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歸(拼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4月7日 (日) 22:36 由 朱灼贤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歸'''<br>https://zidian.aies.cn/pic/13/6B78.gif</center><small>[h…”)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6B78.gif
此圖片來源於新華字典網

歸 (簡體字:歸) 拼音: guī 注音: ㄍㄨㄟ 部首:止 部外筆畫: 14 總筆畫: 18

五筆86: WNNH 五筆98: TNHH 倉頡: HMSMB 鄭碼:MYWL 電碼: 2981

筆順編號:325151212151145252 四角號碼:27127 UNICODE: 6B78

基本字義

"guī   ㄍㄨㄟˉ 見歸。 "

方言集匯

粵語:gwai1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gui1[寶安腔]gui1[客英字典]kwui1[陸豐腔]gui1[東莞腔]gui1[沙頭角腔]gui1[梅縣腔]gwi1[海陸豐腔]gui1[台灣四縣腔]gui1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字部》 ·歸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4 〔古文〕��《唐韻》舉韋切《集韻》居韋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又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又《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又《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於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又依歸也。《詩·曹風》於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又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又《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於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又《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於某。 又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於司敗。又《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於天子。 又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又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又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又歸妹,卦名。 又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又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又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又《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又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於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又《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又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又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又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荊州府。 又姓。 又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又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又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又《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 籀省作㱕。漢��作歸。*考證:〔《周禮·春官》大占掌三易之法。〕 謹照原文占改卜。法改灋。

說文解字

《卷二》《止部》 ·歸 女嫁也。從止,從婦省,��聲。㱕,籒文省。舉韋切〖注〗��,古文歸。

English

return; return to, revert to;[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