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欧登堡的亚历山德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欧登堡的亚历山德拉(德语:Alexandra von Oldenburg,1838年6月2日-1900年4月25日),欧登堡彼得·格奥尔基耶维奇公爵的长女,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弟媳,俄罗斯正教徒。

1517年,神学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对放纵欧洲建立的拉丁教会。而他们共同秉持的“简化宗教手续,人人皆为神父”等理念[1],则最终导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诞生[2]

简介

1856年,亚历山德拉与俄罗斯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结婚,两人共有两个儿子

尼古拉(1856年—1929年)

彼得(1864年—1931年)

东正教会

东正教会(英语:Orthodox Catholic Church),又称正教会,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信徒总人数少于天主教会,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多出两倍,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和东欧。

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随着耶路撒冷被占领,教会的中心逐渐转向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从公元1世纪到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一再对基督徒进行压迫。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皈依教会,后历经多次宗教争端,狄奥多西一世于380年颁布“萨洛尼卡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1054年,教宗利奥九世派了宏伯特枢机至东罗马协调,但随即双方谈判失败,宏伯特大怒,取出了教宗的敕书,把赛鲁拉留斯破门,逐出教会。赛鲁拉留斯也不甘示弱,当众把教宗送来的敕书点火烧了,也宣布把教宗破门。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标志着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

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东正教会则保留下来。其时,东正教派教会分布的埃及受到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木留克王朝的穆斯林的控制。但是正教派教会在俄国却非常强大;因此自称第三罗马的莫斯科取代了君士坦丁堡成了新的东正教会中心,俄罗斯也成为至今最大的东正教国家。

视频

欧登堡的亚历山德拉 相关视频

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千年恩怨
俄国人把东正教传入中国 异国建筑修在了“龙脉”之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