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段德昌
段德昌2.jpg
出生 1904-1933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
知名作品 参与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目录

简介

段德昌(1904-1933),字裕后,号魂,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是一名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军事家。

1924年,段德昌创办新华中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后,发起组织"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工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开展游击斗争,创建游击根据地。1933年在"肃反"中遭诬陷被捕,在湖北巴东被杀害,年仅29岁。

1952年,毛泽东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后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段德昌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生平

孩童时代 段德昌于1904年8月出生在湖南南洲(今南县)九都山九

屋厂,段德昌的父亲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很重视对段德昌的教育,段德昌7岁开始念私塾,后转读小学,18岁时已从南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考入了长沙雅各中学,参与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行爱国学生运动;他同南县、华容一带在长沙求学的刘革非、彭令、朱登瀛、欧阳贤等革命青年来往密切,曾一起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学习《共产党宣言》和《国家与革命》等著作,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1923年,段德昌父亲因病去世,家里断了收入来源,段德昌不得不辍学回乡。

青年时代 1924年和何长工一起在华容创办新华中学,并任校董会副主任兼英文教员,传播进步思想;1925年,他调任南县县城第一小学英文教员,接触到《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和进步青年发起组织了"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经常到县城沿河码头和交通要道,查禁洋货。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广州,先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

革命岁月 1926年6月段德昌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

8军第1师政治部工作;"中山舰事件"后,被国民党右派开除出军校,转入毛泽东李富春等主办的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结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五师政治部秘书和第二师政治部秘书长。

1927年,段德昌担任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军三师二团党代表,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指导下,段德昌按照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转入鄂西一带农村,从事农民运动。恢复公安县委后,他担任县委书记、鄂西特委委员兼共青团特委书记。

1928年春节前夕,段德昌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公安县年关暴动,点燃了荆江两岸的革命火炬,组织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同年5月,他率领游击队渡江东下,初创了洪湖根据地的基础。后来,段德昌与周逸群、贺龙一道,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后曾介绍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6月起,段德昌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率部在监利、沔阳交界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

1929年春,段德昌率洪湖游击队进入江陵、石首、监利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三县红色政权。8月,鄂西游击总队成立,段任参谋长,后代总队长。在游击战中,段德昌与周逸群一道,首创"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术,与1930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原则有同曲异工之妙。同年底,鄂西游击总队扩编为红独一师,段任师长。

1930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在监利县汪家桥成立,段德昌任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此后,他和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周逸群率红6军驰骋荆江两岸,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使江陵、石首、监利、沔阳、潜江等县的苏区基本连成一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洪湖苏区正式诞生。同年7月,红2军团成立,段德昌任红6军政治委员,不久改任军长。先后率部参加东进和南下作战,连克华容、南县、公安等地,扩大了苏区。

1930年7月4日,段德昌提出巩固新苏区、停止南征的主张,被中央代表否决。结果,南征失利,不仅丢了新苏区,而且连洪湖老根据地也几乎全部丧失。面对不利局面,段与贺龙极力主张回师洪湖,重振根据地,遭到排斥。


1930年12月初,段被调任湘鄂西联县政府赤色警卫队总队长,红2军团在杨林市作战失利,他收拢一部分失散的红军战士和伤病员返回洪湖,并很快同湘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取得联系,把先后回到洪湖苏区的近千名红军战士集中起来,组建新6军(后改为独立团),他任军长,周逸群任政委。在国民党军重兵"围剿"的严峻形势下,采取"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战术,在运动中灵活机动地歼灭敌人,相继挫败了国民党军第一、第二次"围剿",恢复和巩固了洪湖苏区,壮大了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

1931年1至5月,国民党先后调集五个旅的兵力,向洪湖苏区发动两次大规模的"围剿",苏区大部分地区被敌占领。段回洪湖后即率领新六军和赤色警卫总队,采取"只打虚,不打实;不胜不打,要打必胜"的战术,灵活机动地与敌周旋,胜利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恢复了洪湖苏区,新六军也发展到2000余人。3月以后,以王明为首的中共中央派夏曦主持湘鄂西工作,新六军改编为红三军第九师,段任师长。周逸群牺牲后,段德昌成为洪湖苏区的主要领导人。


