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楼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楼观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距古城西安70千米,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楼观镇东西宽约10千米,南北长约30千米,全镇总面积197.41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8°19′,北纬34°06′。楼观镇辖1个社区、32个行政村。总人口43234人(2017)。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54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6328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005万元。[1]

中文名: 楼观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地理位置: 渭河平原中部、秦岭北麓

面 积: 197.41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32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焦镇村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402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3234人(2017)

著名景点: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

机 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

车牌代码: 陕A

主要河流: 黑河、马岔河、就峪河

历史名人:老子

特 产: 猕猴桃

历史沿革

民国设焦镇,1949年为焦镇乡、就峪乡。1950年设楼观区,1958年改楼观公社,下设就峪等管理区。1967年分设就峪公社,1984年改楼观镇、就峪乡。1996年,楼观镇面积63.4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辖楼观镇居委会和东楼观、西楼观、塔峪、省村、鹿马、南寨子、北寨子、肖里、周一、姚村、团标、上三清、下三清、三家庄、董家园、军寨、送兵、新安、界尚、大玉、八家庄(八一)、焦镇、羊坡23个行政村;就峪乡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前黄池、后黄池、马岔、王母岭、前就峪、后就峪、前东明、后东明、延生观9个行政村。2001年12月,就峪乡并入楼观镇,辖焦镇、东楼、塔峪、鹿马、省村、大玉、界尚、送兵、新安、军寨、三家庄、羊坡、北寨、南寨、西楼、肖里、周一、团标、姚村、上三清、下三清、董家园、八一、前黄池、后黄池、马岔、前就峪、王母岭、后就峪、延生观、前东明、后东明32个行政村,259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2015年,楼观镇辖焦镇、东楼、塔峪、鹿马、省村、大玉、界尚、送兵、新安、军寨、三家庄、羊坡、北寨、南寨、西楼、肖里、周一、团标、姚村、上三清、下三清、董家园、八一、前黄池、后黄池、马岔、前就峪、王母岭、后就峪、延生观、前东明、后东明32个行政村,259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地焦镇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楼观镇东隔田峪河同集贤镇相邻,南依秦岭与陈河乡、王家河接壤,西以黑河为界与马召镇相望,北与司竹乡、终南镇毗邻,全镇东西宽约10千米,南北长约30千米,全镇总面积197.41平方千米。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8°19′,北纬34°06′。镇政府驻地焦镇村,距县城15千米。

地形地貌

楼观镇南部是浅山区,北部是渭河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南界四方台海拔2631米。地势平坦,为秦岭山前冲击型平原,土质以粘土和沙漠土为主,矿物质营养丰富。

气候

楼观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暖气团渐强,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天气炎热,暖湿气团凝云致雨,多雷暴,间有冰雹。秋季连阴多雨。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

水文

楼观镇有就峪河、田峪河、黑河、马岔河、黄池河、寒峪河穿境而过。

自然资源

楼观镇森林资源丰富,境内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中国最早批建的全国12个森林公园之一。2014年,楼观镇森林盖率达到50%,绿地率达到70%。2009年,楼观镇耕地面积5.8112万亩,经济林面积4.749万亩,竹林1600亩。

人口

2010年,楼观镇总人口5.34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145万人,非农业人口2325人。汉族为主。总人43234人(2017)。

经济

综述

2015年,楼观镇固定资产投资任务7亿元,招商引资5000万元,社会消费品任务1.875亿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任务2.6328亿元。

第一产业

楼观镇以猕猴桃、杂果为主导产业,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一村一品示范镇,周一村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09年,楼观镇沿山香椿有2680亩,板栗910亩,其它杂果3900亩,竹子1600亩。全镇人工栽植猕猴桃面积4.5万亩,占周至县总栽植面积的20%,挂果面积2.8万亩,年产商品果5万吨左右,鲜果销售收入达1.2亿元。全镇境内共兴建冷库305座,年贮存量2.3万吨,每年实现贮藏销售8000万元,组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协会6家,专门的销售人员200多人。2015年,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4.8万亩,年产量8万吨,产值4.7亿元。建设冷库605座,年存储317万吨,实现销售净收入9000多万元。2015年,楼观镇完成粮食产量9.2975万吨;蔬菜产量1204吨;水果产量1280吨;猪存栏1.226万头,猪出栏1.191万头;牛存栏1430头,牛出栏373头;羊存栏1530只,羊出栏660只;禽存栏9.1万只,禽出栏9.3万只;肉类产量1126吨,蛋类产量540吨;奶类产量1066吨。

