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檀祗[zhī](369-419年),字恭叔,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南朝宋将领,东晋左将军檀韶次弟,名将檀道济之兄。[1]

  • 秉性矜豪,粗莽好武。随从孙无终镇压孙恩起义,跟随刘裕荡平桓玄之乱,累迁宁朔将军、中书侍郎,封西昌县侯。
  • 斩杀苻宏于湘东,官至辅国将军、青州刺史、广陵相,长期驻守广陵,进号右将军。
  • 刘裕册封宋公后,以为领军将军、散骑常侍。 [2]
  • 元熙元年(419年),去世,享年五十一。追赠散骑常侍、抚军将军,谥号为威。

目录

基本信息

姓名    檀祗  
字号    恭叔      
谥号    威侯  
爵位    西昌县侯     
追赠    散骑常侍、抚军将军      
出生地   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
出生时间  369年   
去世时间   419年 
所处时代   南朝刘宋   
主要成就   从平孙恩之乱 桓玄之乱 杀死苻宏     

人物生平

檀祗(zhi)兄弟世居京口,因年幼丧父,都由堂叔檀凭之抚养成人。[2]年轻时,成为北府军将领、辅国将军孙无终的参军,随其讨平孙恩之乱,屡有战功,转任龙骧将军王诞的参军。元兴三年(404年),跟随刘裕讨伐桓玄,并随其攻克京口,为建武将军府参军。刘裕进攻建康,在罗落桥与桓玄军队大战,叔父檀凭之战死。檀祗接管檀凭之所领军队。随后,刘裕攻取建康,桓玄弃城西走江州。晋安帝以刘裕为镇军将军、徐州刺史。刘裕以檀祗为镇军将军参军,加号振武将军,随同刘道规率兵追杀桓玄残部。

义熙元年(405年),刘道规击溃盘据江陵的桓振等,迎接晋安帝回到建康。当时,桓道儿等人活跃于涢水、沔水一带,派檀祗全部平定,转龙骧将军、秦郡太守、北陈留内史。后来,桓亮、苻宏等桓楚残余势力,在湘州起事,杀害官吏。檀祗领兵讨伐,杀死苻宏于湘东。不久,檀祗接替庾悦为武陵内史,加号宁朔将军,封西昌县侯,食邑千户。[1]

义熙五年(409年),檀祗入为中书侍郎。六年,卢循率众进攻建康,檀祗作为辅国将军,领兵屯于西明门外作防守。不久,卢循西退。檀祗原本率兵支援江陵,因病而没有成行。义熙八年(412年),檀祗转任右卫将军,出为辅国将军、宣城内史,转督江北淮南军郡事、青州刺史、广陵相,进号征虏将军。义熙十年(414年),反对刘裕专政的司马国璠兄弟在北徐州边界聚众,并率领数百人偷偷渡过淮河,乘着夜色阴暗,成功潜入广陵城中,大呼直取官署。檀祗闻讯惊起,正要出门迎敌,但因中箭受伤而退还。檀祗于是下令打五更鼓声,骗对方快要天亮而逼走他们。司马国璠听到鼓声果然中计。檀祗部众趁势追击,共杀了百多人,降号建武将军。次年,檀祗进号右将军。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进封宋公,以十郡建宋国,诏命檀祗当宋国的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不过,檀祗性格倨傲豪纵,喜欢在地方上放纵无拘。对于进入宋国任职甚为不快,郁郁生病,而且放弃治疗。不久,在广陵病死,享年五十一岁。追赠散骑常侍、抚军将军,谥为威侯。

史籍记载

  • 《宋书·檀祗传》[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