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圆瓣冷水花(荨麻科 冷水花属植物)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圆瓣冷水花(荨麻科 冷水花属植物) )

圆瓣冷水花,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圆瓣冷水花Pilea angulata (Bl.) Bl.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圆瓣冷水花
  • 别 名:走马胎(广西)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荨麻目
  • 科 :荨麻科
  • 属 :冷水花属
  • 种 :圆瓣冷水花
  • 采集时间:夏、秋季
  • 用 量:内服:煎汤,6-15g

形态特征

圆瓣冷水花又名:棱枝冷水花,湖北冷水花。草本,无毛。茎肉质,高30-100(-200)cm,粗3-9mm,干时多少有棱,几乎不分枝。叶同对的近等大,草质,卵状椭圆形、卵状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3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稀微缺,边缘有粗锯齿或粗牙齿状锯齿,干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钟乳体纺锤状条形,长约0.4mm,两面散生,不甚明显,基出脉3条,其侧生的二条稍弧曲,伸达上部与侧脉环结,侧脉多数,上部的3-4对彼此网结,下部的数对斜展;叶柄长2-9cm;托荨叶大,带绿色,长圆形,长1-2.5cm,先端钝圆,半宿存。花雌雄异株;花序聚伞圆锥状,常成对生于叶腋,雄花序长1-2cm,雄花密集生于花枝上,但不成头状花簇;雌花序长2-5cm,常疏散。雄花具梗,在芽时长约2mm;花被片常草质,带绿色,4裂,裂片常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背面近先端有一长喙,外面有钟乳体;雄蕊4,药隔红色;退化雌蕊小,圆锥形,基部周围有白色绵毛。瘦果圆卵形,顶端歪斜,长1.2-1.6mm,初时绿褐色.光滑,熟时变黑褐色,具短刺状突起物;宿存花被片膜质,带绿色,3浅裂,近等大,合生至上部成杯状,裂片近半圆形或宽卵形,先端钝,长及果的1/3至1/2。花期6-9月,果期9,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阴湿处。分布于西南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1]

附注

作圆瓣冷水花入药用的同属植物尚有:长柄冷水花Pileaangulata (Bl)Bl. subsp. petiolaris(Sieb. et Zucc.)C. J. Chen又名:长柄冷水麻《台湾植物志》。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圆瓣冷水花(中药材)

拼音:Yuán Bàn Lénɡ Shuǐ Huā

别名:走马胎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圆瓣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angulata (B1.)B1.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达70cm。茎干时多少具棱,很少分枝。叶对生;叶柄长2-6cm;托叶大,长圆形,长1-2cm,先端钝,宿存或半宿存;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稀倒卵形,长6-16cm,宽3-6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边缘有粗锯齿、钝锯齿和粗牙齿,有时有重锯齿,两面近于无毛,但散生有纺锤形钟乳体;基生脉3条,侧脉多数。雌雄异株或同株,聚伞状伞房花序;长约为叶柄之二分之一;雄花常具梗,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雄蕊4,退化雌蕊极小;雌花花被片3,合生至中部成杯状,裂片三角状半圆形,退化雄蕊鳞片状,长圆形。瘦果较大,一般超过1mm,先端偏斜,熟时表面光滑,或具不明显点状突起,花期6-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2]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