第二产业

2014年,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6328亿元。

2015年,楼观镇有镇重点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8.16亿元。楼观乡村游项目,投资0.7亿元;楼观新镇安置小区建设项目,投资2亿元;陕西省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二期建设项目,投资0.7亿元。

第三产业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54亿元。

2015年,楼观镇劳务输出8015人,占全年任务的90%。并为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7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自主创业。

交通

肖司路、焦油路、终台路南北贯通;107省道、南环路、南七路横穿东西。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2015年,在楼观新镇确立了文化旅游集市,同时举办文化演出24场 。有23家自乐班、23家舞蹈队、7只管乐队。

2015年,全镇有高中一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1所,幼儿园12所。

卫生医疗

2015年,楼观镇由镇级卫生院2所,村级医疗点44家。

基础建设

2015年,楼观镇前东明村、塔峪村、延生观村、马岔村四村新农村建设总投资598.1万元,已完成硬化道路5.3775万平米,修建广场1940平方米,排水渠1.854万米,安装路灯60盏,改厕147户。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2个,县级生态示范村1个。在主要公路沿线投入人力286人次整治环境卫生。建设农村公路5千米,并在主要交通路段设立交通安全警示牌22处。对鹿马至焦镇黑惠渠支渠进行了整治,清理渠内垃圾36吨,渠上盖板300米。周一示范园区建设完成投资200万元,水泥硬化园区道路2千米,新打灌溉机井5眼,实施有机种植200亩,实施8S全程管理系统500亩。

社会保障

2015年,楼观镇全面完成低保户1009户3318人,城镇低保户40户63人,五保户61户62人的复审及建档工作。3295户贫困户,完成全镇2980户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完成移民搬迁70户227人。争取帮扶资金40万元,改善帮扶村办公环境、支持产业发展等。 2015年,春节期间救助受灾群众1351人,救助资金13.97万元,发放米、面、油150份。为低保户、贫困户办理大病救助136人次,救助资金38万元。实施危房改造150户,全面完成2015年度城乡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的征缴任务。全面完成了3230名高龄老人的年检工作,同时,对109人到龄老人的资料进行了上报。为60岁以上去世老人家属办理领取了丧葬费。对全镇的残疾人进行了核查,办理残疾证167人,为符合办理残疾人生活补贴的800名残疾人完善了资料;为2600名眼病残疾人患者进行了免费检查,并对筛查出白内障患者126人中56人免费做了复明手术。

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

军寨道情

军寨道情是关中道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唐代道教的教曲,起先宣传道教的教理、教义,并以宣传道教修身养性,改恶从善为宗旨,也就是道家所说的“点化”。道情是以“清、贤、高、载”四字为教义宣传。“清”是清静无为、“贤”是贤寿重德、“高”是高风亮节、“载”是宣传教义,大部分以道教故事为主,或以道教经典编成句乐,吸收民间歌谣,发展成为许多曲种,形式有立唱、坐唱,配有鱼鼓、尖板、云香板、撞铃等打击乐器。曲牌有《抱角袍》、《一枝花》、《呜夜啼》、《牧羊夫》、《五更调》、《雁儿舞》、《十三调》、《耍孩儿》、《梅花调》等48个,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一唱到底。板式有苦音塌板、连板、代板、慢板,唱腔优美绵淳,悦耳动听,道教音乐色彩浓厚,剧目有《卖道袍》、《渡林英》、《花亭渡母》、《八仙故事》、《孝母得金》、《状元及弟》、《三孝廉让产》、《吕蒙正赶斋》、《小姑贤》。在楼观地区,以军寨村道情为代表,故称军寨道情。

楼观锣鼓

楼观村村都有锣鼓队,鼓谱大同小异,以八卦太极鼓为基础,吸收了其宅鼓乐的打法,锣鼓队出发,由仪仗队引导,数十面彩色牙旗猎猎飘舞。锣鼓配有大鼓、中鼓、大镲、中镲、中锣等。鼓点紧促,流传鼓谱有《小沙锅》、《大沙锅》。