1931年4月,红2军团奉令改编为红3军,段德昌任红9师师长。同年夏,国民党政府军向洪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段德昌率红九师二十六团北上开辟天(门)潜(江)苏区,破除洪湖北面之敌,并胜利迎接贺龙红三军东进洪湖,同年11月,段代表洪湖苏区出席瑞金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至1932年上半年,在粉碎第三次"围剿"的过程中,段率领红九师取得了龙王集、文家墩、新沟嘴三大战斗的胜利,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此后,湘鄂西根据地军民就送给了段德昌"常胜将军"的美名。

1932年上半年,段德昌率领红9师,采取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方法,连续取得了龙王集、文家墩、新沟嘴等战斗的胜利,保卫和扩大了苏区。同年秋,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未能挫败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第3军被迫离开洪湖苏区。他率领红9师担负阻击、断后等艰巨任务,经豫西南、陕南、川鄂边,转战3500余公里,于12月下旬到达湘鄂边。[2]​

错杀牺牲 1933年,湘鄂西苏区开展的第三次"肃反"运动中,段德昌被"左"倾代表夏曦诬为"改组派"强行逮捕。同年5月1日,被错杀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江家村,年仅29岁。[3]


家庭成员

妻子 肖知娣(1924年肖知娣参加游行集会,成为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参与组建宜昌妇女协会。1927年2月,与段德昌结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女儿 段传珍 儿子 段传新

轶事典故

儒将奇才 段德昌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还是一位有名的儒将。他天资聪明,1914年10岁时就以诗文对联出口成章而小有名气。一天,南县劝学所所长严世杰到段德昌就读的五德书屋视察,听到私塾先生对段德昌的介绍后,赞不绝口。于是便出一上联要段德昌作对:"孔夫子、关夫子,两位夫子,圣灵威德同结万世"。段德昌听后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出口对道:"著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庙堂香火永续千秋"。严世杰听罢,连夸段德昌是一位奇才。

段提任红六军长后,在洪湖的一次战斗中俘虏了当地"白极会"匪首颜定成。颜曾饱读经书,有出口成章之能,而且自负得很,从不拿正眼瞧工农革命将士。这次被俘后很不服气,想用诗文来难一难段德昌,煞煞红军的锐气。当段德昌提审他时,他爱理不理,突然出一拆字上联,高声吟道:"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王子,王王在上,单独作战。段德昌会意,不假思索,昂首对出下联:"袭龙衣,作乍人,魑魅魍魉四鬼儿,鬼鬼居边,合手都拿!"下联一出,匪首惊得目瞪口呆,对段德昌刮目相看,连连叩头认罪。

结识毛泽东 1921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以省督学的身份,与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陈书农到安乡考察教育。上任才两个月的督学严世杰向毛泽东介绍南县教育情况,自然有"才来不久,了解肤浅的谦语。客人们也就问起由来,于是扯出了段德昌。

原来早些时候,这里闹过一场风波。原任督学贪污,把伙食搞得一塌糊涂,于是学生们起来造反了,领头者就是段德昌。上司平息风波的手段就是各打五十大板,段德昌受了警告处分,原督学被撤职。毛泽东听了,想见一见这个"有勇有谋"的段德昌。

恰好,在长沙商专读书的段德昌这段时间回家照料卧病在床的老父,听县劝学所有召,便急匆匆地赶到文武庙。就这样,段德昌--日后中共重要将领,毛泽东--日后中共领袖第一次握手了。

被自己人砍头 1931年1月,由王明左倾路线把持的党中央派夏曦来到湘鄂西苏区,夏曦极力推行王明左倾路线,指责苏区"是富农路线统治",把"肃反"作为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设置独立的肃反机构"保卫局",采取逼供、诱供、指名问供手段,随意将被"审查"对象逮捕或处决。针对夏曦大搞"肃反"扩大化,段德昌当面指责他:"你把根据地搞光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被你杀了,你是革命的功臣还是革命的罪人?"夏曦因而决意除掉段德昌。

1933年4月下旬,夏曦通知段德昌到中央分局驻地金果坪开会,段德昌自知不妙,但仍镇定自若地赴会。行前,段德昌对爱人刘淑云说:"夏曦要继续杀人,我反对,他杀的全是我们党的精华"。

果然段德昌一到,就被以"改组派"、"逃跑主义"的罪名逮捕。段德昌虽立下了"给我四十条枪,三年内不恢复洪湖苏区,提头来见"的誓言,但被拒绝。段德昌还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诗抄下,贴在羁押的石洞中,以抒其怀。

