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滇素馨 (木犀科 素馨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滇素馨 (木犀科 素馨属植物))

滇素馨,又名:光素馨、粉毛素馨,拉丁文名:Jasminum subhumile W. W. Smith.,是木犀科、素馨属灌木或小乔木,高0.5-5米。小枝无毛或密被柔毛,具棱角。叶互生,三出复叶与单叶混生,叶片和小叶片苗质,两面光滑或下面沿中脉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单叶卵形或宽卵形,有时近圆形或为披针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圆形,果球形或椭圆形,呈黑色或红黑色。花期3-7月,果期8月。

滇素馨 (学名:Jasminum subhumile W. W. Smith. )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滇素馨
  • 拉丁学名:Jasminum subhumile W. W. Smith.
  • 别 名:三义叶、喜叶子、白藤、光素馨、粉毛素馨、三爪皮、三枝叶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 :捩花目
  • 科 :木犀科
  • 属 :素馨属
  • 分布区域:云南省、四川省西南部、印度、尼泊尔、缅甸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0.5-5米。小枝无毛或密被柔毛,具棱角。叶互生,三出复叶与单叶混生,小叶3枚,稀2或5枚;叶柄长0.5-6厘米,无毛至被绒毛,具沟;叶片和小叶片苗质,两面光滑或下面沿中脉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5厘米,宽1-5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侧脉3-6对,不达叶缘,两面均不明显,小叶柄无或可达3厘米;单叶卵形或宽卵形,有时近圆形或为披针形,长1.5-14厘米,宽1厘米。

聚伞花序常多少呈圆锥状排列,顶生,径7-12厘米,有花10-120朵;苞片线形,长1-5(-10)毫米;花梗长1-1.2(-2)厘米,光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至绒毛;花芳香;花萼被绒毛或无毛,裂片不明显,浅波状或几近截形;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冠管长0.8-1.2厘米,裂片4-5枚,宽卵形或近圆形、长圆形,长3-9毫米,宽3-4毫米。

果球形或椭圆形,长1-1.6厘米,径0.5-1.6厘米,呈黑色或红黑色。花期3-7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编

生长于溪边或林中,海拔700-3300米。产于云南、四川西南部。印度、尼泊尔及缅甸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保山县附近。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 名】:三枝叶

【来 源】:为木樨科植物滇素馨的根、叶

【性 味】:辛、苦,平。

【归 经】:膀胱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克。外用:鲜品捣敷

【功 效】:疏风解表消肿止痛

【主 治】:治风湿关节痛腰痛感冒发热全身酸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考 证】:《中华本草》。 [1]

采收和储藏

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根挖取后,除去泥土,切片;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滇南素馨(学名: Jasminum wangii Kobuski)

为木樨科、 素馨属,缠绕木质藤本,茎黄色,有纵裂的厚木栓层,呈翼状突起(老茎尤为明显);小枝圆柱形,红褐色,具油腺斑点。果卵形,成熟时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4月。主要分布于云南:景洪、勐腊、金平(勐喇坝)。

形态特征

缠绕木质藤本,茎黄色,有纵裂的厚木栓层,呈翼状突起(老茎尤为明显);小枝圆柱形,红褐色,具油腺斑点。叶对生,单叶,革质或近革质,长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10—18.5厘米,宽5—9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面亮绿色,无毛,背面浅绿,有褐色小腺点,脉腋内有具毛的凹陷腺穴;中脉叶面凸陷,背面凹出,侧脉6—10对,与中脉成锐角,叶面凹陷,背面突出;叶柄扭转,长1.5—2.5厘米。花序为总状花序式,顶生和腋生,长5—13厘米,序轴密被微小腺点;苞片锥状线形,长1—2毫米;花梗长1—3厘米,中部以上稍增粗;花萼杯状,无毛,长2—2.5毫米,直径1.5—2毫米,裂片5,微小,短尖或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管细,长1.5—2.2厘米,直径2—2.5毫米,裂片6—7,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1厘米,宽2—2.5毫米。果卵形,长1.2—1.5厘米,直径6—8毫米,成熟时紫黑色。花期9—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4月。 [2]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1400米的沟谷混交林及山坡疏林。主要分布于云南:景洪、勐腊、金平(勐喇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