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次坞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次坞本作茨坞。因当地有山名茨峰,早年坞中多生荆茨而得名。次坞镇东邻浦阳,南接应店街镇,西连富阳,北界杭州,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杭金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03省道复线贯穿全镇。[1]

概况

诸暨市辖镇。位于市境北部。面积97.2平方千米,人口39648人(2017年)。辖新街1个居民区和白马新村、次坞新、大桥、大塘、大院里、道林山、古竹院、红旗、凰桐、里亭、吕家、上连、沈河、石马坞、汪阮家坞、吴高坞、溪埭、新回头、新民、新徐坞杨、义源、珠桥22个行政村。

沿革

次坞,本作茨坞。因当地有山名茨峰,早年坞中多生荆茨而得名。1956年为上烽乡,1958年属旭光公社,1961年析置上峰公社,1983年改上峰乡,1986年建镇。1996年,面积93.1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辖次坞、大院里、姜家坞、古竹院、大塘、上河、石马坞、徐坞杨、溪埭、大桥、红马坞、凰桐、吴高坞等52个行政村和新街1个居民区。1999年末辖1居52村(3个管理处),人口39034人,面积93.06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39103人,面积97.2平方千米;2001年末人口39103人,2002年末人口38722人,2003年末人口38568人。

2005年末面积97.2平方千米,人口3.85万人,辖新街1个居民区和次坞、新岭、大塘、上蒋、新庵桥大院里姜家坞、虎啸、古竹院、下河、上河、石马坞、上俞、沈坞、徐坞杨、里徐、百步街、择坞、溪埭、岭下、便堰滩、平阳地、丁桥头、珠家坞、桐树坞、大村、上后、凤头、西湖口、大桥、明庄、阮家坞、汪董、赵公、黄泥、红马坞、双堰头、香山、新岭脚、楼家桥、里蒋坞、珊堂、何家山、民联、新河、三环、凰桐、下陈坞、柴家、庙前、荪溪坞、吴高坞5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育才路。

地理

次坞镇隶属于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镇域面积97.2平方公里,辖3个管理处,2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39648人(2017年)。

全年生产总值13.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6亿元,第二产业9.77亿元,第三产业2.31亿元,财政收入5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96元。次坞镇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五十强、绍兴市三十强和诸暨市十强.先后被评为省星火示范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累获省绿色小城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东海明珠”等殊荣,被列为诸暨市六大组群中心之一。

自然条件

次坞镇地形变化大,土壤类型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1350-1450mm,年平均气温为15.6-16.2℃,生物资源丰富。有林地8万亩,耕地2.6万亩,其中水田2.3万亩,耕地0.3万亩。[2]

经济状况

2006年生产总值13.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6亿元,第二产业9.77亿元,第三产业2.31亿元,财政收入5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96元。

工业

次坞镇围绕"内外并举促发展,上下联动保稳定"的总体目标,以“北引萧山,东接店口”为主要方针,引进外来企业35家,切实加强工业经济建设。全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80.78亿元,技改投入6.9亿元,自营出口2670万美元,财政收入5500万元。

包装、建材(以石灰、水泥为主),化工(灭蚊产品)、纺织、服装等为其支柱产业,截至2006年底,有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诸暨市规模企业7家。

纸箱包装是诸暨的十大块状经济之一。全镇有纸箱包装印刷企业近60家。拥有美国蓝斯顿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以3.5.7层纸板和纸箱为主导产品,上峰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一类瓦楞纸箱生产基地、浙江出口商品包装定点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全国优秀包装企业和省"五个一批"重点企业。

黑猫神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盘式蚊香生产基地,还从事卫生巾和气雾剂的生产和销售。

水泥、石灰是次坞的特产。主要源于其石灰岩分布广,石煤、石灰资源丰富这一优势。2006年,上峰水泥有限公司新增4.5MW2.5MW汽轮机组各1台、余热锅炉4台,利用余热形成年发电7MW的技改项目已竣工投产。

次坞的工业园区分次坞和大桥两区。截至2006年底,次坞集聚区建设已基本完成,大桥集聚区建设也已全面启动。

农业

次坞镇遵循"依托高速公路,满足城市需求"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粮经结构比为6:4,并正在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格局,已建成综合型现代化农业园区1个,计2800亩;以珍珠、蟹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4200亩;蔬菜基地950亩;名特优水果基地1500亩;年出栏畜、禽达30万头(羽),且农业生产条件日臻改善。亩均农机动力达1.0千瓦,旱涝保收率达9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现代城市农业体系正在迅速形成。

社会事业

公用设施不断完善,相继投入3000万元,新建了次坞溪标准堤、秀松公园、停车场、次坞镇中、新农贸市场、自来水厂等工程,对老街进行拆迁,修建花坛和草坪,并相继拓宽延长了邮电路、滨江路、次大路。三星级酒店、宏盛房产、上峰房产已积极筹建。

