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樵舍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樵舍镇隶属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地处新建区城区东北部,东与联圩镇隔赣江相望,东南与南昌县相邻,南连乐化镇,西北邻金桥乡,北接象山镇。 区域总面积101.0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樵舍镇辖区户籍人口为43168人。

春秋时期,属吴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始属新建县,1994年3月,乡改镇。 截至2020年6月,樵舍镇辖2个社区、20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 镇人民政府驻樵舍街。

截至2019年末,樵舍镇有工业企业39个,其中规模以上有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24个。[1]

历史沿革

1950年属樵舍、三合等乡,1958年设樵舍、三合2公社,1969年合并为樵舍公社,1984年建乡,1994年建 镇。1997年,面积76.6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樵舍街居委会及樵舍、姚坊、环湖、里湖、永建、永强、建新、友谊、建设、雪坊、常丰、青联、连环、蔓湖、峰桥、巩固、波汾、塘头、朱坊19个行政村。 2001年11月15日,撤销七里岗镇,划归樵舍镇(赣民字[2001]520号批复)。

附:七里岗镇[Qiligang]是镇场合一单位。位于长堎镇东北,东濒赣江。南(昌)樵(舍)公路横贯全境。 1958年成立七里岗垦殖场,1969年改七里岗公社,1984年称乡,1988年建镇。1997年,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七里岗居委会及枫树、枫杨、黄堂、坝上、南坊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七里岗街,距市区中心30千米。2001年撤销七里岗镇,划归樵舍镇。

地理位置

樵舍镇位于长堎镇东北。面积110.7平方公里,人口37215人。镇政府驻樵舍街,距市区中心35千米。南(昌)樵(舍)公路直达南昌。

经济建设

2010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7540万元,年增幅率10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6万元,年增长率16%;财政收入完成7639.1万元,年增长率59.1%;农民年人均收入6770元,年增长率16%;工业增加值19050万元,年增长率27%;农业增加值17500万元,年增长率11%;在岗职工年均工资30650元,年增长率6.1%。

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稳定,更离不开领导为民服务的责任心。我们新一届政府班子在镇党委坚强领导下,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将领导干部工作责任与创新工作方法串联起来,实行AB责任岗位,避免了单一领导管理和脱档现象的出现,确保事事有人管,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关系,人民群众对政府满意程度大大提升。

2010年投资54万元,打造了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和水上案件速裁法庭,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与村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工作新格局,极大提高了矛盾纠纷的调处效率,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局面。便民惠民服务中心,立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廉洁奉公为己任,获得人民群众的赞许。

充分利用标语、宣传单、宣传栏等工具,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婚育新风"等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群众树立新型生育观念。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抓好计划外生育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做到先干部后群众,共完成"四术"任务626例,其中结扎221例(纯女户24例)、上环382例、人流8例、引产15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做好流动人口的发证、验证和计划生育合同签订工作,查处"两非"案件2例,上报2例"非诉"案件。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新生儿男女比例,实现了人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镇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稳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先行先试策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基地战略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打沿江工业带品牌。超额完成招商引资3.8亿元。并有方大特钢、东方科技、长运物流园等10个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我镇积极响应中央决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朱坊新村、坝上泉塘新村成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亮点,并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镇里还投资了80余万元,新建自来水净化设施,投资35万元改造了樵舍新村下水道,投资了20万元对集镇及市场进行了美化、绿化和亮化,投资了7万元购置洒水车;组建了12人的控违拆违监管队伍,实行全天候巡查,农民建房规范有序,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内未出现一例违章建筑。全镇完成改水、改厕410户,植树绿化2万平方米,拆除旧建筑32间,清运垃圾3200余吨。人民群众逐步向"走平坦路、喝安全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做文明人"的新生活迈进。

"一村一品"