1933年5月1日下午3点,在金果坪江家村的山坡上,夏曦宣布了段德昌的所谓"罪行"和执行死刑命令,时年29岁。


人物评价

1980年11月,五峰苏区调查组在采访时,樊哲祥说:"段德昌是一个常胜将军"。

198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称赞段德昌:"段德昌是我军中为党为国捐躯的早期杰出将领"。

1981年7月1日,建党60周年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报告中说:"段德昌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卓识,是红军早期著名将领"。

2011年5月1日是段德昌的忌日,其孙子段蓉生说:"爷爷是一位正直朴实的英雄"。

人物荣誉

1994年,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

1952年10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段德昌的亲属颁发了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等同于烈士),落款"主席"二字签名是毛泽东亲笔写的。

2009年,段德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后世纪念

德昌公园

为纪念段德昌,1983年南县县庆100周年之际,南县县委、县政府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城区西北南洲镇九都山修建德昌公园。公园于199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公园占地30多公顷,由陵园、景园、游园三部组成。公园分左、中、右三门,高30余米,上盖黄色琉璃瓦,三垛气檀,造型高雅古典。陵园东侧为游园,建有儿童游乐场,游泳池,子奇塔等游乐观赏设施,陵园北部为洪山禅寺。公园于2010年7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铜像和纪念碑

段德昌将军全身铜像屹立于德昌公园正中,段德昌烈士纪念碑在德昌公园中心,1983年始建,1995年重建。碑身为棱柱体,通高19.9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镶嵌大理石,正面镌刻"段德昌烈士永垂不朽",何长工题书。1983年,县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市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学


金果坪乡段德昌中学位于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最南端的鱼米之乡--金果坪,因"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在此长眠而得名。

烈士墓

1933年5月1日,段德昌在湖北巴东县鹤峰金果坪牺牲,湘鄂西苏区群众含泪埋葬了他的遗体,并在坟前栽下了代表他年龄的29颗青松。1953年1月,段德昌的遗骸被迁葬于鹤峰下坪,1962年再迁至鹤峰满山红烈士陵园。现段德昌墓在湖北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八峰山上,墓前是革命烈士纪念塔,山麓有革命博物馆。[1]

诗句 2014年10月,益阳市党史研究室刘建新写诗《一代名将段德昌》来纪念段德昌:"常胜将军段德昌,疆场驰骋威名扬;滚滚长江七捷奏,滔滔洪湖九擒王;热血不为主义洒,同室操戈实可殇;吾辈勿忘英烈志,复兴中华慰忠良!

毛泽东题词 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召开的中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毛泽东题挽词赞段德昌:"死难烈士万岁"。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09年授予) 八女投江 于化虎 小叶丹 马本斋 马立训 方志敏 毛泽民 毛泽覃 王尔琢 王尽美 王克勤 王若飞 邓萍 邓中夏 邓恩铭 韦拔群 冯平 卢德铭 叶挺 叶成焕 左权 白求恩 任常伦 关向应 刘老庄连 刘伯坚 刘志丹 刘胡兰 吉鸿昌 向警予 寻淮洲 戎冠秀 朱瑞 江上青 江竹筠 许继慎 阮啸仙 何叔衡 佟麟阁 吴运铎 吴焕先 张太雷 张自忠 张学良 张思德 旷继勋 李白 李林 李大钊 李公朴 李兆麟 李硕勋 杨殷 杨子荣 杨开慧 杨虎城 杨靖宇 杨闇公 萧楚女 苏兆征 邹韬奋 陈延年 陈树湘 陈嘉庚 陈潭秋 冼星海 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 周逸群 明德英 林祥谦 罗亦农 罗忠毅 罗炳辉 郑律成 恽代英 段德昌 贺英 赵一曼 赵世炎 赵尚志 赵博生 赵登禹 闻一多 埃德加·斯诺 夏明翰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 狼牙山五壮士 聂耳 郭俊卿 钱壮飞 黄公略 彭湃 彭雪枫 董存瑞 董振堂 谢子长 鲁迅 蔡和森 戴安澜 瞿秋白 参考资料: 1. 烈士段德昌 . 中国新闻网 . [2015-9-4] 2. 段德昌 . [2016-4-29] 3. 被自己人砍头的共和国第一烈士段德昌 . [201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