全镇有各类学校14所,教师184人,在校学生4776人,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被命名为浙江省教育强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来水饮用全面普及,户户安装有线电视。群众文化蓬勃开展,有健美操、腰鼓队、秧歌队等业余文体队伍5支。卫生保健全面落实,医疗事业得到发展,有中心卫生院1家,公共卫生功能进一步健全。民政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线对象得以落实。

次坞镇历史悠久,民风淳厚,人才辈出,集镇新楼林立,长10公里的次坞溪穿镇面过,显示了绿色掩映,小桥流水的自然风光。[3]

所获荣誉

次坞镇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五十强、绍兴市三十强和诸暨市十强,先后被评为省星火示范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累获省绿色小城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东海明珠”等殊荣,被列为诸暨市六大组群中心之一。

旅游资源

2005年以来,次坞镇根据境内自然资源特色,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并将休闲旅游与红色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次坞镇地处诸暨市北部最边缘,与杭州、萧山接壤,有着较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红色旅游和特色产业是该镇的主要休闲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结束后,该镇党委、政府根据现有资源优势和特色,因势利导,提出了将三大资源优势有机整合,连成一线,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加以实施。中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俞秀松烈士就出生在该镇溪埭村。坐落在溪埭村的俞秀松烈士陵园是浙江省德育基地、绍兴市十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来自各地的参观者5000余人次。为给参观者以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该镇拔出专项资金对俞秀松故居进行修缮,配备了专职讲解员和管理人员,完善了配套设施,提高了服务质量。郑国艺在2003年创办的金大地龟鳖养殖基地,是该镇最大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养殖除虾以外的10余种特种水产品,自创办以来,该镇就对基地发展的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扶持,如今该基地的面积已发展到1200多亩,覆盖凰桐、山湾、何坑等五个行政村,丰富的水产品种、可随时采摘烹饪的农家菜肴,吸引了来自市区,更多的是来自店口、杭州、萧山等地客户上门消费,效益可观。俞贵云等三人承包经营次坞镇一个300多亩面积的农业基地,进行品种改良,种上了黑李、葡萄、水蜜桃等优良品种,经过科学管理,使各类水果每年都有较高的坐果率,再加上营销手段得法,吸引了众多客户自行上门采摘,2005年桃子旺季,别人的桃子卖一元钱三斤,而他们却卖到一元钱一斤,土地产出率比别人高出三倍有余。

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加上农户的热情参与,使次坞镇的红色旅游和休闲旅游取得了发展两相宜的良好局面。到次坞的游客在一天的时间里既可到俞秀松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能到水果基地采时鲜水果,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娱乐、品农家菜肴,传统教育与休闲娱乐两不误。[4]

行政区划

次坞镇义源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592户,人口1824人,党员人数51人,区域面积3.52平方公里,水稻967亩,旱地142亩。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8家,经济总收入3080.5万元,村可支配收入31.32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每年以7%速度递增。

珠桥村

次坞镇珠桥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411户,人口1351人,党员干部43人,团员50人,水稻面积686亩,山林3474亩。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5家,包装和纺机为主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80万元,村人均收入11283元,村级集体收入15万元。珠桥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先进治单位,曾被评为绍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化村。

上连村

次坞镇上连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598户,人口1873人。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8家,经济总收入31805万元,村可支配收入26.5万元,人均收入10540元。

新民村

新民村距次坞镇8公里,全村共有1207人,373户,区域面积2.83平方公里,水田1249亩,旱地98亩,山林1331亩,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20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9.93亿元,人均纯收入11014元。

大塘村

距次坞镇中心2公里,全村共有1341人,411户,36名党员,区域面积1.63平方公里,水田643亩,旱地103亩,山林1915亩。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20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5.03亿元,人均纯收入11021元。

新徐坞杨村

镇东南部,毗邻应店街镇,由百步,徐坞杨,里徐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5公里,全村共有2285人,805户,81名党员,区域面积7.13平方公里,水田935亩,旱地180亩,山块7500亩,矿山业是支柱,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20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8.03亿元,人均纯收入11783元。2006年以来,农村被评为先进村委会,五好基层党组织,兵役工作适进集体.

红旗村

次坞镇红旗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483户,人口1424人,党员干部45人,团员45人,水稻面积776亩,山林3541亩。全村现有个私企业30家,包装和纺机为主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20万元,村人均收入13046元,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红旗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先进治单位,曾被评为绍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化村。

沈河村

沈河村距次坞镇4公里,全村共有1493人,439户,区域面积5.02平方公里,水田669亩,旱地65亩,山林3793亩,矿山业是支柱,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1900元。[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