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萨拉比亚都主教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比萨拉比亚都主教区罗马尼亚语:Mitropolia Basarabiei),又称比萨拉比亚正教会,是正教会一个自治的都主教区。

在罗马帝国[1]的动荡时期,许多人在各种新宗教中寻求慰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教。在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它享有特殊地位,这位归信基督的信徒在君士坦丁堡[2]建立了罗马帝国的新都。

简介

位于摩尔多瓦,隶属于罗马尼亚教会。比萨拉比亚正教会的管辖权包括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与前苏联时期的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正教侨民。

1812年,比萨拉比亚被俄罗斯帝国吞并后,比萨拉比亚都主教区仍属于罗马尼亚正教会管辖。

东正教会

东正教会(英语:Orthodox Catholic Church),又称正教会,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信徒总人数少于天主教会,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多出两倍,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和东欧。

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随着耶路撒冷被占领,教会的中心逐渐转向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从公元1世纪到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一再对基督徒进行压迫。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皈依教会,后历经多次宗教争端,狄奥多西一世于380年颁布“萨洛尼卡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1054年,教宗利奥九世派了宏伯特枢机至东罗马协调,但随即双方谈判失败,宏伯特大怒,取出了教宗的敕书,把赛鲁拉留斯破门,逐出教会。赛鲁拉留斯也不甘示弱,当众把教宗送来的敕书点火烧了,也宣布把教宗破门。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标志着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

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东正教会则保留下来。其时,东正教派教会分布的埃及受到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木留克王朝的穆斯林的控制。但是正教派教会在俄国却非常强大;因此自称第三罗马的莫斯科取代了君士坦丁堡成了新的东正教会中心,俄罗斯也成为至今最大的东正教国家。

视频

比萨拉比亚都主教区 相关视频

罗马尼亚为何被称为“吸血鬼”之乡?区区小国,面积为何那么大?
希望的门槛-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一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