取出,晒至5成干时,用硫磺熏一次,再晒至足干。

[2]

相关论述

* 1、《岭南采药录》:解心气郁痛,止下痢腹痛。

*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肝炎、肝硬化的肝区病,胸肋不舒,心胃气痛,下痢腹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