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榔坪镇隶属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北邻秭归县,西接恩施州巴东县,东靠贺家坪镇,南与资丘镇接壤,素有“宜昌西大门”之称。

榔坪镇国土面积531.3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38135人(2017年)。2011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558亿元。

榔坪镇是中国重要的药用木瓜产地和中国合作医疗发祥地,先后获得“全国药用木瓜之乡”、“中国高山蔬菜起源地”、”中国长阳山歌之乡”等荣誉称号。[1]

中文名称: 榔坪镇

外文名称: Langping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下辖地区: 榔坪等12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榔坪镇榔坪街

电话区号: 0717

邮政区码: 443522

地理位置: 长阳县西北边陲

面 积: 531.3平方公里

人 口: 38135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鄂E

目录

历史沿革

清初,葬于此地的中卫将军秦时禄的两个儿子有两处豪宅,以宅基地分为上朗亭和下朗亭,后来村庄被洪水冲毁,以长有榔树将下朗亭改为榔坪,上朗亭改为上榔坪。“榔坪”因此得名。

明朝时,属安宁乡;清末,江西的湖北黄陂、沙市、宜昌等外商相继来此经商、定居,乃逐渐形成一个小集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7年)后,曾为榔茶乡公所机关驻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榔坪改为榔茶乡。

1949年7月将榔坪改为第七区。

1951年8月,榔坪改为第九区。

1958年8月,成立榔坪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改为榔坪区。

1987年9月,榔坪镇正式成立。

2001年1月,榔坪镇与原乐园乡合并为榔坪镇,属长阳县辖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榔坪镇辖榔坪村、社坪村、茶园村、关口垭村、梓榔坪村、马坪村、长丰村、文家坪村、秀峰桥村、八角庙村、沙地村、乐园村等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榔坪镇榔坪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榔坪镇地处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边界,东接贺家坪镇,南与资丘和渔峡口两镇接界,西接恩施州巴东县,北邻秭归;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9.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24公里,版图总面积531.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0°26′~110°39′,北纬30°34′~30°46′。

榔坪镇地处武陵山东部余脉,全镇海拔落差大,高山、次高山、低山并存,地势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特点。

气候

榔坪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大陆性明显,夏热潮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因地处山区,故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榔坪镇辖区总人口4013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00人;总人口中,男性21317人,占53.11%;女性18822人,占46.89%;14岁以下4668人,15~64岁29369人,65岁以上4853人;总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人口出生率7.63‰,人口死亡率6.73‰。

截至2017年,该镇常住人口38135人(2017年)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榔坪镇主要植物有珙桐、水杉、银杏、木瓜、黄柏、厚朴、大力子、天麻、茶树、核桃树、板栗树、白果树、五倍子。

矿产资源

榔坪镇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铁、锰、大理石、石英砂、高岭土等,其中煤炭储量约1千万吨,至2011年已开发的有赵菇垭煤矿和白果坪煤矿,位于该镇茶园村。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榔坪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558亿元,旅游总收入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

第一产业

2011年,榔坪镇耕地面积7.4085万亩,林地面积1.48万亩,实现农业总产值2.3498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全年生产粮食882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886亩,产量723吨,其中花生84吨,芝麻6吨。蔬菜种植面积75683亩,产量93896吨,主要品种有白菜、番茄,其中白菜29069吨,番茄19964吨。畜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生猪年末存栏60803头;牛年末存栏3011头;家禽饲养量2.9万羽;禽蛋504.98吨;畜牧业总产值2.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2%。

第二产业

2011年,榔坪镇初步形成了以水电资源、矿山资源开山开发为主的

工业体系,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060万元,比2010年增加2.0%;500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家,职工0.4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比2010增加2.1%。

第三产业

2011年,榔坪镇共有商业网点320个,从业人员1100人;宾馆、旅社、招待所25家,床位400张;年接待国内游客1万人次,收入0.2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50%和60%;旅游总收入0.2亿元,比2010年增长70%。2012年3月,该镇的“中国榔坪木瓜花海景区”宣告成立,正式对外售卖门票。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榔坪镇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万小时;有邮政网点239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80公里,投递点30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00门,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移动电话用户4000户,互联网端口总数880个;镇区道路总长1.8公里,人均拥有道路40米;桥梁3座,总长度280米;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0公里,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榔坪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会员30个,其中团体会员30个,个人会员5个,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10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个,演职人员50人,年演出280场次,观众达8400人次;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150场次,观众达35000人次;文化馆(站)1个,建筑面积625.8平方米,藏书1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8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10%,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榔坪镇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400人,专任教师25人;小学8所,在校生1801人,专任教师1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83人,专任教师9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教育经费达1558.7664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493.6531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榔坪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个,其中卫生院1所,中心卫生室12个,村卫生室分室33个,医务室2个,个体诊所3个;病床8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8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0.12亿元;专业卫生人员67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9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万人次,住院手术171台次,出院病人2200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榔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1户,人数331人,支出551625元,月人均139元,城市医疗救助7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1人次,共支出14331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61户,人数3772人,支出2423676元,月人均53.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3人,支出174300元,比2010年增长2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8人,支出140800元,比2010年增长23%;农村医疗救助22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72人次,共支出188600元,农村临时救济369人次,支出48540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9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3.7万元,比2010年增长9%;新增就业人员180人,有4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人。

交通

榔坪镇境内有宜万铁路贯穿,境内长29公里,为幅线双轨;沪蓉高速公路过境,其中沪蓉高速公路境内长21.7公里,为双向四车道,有榔坪1个出口,通往沪蓉;有县乡 (镇)级公路9条,总长159.9公里。

旅游景点

榔坪木瓜花都景区

榔坪木瓜花都景区位于榔坪镇关口垭村318国道一侧,是中国第一个以野木瓜花为背景的旅游区。景区有连片野生花木瓜树3200多亩。盛花时节,木瓜花竞相开放,把群山染成红色,间有油菜黄花、梨树白花。木瓜树枝条怪虬,花似海棠,每朵木瓜花虽、只有拇指大小,却开得极为张扬,花朵从树兜开到树顶,满身的花朵,密集度超过梅花。每年春天,榔坪镇400多万株木瓜树花开成海,是观赏的最佳时节。

渔泉硝洞

榔坪镇有一个钟乳石密布的奇妙溶洞,被当地人称为硝洞,洞内有各种兽形怪石、珊瑚状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塔数以千计;鹅管、石珍珠以百万计;地上随处可见石盆、球桩和连片“梯田”。硝洞是典型的复式结构,共分为上、中、下3层,硝洞居中层,往下有水洞,深不可测,能行走的有300米;上洞也是一个钟乳石密集的洞道,长度与中洞硝相等;洞穴底部较为平缓,行走方便。洞穴空间宽敞,最阔处能容千人聚会,最高处约20多米。

视频

恩施地心谷至宜昌,路过长阳县榔坪镇,一个默默无闻低调的小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