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楚長城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从遗址的情况看,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往南经镇平县,东南至桐柏县,信阳地区,总长500多公里,是中国最早的长城。

目录

最早的长城

中国长城的修建历史已有数千年,过去历史学界和长城学界对于什么时代哪个诸侯国最早修建长城不断进行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楚国长城修筑最早;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齐国长城修筑最早,甚至还有人认为就不存在有楚长城。认为齐国长城最早者援引古籍的记载:“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司马迁[1]史记》记载齐国最后一次修筑长城是齐宣王时期(公元前319---301年):“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齐州,千里余。”对于司马迁的记载后人认识是一致的,而对于《管子》一书的最早记载值得研究,因为此书并非管仲所著,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所以不足以证明管仲时期(?--前645年)齐国已修筑长城。

源頭探索

楚长城是对西南的史前城堡型防御工程的模拟、延续和演进。具体地说,在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江汉一带,已经出现中国考古上最早的城堡。确定的楚长城墙体30.51公里,被历代破坏而消失的楚长城墙体约25.37公里、山险81.34公里,共计137.22公里。 楚长城从《左传》的记载可以认定,从成王十六年(前656年)楚以长城拒齐,已有开始使用的记载,加之目前已经发现了数量很多、保存较好的遗址,历史和长城学界的记述也颇多,理清了楚长城的分布概况,因此可以说,楚长城是中国最早的一道长城,为中国的长城修建史找到了源头。

楚长城分布线路

此外,调查和发掘确定了方城县大关口和泌阳县象河关等楚长城关堡2个,叶县保安镇前古城、泌阳沙河店古城付庄古城等位于楚长城线上的城址3个。通过此次调查,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平顶山市叶县舞钢市南阳市方城县和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的楚长城分布线路。

同地段的楚长城特点是不一样的。叶县夏李乡高楼山以东及方城县杨楼乡的楚长城特点一致,即以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修筑的墙体为主。舞钢境内的楚长城则是山险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筑的墙体相结合,共同组成防御线。泌阳境内的楚长城则是以山险为主,以关堡或城址扼守古道、关口为主的防御形式。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與《史記》,中國文明,2020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