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椒麻手撕鸡

家里很少吃辣的菜,吃也只能做到微辣,太辣的话接受不了。这道椒麻手撕鸡对我来说已经很辣了,相对上一次做水煮肉来说,要辣一小点,但也能接受。用椒麻汤泡出来的鸡肉比较嫩滑,吃起来一点也不老,还是比较喜欢的。

椒麻手撕鸡的用料

  • 三黄鸡半只
  • 花椒1/2汤匙
  • 干辣椒3个
  • 红辣椒半只
  • 芝麻1汤匙
  • 鸡汤1碗
  • 盐适量
  • 花椒粉1小勺
  • 黄酒1小碗
  • 芝麻油1/2汤匙
  • 辣椒油1/2汤匙
  • 鸡精少许
  • 冰水适量 姜1块
  • 蒜6瓣
  • 小葱1根
  • 香菜1棵

目录

椒麻手撕鸡的做法

  1. 准备所需材料。
  2. 新鲜鸡清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
  3. 再用牙签扎些小孔。
  4. 姜、蒜磨成蓉,加入1小勺花辣粉和1小勺盐拌匀。
  5. 然后将姜蓉均匀的抹在鸡肉上,盖上保鲜膜腌制2小时。
  6. 锅内加入清水,放3片姜片,一小碗黄酒,大火煮开。
  7. 将鸡肉放入锅内大火煮开,转小火焖10分钟。
  8. 然后将煮好的鸡肉捞起,泡冰水里至凉透。
  9. 再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把鸡肉撕成小块。
  10. 撕好的鸡肉放置一边备用。
  11. 准备好姜片、高汤、辣椒、花椒、芝麻,香菜和小葱切成末。
  12. 炒锅内加入芝麻油、食用油和少许辣椒油烧热,再放入姜片炸出香味后关火。
  13. 待油稍凉后,倒入芝麻、花椒、辣椒用小火煮一会。
  14. 再加入高汤。
  15. 大火烧开转小火煮片刻,加入盐和鸡精调味。
  16. 然后将撕好的鸡肉倒锅内。
  17. 大火煮开,然后关火泡半小时。
  18. 出锅前撒葱花和香菜末。[1]

鸡百科:

(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原鸡属原鸡中被人类驯化后而成的亚种,家鸡最初被驯化成为家禽的目的是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质食品,是家畜及家禽中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的。据统计,2011年的总数超过190亿只[2],高于世界上其他鸟类的总和。

形体特征

一般来说,典型家鸡的毛色都是棕色。当中雄性毛色偏向于有光泽的深红色,且尾部的羽毛颜色一般呈深绿色、深蓝色等较为鲜艳的颜色,同时这些尾部的羽毛较长并呈下垂状;母鸡的体色则较单调,羽毛没有光泽,尾部羽毛较短,没有雄鸡的鲜艳羽毛。

在体形上,雄鸡比母鸡稍大,而母鸡在整体上较雄鸡稍胖。

鸡的奔跑能力很强,但由于翅膀较一般鸟类短小,故飞行能力较为薄弱,仅能短暂且低空飞行。

成年后的鸡头上至下都长有火焰形状的肉冠,当中雄鸡的肉冠较大颜色较红,母鸡则肉冠较小颜色较淡[3]

刚出生的幼鸡呈纯黄色,或带有深楬色、灰色斑纹的绒毛。长大后会慢慢长出羽毛取代绒毛。

品种分类

根据中国国家家畜禽资源管理委员会调查,中国现有家鸡品种96个,地方鸡品种81个,列入中国国家级品种保护名录的家鸡有11个[4]。家鸡主要的标准品种有蛋用型的白来航鸡、力康鸡、新汉夏鸡;肉用型的白洛克鸡、白科尼什鸡;蛋肉兼用型的洛岛红鸡、横斑白洛克鸡以及源自中国的狼山鸡和丝羽乌骨鸡等。

品种:丝羽乌骨鸡、龙岗鸡清远鸡文昌鸡九斤黄狼山鸡凤凰、来航鸡、芦花鸡、嘉美鸡、笨笨鸡

文化传承

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5]。据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进贡了一种能辟邪的鸟,名为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所以人们就用木头制作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意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模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剪窗花贴在门窗上,这成为了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6],并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韩诗外传》中写道:“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

习俗

古代春节时人们会在门窗上画鸡。晋朝人郭璞著的《玄中记》里讲度朔山上有只天鸡,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天鸡所在的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象征著天鸡

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三日占猪,四日占,五日占,六日占,七日占人。”六畜日排在前,初七才是人日,为什么会这样排呢?有本叫做《农家杂事》的通俗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按人类驯六畜的次序排,鸡最先驯养成家禽,狗次之,其他依此类推。另一种说法是按牲畜的大小排,小的排在前面,所以鸡排在第一,其他依次排后。

中国生肖

鸡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十位,对应的地支是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