牛斗虎

牛斗虎是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产生于楼观镇八家庄,有五人表演,其中2人扮虎、2人扮牛、一人扮牧童。八家庄的牛斗虎有四大势、八小势、二十四个平阳势。老虎的扑、搜、望、趔、立、卧、坐、缩、滚、跳,虎虎有势。牛的望月、舔背、吃草、缩叉、挖耳等动作,顽皮可爱,表演紧张激烈。虎有虎威、牛有牛劲,表现了邪不压正、弱不惧强、勇于拼搏、战而能胜的思想内涵。

竹马

竹马是常见的民间舞蹈之一,楼观竹马最具代表的是鹿马竹马,舞时场上有8个竹马,马的前胸和臀部各点有蜡烛,跑起来不灭、不倒,竹马队形有白马分鬓、老龙缠树,四盏灯、钓花、蛇退壳、里摞城、外摞城。表演里摞城、外摞城时,领队者手中持8个约2丈长的细竹篾,另一端发至骑马者手中,4匹马顺时针跑,4匹马逆时针跑,8个竹篾不乱不散。

地游子

地游子是民间舞蹈,一般由六个姑娘表演,着长裙广袖古装,脚踠处套挂莲花彩圈,用细彩绳系腰,踏着轻柔和缓的音乐鼓点,缓行慢舞、碎步轻移、平稳轻盈,如莲花仙子水上漂,队前的领舞以纱扇、拂尘开道,变换队形,合唱民歌,欢快热闹。楼观地区的地游子以姚村为最名。

木偶戏

以前在楼观地区活动着几个木偶团,现在只剩下大玉、延生观两个剧团,在清朝时期,以泥塑为主,民国时期实心木雕演变至今镂空木雕,纸塑头型减轻、身型增大,依据形象、性格,设计成扁圆、胖瘦不同的形态,夸张生动、浪漫奇特、典型鲜明、比较写实,脸谱色彩鲜明、细腻,神情兼备,是上乘的工艺品,木偶表演唱腔以秦腔为主,表演者一手举木偶,牵动细绳、引动眼睛、边舞边唱,动作舒展洒脱、唱腔慷慨激昂、凝重苍郁,主要表演剧目《下河东》、《斩秦英》、《双宫诰》等。

皮影戏

皮灯影也称牛皮灯影、小戏,楼观镇只有西楼村的皮影戏部分演出,楼观皮影镂刻精巧,把牛、驴皮经过细制,施以阳刻、阴镂、细凿、粗截等手法,刻成人物、走兽、用具、摆设,经染色、罩运、熨平、连缀而成,都是精美的工艺品,极具收藏价值。唱腔主要是秦腔、弦板腔、道情,绝技有刀砍头落、马踢头飞,唱段有《花亭相会》、《下河东》、《进新府》、《唐王游地狱》、《抱火斗》等。

社火

社火是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民间艺术,也称“耍社火”,分为单马社火、对马社火、车社火、高台社火。主要扮演各种历史神话人物、戏剧人物、戏剧故事为主,焦镇村的社火是楼观镇的代表,多次受到表彰,特别是正西社的青器艳光、正东社的血社火,各俱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芯子

芯子是社火中的高雅艺术,在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大拇指粗的钢筋,约2米,用彩色纸作成造型,表演出将4—10岁的儿童,绑扎其上,站在顶端,场面惊、险、巧、奇。

秦绣

秦绣源于西周,振兴于今,是秦绣的产地之一,主要分手工绣品和机制绣品两大类。楼观多为手工绣品,主要针法为平针、齐针,绣品有门帘、床帏、被面、枕套、裙袄、凤冠霞披、老虎枕、绣花帽、香包等。

剪纸

楼观剪纸构图丰满完整,布局讲究,有主有从,有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包含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具有古朴的民间风格,主要形式有:窗花、床帏花、门画、挂帘、枕花、鞋花、双喜花等形式多样,有花鸟、飞禽、走兽、神话人物、传说故事,楼观镇鹿马村的吕孔雀和新安村的魏鲜丽的剪纸作品于1989年赴法国“东方艺术节”获三等奖。

视频

楼观文化景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