樵舍镇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个体经济产值、人均纯收入五项经济指标均逐年增长,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1949万元,财政收入14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集镇建设方面,樵舍街与七里岗街,形成了以两个集镇为经济、文化、社交、贸易中心,并逐步沿着两集镇连线发展的新格局。供电供水更加充足与完备,移动通讯、程控电话、宽带互联网遍及全镇。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全民创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该镇江西金菱差速器制造有限公司,从小到大,历尽风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量取胜,在乡镇企业发展红土地上脱颖而出,该厂生产的车速器畅销全国,被评为江西著名商标,为该镇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而樵舍林场又成为为该镇农业产业化方面一朵厅葩,该场有2000亩花卉苗木基地,走进基地,仿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挺拔樟树园,婀娜含笑园,飘香桂花园,诱人果园,争奇斗艳,使人流连忘返。"一村一品"竞相绽放,先后涌现出塘头村大棚蔬菜基地、坝上村养奶牛、里湖村养猪、渔业村网箱养鱼,它将成为为该镇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示范基地。

环境带动经济建设

樵舍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有广阔的山地和水面资源,土地肥沃,水质清澈,是种植绿色食品和养殖特种水产以及投资办厂最佳选择。该场土地属国有征用十分方便,七里岗垦殖场有近7000亩土地可供开发,该场土地属国有,征用十分方便。七里岗创业工业基地就坐落于七里岗,可提供1200亩土地供投资商办厂兴业。江西新昌发电厂、昌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属国家两个重点工程均落户为该镇,国内200强企业中国海螺水泥集团公司与该镇正式签订了办厂合同,至2008年,已有近20家外资企业先后落户该镇。

农业

农业是樵舍镇基础产业,全镇耕地面积31290亩,水田以种水稻为主,粮食年总产量13416吨,旱地以种经济作物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全方位转变,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以镇林场为示范基地,种植百合、葛滕辐射全镇及周边乡镇,单百合收入就达1000万元。收入高的农户有70多万元。2004年计划种植百合5000亩,葛滕2500亩。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全镇水面6366亩,其中4000亩上池湖水产场为特种水产养殖。养殖虾、鱼、鳖、蟹等,年水产起水量3100吨。个体禽畜养殖发展较快。

工业

在发展乡镇企业工作中,主要立足本地资源,拓宽外向渠道,以提高乡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至2008年,已有个体私营企业600余家,租赁企业8家。江西金菱有限公司是该镇的龙头企业,该厂发明的农田车辆"差速器"获得国家专利产品,产品销往十多个省市,供不应求。实现利润1450万元,上缴国家税收149.6万元。镇企管站被评为市发展乡镇企业的优胜单位,江西金菱有限公司荣获省乡镇企业文明单位和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示范单位。

社会事业

2005年来,该镇建设发展较快。镇投资180万元,完成镇区主要街道路面硬化,并在街区中心安装高架照明灯。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对街道陈旧电网进行改造,彻底改变了供电不足现象,兴建了一栋三层中学实验教学大楼,增建了一所樵舍第二小学;扩建了樵舍卫生院住院部,添置了高科技医疗设备;开通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目标;筹资125万元,正在兴建一座日供水量2000吨的自来水站,确保全体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投资26万余元的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以文明、健康、向上精神,引导全镇人民争做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古老的城镇,淳朴的人民,在建设家园奔向新世纪的里程中,将敞开热情双臂,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携手合作,互惠互利,共创美好未来。樵舍镇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村容镇貌得到了有效整治,全镇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成效喜人;投资500万元建设的新七里岗农贸市场成为新建县乡镇级农贸市场的"样板工程",已发挥了它的整体功能,极大激活了七里岗及周边村民的农副产品交易,繁荣了七里岗商贸市场。同时,樵舍镇还投资60万元对七里岗街道进行了美化、亮化,铺设了双向人行彩色道板1.5公里,安装路灯41盏、兴建了一个居民休闲广场,实现了100%自然村通水泥公路。教育方面,投资了460多万元,兴建和改造樵舍一小、枫杨小学、永建希望小学等9所小学。永建希望小学投入使用,塘头小学、常丰小学、峰桥小学、樵舍一小改造完成。樵舍镇五保老人供养、残疾人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农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和特困居民低保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樵舍镇纳入低保保障对象448户,支出保障金106万元,发放优抚和社会保障金15万元。解决了农村160人五保户(孤儿)的基本生活问题,并投资30万元新建了七里岗敬老院。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救助人员千余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0万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容镇貌得到了有效整治,2007年已有9个自然村进行了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全镇共有1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显特色,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大为改观,现有四个示范村用上了自来水,将有限资金用在了刀刃上,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并荣获江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七里岗新农贸市场建成后,通过政府管理,群众参与,秩序井然,市场繁荣,已发挥了它的整体功能作用,人气大增,激活了七里岗及周边村民的农副产品交易,繁荣了七里岗商贸市场;2007年兴建的300只沼气池,200座改厕工程,已全面通过了上级验收合格。并受到了上级好评;2007年新修村级公路20公里,全镇已完成公路路面硬化18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网络;村级办公场所进一步得到改善,2007年已有南坊、青联、永强三个村兴建了办公场所,到2007年底为止全镇已有11个行政村兴建了新的办公场所。

