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段树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段树民
出生 1957年10月
国籍 中国
籍贯 安徽蒙城
民族
母校 蚌埠医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九州大学
职业 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
研究领域
医学

段树民 [1]>

  • 神经生物学家 男,1957年10月生,安徽蒙城人。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91年获日本九洲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浙江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 1957年10月,段树民出生于安徽蒙城 。
  • 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
  • 1985年,在南通医学院获硕士学位。
  • 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
  • 2000-2009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所长。
  •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上海市第十届科技精英。
  • 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10年起,任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

科研成果及奖项

科研综述

  • 段树民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促进了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成果入选为2003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2006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研究手段

  • 1.在培养神经元和离体脑片进行单个和双膜片钳记录。2.共聚焦显微镜和电镜的形态学研究。3.活细胞实时成像,结合转染连接有GFP的蛋白研究一些重要蛋白分子的动态分布、细胞器运动及囊泡分泌。4.利用胶质细胞特异分子作驱动子及Cre-LoxP系统产生的转基因动物和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特异干扰胶质细胞的一些重要分子,研究胶质细胞在各种神经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课题

  • 胶质细胞活性物质释放的机制:已知胶质细胞可以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对神经元产生、突触形成以及调节突触传递等各种神经元功能起重要调制作用。我们已有的工作表明星状胶质细胞可以释放D-丝氨酸对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LTP)的产生起重要作用及释放ATP对神经元活动产生异突触抑制,提示胶质细胞对高级神经活动如学习记忆及神经环路活动的复杂整和功能都具有重要贡献。和神经元不同,胶质细胞没有典型的突触结构,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胶质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机理还不清楚。研究提示星状胶质细胞可能具有囊泡释放的机制,但囊泡的性质和释放机理还不清楚,我们正结合各种方法深入研究星状胶质细胞囊泡释放的机制及生理病理意义。
  • 成熟脑内 NG2 胶质细胞的功能:NG2细胞是一类表达NG2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phate peoteoglycan) 的胶质细胞,早期被称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研究显示成熟的脑内也表达大量的NG2胶质细胞,倾向认为它们是脑内一类成熟的胶质细胞,其功能尚不清楚。新近研究表明神经元对NG2胶质细胞有直接突触支配,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我们最近的工作发现,在海马区利用诱导神经元产生LTP的刺激方式,也能在NG2胶质细胞上产生LTP, 且NG2细胞上诱导的LTP不依赖于神经元 LTP 的发生,而依赖于NG2细胞本身的钙通透性AMPA受体(不含GluR2亚单位的AMPA受体)激活及细胞内钙的升高,LTP在NG2细胞的表达则是由于钙通透性AMPA受体的增加有关。这些结果和大多数神经元的LTP诱导和表达的机制不同,神经元LTP的诱导主要是由于NMDA受体的激活,LTP的表达则是由于钙非通透性AMPA受体(含GluR2 亚单位的AMPA受体)的增加。但NG2胶质细胞在成熟脑内的功能是什么?它是否也会释放活性物质调节神经元活动,其释放机理等基本问题都不清楚。NG2 胶质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可能不具备神经元那样的信息传递和编码功能,也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细胞有释放递质的功能。因此,神经元-NG2细胞突触联系所具有的功能、这些突触产生可塑性变化的意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结合电生理, 免疫组织化学, 成像,基因转染,NG2细胞特异转基因和基因敲除等手段深入研究NG2细胞对神经元功能的可能作用及其机理、意义。用Cre-LoxP基因方法选择性抑制 NG2细胞的重要分子等,研究NG2细胞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动物行为等影响。
  • 胶质细胞粘附因子:胶质细胞粘附因子的表达及其对神经元突触发育、突触功能及其可塑性的作。
  • 已知神经细胞膜表达各种粘附因子(adhesion molecules),对神经元迁移、突触连接的形成及其可塑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粘附因子的这些作用多被认为是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作用。另一方面,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直接包绕神经元的突触周围,且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突触形成和可塑性起重要作用,研究表达在胶质细胞的粘附因子是否及如何调制神经元的突触形成和可塑性,对人们重新认识突触形成和可塑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NG2细胞作为突触后成分直接接受神经元的突触支配,NG2细胞有无粘附因子表达,这些粘附因子对神经元-NG2胞之间的突触形成及该类突触的功能和可塑性有何重要作用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7年,获上海市第十届科技精英。
  • 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
  • 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人才培养

  • 段树民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参考资料

  1. [1]中国科学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