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桥头糖厂

桥头糖厂
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

桥头糖厂旧称为“桥仔头糖厂”,创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被列为县定古迹,现名为高雄糖厂,是台湾第一座现代化机械式制糖工厂,创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被列为县定古迹,制糖厂、防空洞、日式木屋、防空洞、红砖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回廊与连续拱门仿自欧洲建筑风格。

目录

简介

台糖高雄厂,旧称桥仔头制糖所,为台湾第一座现代化制糖厂。原隶属于台湾制糖株式会社。[1]又称桥头糖厂、桥仔头糖厂,现为高雄市定第三级古迹

现况

2002年9月经高雄县政府公告为县定古迹,至今制糖厂、日式木屋、防空洞、红砖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糖厂也转型成为休闲观光产业,台糖公司于2006年厂区已整建为台湾糖业博物馆。将原制糖工厂行政区及办公区规划为台湾糖业博物馆为高雄糖业文化园区展示馆。另有冰品休憩区与进驻艺术创作区。

导览

桥头糖场园内,绝对不能错过的就是它著名的红豆酵母冰,甜甜红豆味中带著淡淡酵母味道,再以桥头糖厂的糖业历史佐味,尝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全区依主题规画整建了不少休憩场所,附近还有凤梨园及花卉中心可顺道一游。

馆内设施: 糖业文化主题馆、制糖工厂设备实体展示馆、制糖流程馆与农场机具展示场。 假日有行驶观光五分仔车─桥头线,桥头糖厂五分车起站高捷桥头糖厂站3号出口旁,终点为高雄花卉农园中心,行车时间约12分钟,途中经过凤梨园与著名的仿三铁共构(台铁、高捷、大台糖小火车)。 馆外设施: 铁道景观、日式建筑群、瑞竹园、蔗田迷官、向日葵花田、雨豆树剧场、自行车服务、五分车体验、由旧戏院改建的冰品贩卖部与各种由糖厂废弃设备再生的装置艺术群。

台湾糖业博物馆由台湾糖业公司[2]高雄区处经营管理,高雄区处辖区包括原旗山糖厂、高雄营运处等区域。 现时桥仔头糖厂分为两个厂区,一为原制糖工厂行政区,现已整建为台湾糖业博物馆,另一部份为冰品休憩区与艺术创作区。

沿革

台糖高雄厂,又称桥头糖厂、桥仔头糖厂,旧称桥仔头制糖所

1900年台湾制糖株式会社设立。并开始勘查、择址。

1901年 2月动工兴建,11月第一制糖所完工

1902年 1月15日第一制糖所正式运转

1905年 开始扩建宿舍群

1908年 第二制糖所成立

1911年 扩建完毕

1931年 兴建神社,取代传统观音信仰

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栋建筑物被炸毁

1960年代 神社改建为中山堂

1970年代 因国际糖价下跌,停止厂内建设营造

1999年 7月桥头糖厂正式停工

2001年 社区地方人士成立糖厂艺术村[3]进驻

2002年 9月高雄县政府将桥头糖厂指定为县定古迹

2006年 台糖公司将桥头糖厂规划成立为糖业博物馆

2008年 白屋进驻原日式招待所空间

2010年 十鼓文化[4]园区进驻

建筑

社宅事务所 模仿荷兰在东南亚殖民地的建筑,采地上架高结构以利通风,回廊和连续拱门造型则是欧洲传统建筑的移植。 建于1901年,结构融合了木造(屋架、基桩)、砖砌(墙身)、钢筋混凝土(观景台四柱),是台湾建筑史上重要的工程。 建于1901年,前方原是一片空地,乃是日本武装部队的练兵场。建筑风格同社宅事务所,为仿荷兰在东南亚殖民地建筑,样采地上价高结构、回廊及连续拱门造型。

宿舍区 1940年(昭和15年)建造,做为当时厂长居住之宿舍。厂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宿舍建筑,形式为木造瓦顶平房,有前庭后院,建筑形式保留完整。1955年为因应起居需求,内部格局略有改变。

黑观音像 1902年,铃木藤三郎社长立此雕像,主要是体恤远离故乡且生命受到“抗日份子”威胁的日本技术人员,同时也希望借此拉近台湾农民对制糖会社的向心力。经考证,此观音像系仿日本奈良药师寺东院堂圣观音像(约铸造于1902年)是同一风格的作品,为日本佛像雕塑史上的代表作。当初铃木社长铸造四尊观世音菩萨佛像,一尊祀立高雄桥仔头糖厂,一尊祀立于铃木社长的故乡镰仓别墅,一尊祀立铃木社长森町的龙山住宅,一尊祀立东京深川日本制糖厂本部,具有不菲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