昌北国际机场建设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也是该镇全镇人民的一件大事,昌北国际机场建设,得到了全镇人民支持,尤其是周边村干部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昌北国际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如期得到了落实,村民房屋丈量,村民拆迁登记,安置点确定,樵坎公路改道规划建设等逐步得到了落实和正在实施之中。

2007年来,该镇计划生育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做到公平、公正、依法行政,针对育龄夫妻外出打工违纪超生现象,使在家对象攀比、扯皮现象相当严重,一度阻碍计划生育工作措施落实。2007年始,全镇开展了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活动。并以此工作为重点,组织镇村干部学习宣传《江西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并邀请县法院领导同志莅临大会指导与授课,使广大干部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在群众中广泛宣传,震动力很大,效果非常好。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活动,开展了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非法行为。2007年,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27.3万元。实施结扎107例,上环365例,人流引产55例,落实节育措施及时率达到100%,环孕检达95%以上,计划生育率达到92.13%,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35‰以内。2007年荣获县构建和谐人口环境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关爱女孩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镇

文教部门着力夯实"双基"教育基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显著,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多万元,兴建了樵舍二中学生公寓、坝上小学、青联小学教学楼,"三改"工程已完成申报。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一中、二中、一小、二小已安装电脑多媒体教育,中学、中心小学已连通宽带终端,搭建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了花园式学校创建活动,为樵舍一小投资60多万元,搞好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凸显了校园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春季学期为全镇中小学生减免学杂费40多万元,为困难家庭学生减免课本费和住宿费,及时发放生均公用经费,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对学生的关怀。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教育有了明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卫生部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面向群众,服务于百姓,心系患者,倡导文明医德医风。卫生防疫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开展了送医下乡,为群众免费检查服务活动,加强了对结核病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升了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

2007年该镇五保老人供养、残疾人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农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和特困居民低保工作进一步得到了落实,全镇共纳入低保保障对象472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年支出保障金86万元,2006年7月实行了农村低保493户农户得到生活保障,年发放低保金38万元,发放优抚和社会保障金15万元,参战的六类人员共16人已纳入定期补助。解决了农村190人五保户(孤儿)纳入低保,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及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共发放了61.2万元,救助人员千余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50万元。残疾人员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发展目标

2007年至2011年,是樵舍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镇域经济竞争力,大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昌北国际机场扩建,拉大了城市框架,新昌电厂的兴建将为该镇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发展规模有新的突破。到2011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15600万元,年均增长15 %;财政收入1500万元,年平均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年均增加500元,招商引资累计达15000万元以上。

--工业化进程有新的推进。做大做强七里岗创业工业基地,力争引进1-2个全国500强企业落户,同时,进一步扶持以江西金菱公司为龙头的个私民营企业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完善。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体系。

--民生保障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安全稳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达到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35‰以内。

--法治环境更加优化。全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相关制度更加完善,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取得实效,法治监督机制更加健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和依法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

--行政体制改革更加深化。行政组织体系结构合理,权责明晰,人员精干,工作协调,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上来,行政效率明显提高[4]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