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民国

增加 1,038 位元組, 4 年前
[[File:2345 im2age file copy 95.jpg|缩略图 |[http://www.sohu.com/a/228223166_100152441 原图链接][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3/996cf46d4ccb4ccbb567cff038ffc807.jpeg 来自 我的搜狐 的图片]]]
''' 中华民国 ''' (1912年——1949年),是 [[ 辛亥革命 ]] 以后建立的 [[ 亚洲 ]] 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 [[ 民国 ]] 。为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 [[ 南京 ]] 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 [[ 孙中山 ]] 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 [[ 民国 ]] 正式建立。以 [[ 袁世凯 ]] 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 [[ 中国 ]] [[ 北洋政府 ]] 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 [[ 孙中山 ]] 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 [[ 黄埔军校 ]] 随而建立 [[ 国民政府 ]] ,促成国共合作后的 [[ 孙中山 ]] 不久病逝。1926年 [[ 蒋介石 ]] 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 [[ 中国 ]] ,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统一之后,民国进入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临时约法,后以 [[ 三民主义 ]] 和《 [[ 建国方略 ]] 》为背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确定了总统制。
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
== 国号 ==
[[File:2345 image 2file copy 101.jpg|缩略图 |[http://1776045.s21i.faiusr.com/2/ABUIABACGAAg9_OOvAUo4KruOTCQBjiACA!1000x1000.jpg 原图链接][http://m.xuhenin.com/nd.jsp?id=291 来自 特抱抱 的图片]]]
中华民国简称民国,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 [[ 日本 ]][[ 东京 ]] 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
1904年秋, [[ 孙中山 ]] [[ 美国 ]] 发表的英文著作《 [[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 》当中旗帜鲜明地率先提出:中国未来新生的共和国当以“中华民国”为国号;只有“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这是“中华民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1905年8月,孙中山将此前所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誓词作为同盟会宗旨写进《 [[ 中国同盟会总章 ]] 》,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就在此时,他最终为将来新生的共和国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号。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 [[ 南京 ]] 临时政府的创立, [[ 孙中 山1 山]]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孙中山 ]] 明确表示: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民主革命的兴起'''
[[File:2345 image file cop2y 106.jpg|缩略图 |[http://s1.sinaimg.cn/bmiddle/50d8619dh77e325d4a230&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42413cf0100xnmz.html?vt=4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中华民国是 [[ 中国 ]] 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 [[ 半殖民地半封建 ]] 社会的终结阶段。
中华民国的建立不同于此前 [[ 中国 ]] 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9世纪末年,由于清朝腐败不堪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探求救亡图存的办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选择革命救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兴中会,提出推翻清王朝,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兴中会的活动一开始便和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区别开来,而具有新时代的特点。但孙中山的创举当时还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追随他的志士,只有百余人。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和随之发生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于是,孙中山倡导的反清革命迅速地发展成为广泛的社会运动。20世纪初年,一批公开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团体在国内出现。湖南有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江浙地区有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湖北有科学补习所,四川有公强会,安徽有岳王会,广东有群智社等。包括兴中会在内的这些小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大都受传统秘密结社的影响,彼此缺少联系。它们发动的反清起义或斗争相继失败,其领导人纷纷逃往国外。
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实行“铁路国有”。所谓国有,就是夺取民办铁路权力,转卖给列强,而拒不归还商民已集的股金。这一掠夺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愤。在与铁路权益有密切关系的立宪派士绅和革命党人的鼓动下,很快形成全国性的保路风潮,以川汉铁路经过的四川最为激烈(见四川保路运动)。当清政府由湖北抽调新军入川镇压民众时,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一举攻占总督衙门,并迅速光复汉口和汉阳。新军协统黎元洪和立宪派首领汤化龙等都归附革命。黎元洪被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人民;号召各省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
[[ 武昌起义 ]] 震动全国。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会党或商会起义。本来反对革命的各地立宪派绅商多顺风驶舵,转向共和,把他们控制的省咨议局变为鼓动独立的机关。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拥护独立。 [[ 武昌起义 ]] 后一个多月, [[ 湖南 ]] [[ 陕西 ]] [[ 江西 ]] [[ 山西 ]] [[ 云南 ]] [[ 上海 ]] [[ 江苏 ]] [[ 贵州 ]] [[ 安徽 ]] [[ 浙江 ]] [[ 广西 ]] [[ 广东 ]] [[ 福建 ]] [[ 四川 ]] 等省区先后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12月2日革命军攻占南京,长江上下游革命势力联为一气,南方各省均告光复。 [[ 湖北 ]] [[ 上海 ]] 军政府都倡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11月30日,各省代表会议在汉口英租界召开,决定在临时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代表会议还决定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在南京召开大总统选举会。经过反复协商,革命党领导人多主张推举刚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仍留在武昌。1912年元旦, [[ 孙中山 ]] 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 [[ 五色旗 ]] 为国旗。
'''民国肇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并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带动中国各地的革命响应。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刚刚返国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为临时宪法,南京为临时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 袁世凯 ]] 等大臣的劝说下,宣统帝 [[ 溥仪 ]] 的母亲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为一大中华民国”;至此,中华民国正式取代与继承大清帝国。
1912年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首都迁至北京;此后至1928年间称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也称为“北洋政府”。代表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的即是北洋政府。北洋时期的中华民国国旗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之意。国歌为取自尚书大传虞舜篇的《 [[ 卿云歌 ]] 》,其中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北洋时代'''
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 [[ 袁世凯 ]] 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国民党,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发生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 袁世凯 ]] 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 [[ 孙中山 ]] 再次组织武力讨袁,护国运动爆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 地理环境 ==
折叠 ''' 领土范围''' 按照 [[民国| 中华民国 ]][[ 宪法 ]] 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宪法规定领土'''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一条:“中华民国领土为各省及蒙古西藏。”
五五宪草第四条:中华民国领土为 [[ 江苏 ]] [[ 浙江 ]] [[ 安徽 ]] [[ 江西 ]] [[ 湖北 ]] [[ 湖南 ]] [[ 四川 ]] [[ 西康 ]] [[ 河北 ]] [[ 山东 ]] [[ 山西 ]] [[ 河南 ]] [[ 陕西 ]] [[ 甘肃 ]] [[ 青海 ]] [[ 福建 ]] [[ 广东 ]] [[ 广西 ]] [[ 云南 ]] [[ 贵州 ]] [[ 辽宁 ]] [[ 吉林 ]] [[ 黑龙江 ]] [[ 热河 ]] [[ 察哈尔 ]] [[ 绥远 ]] [[ 宁夏 ]] [[ 新疆 ]] [[ 蒙古 ]] [[ 西藏 ]] 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
'''领土争议'''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定义,中华民国的疆域争议包括以下几地:
白头山的一部与邻近地区:实际拥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认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 [[ 中日图们江满韩定界条款 ]] 》以图们、鸭绿二江为天然界线。
黑瞎子岛:中华民国政府认为,依据清 [[ 咸丰 ]] 十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乌苏里江至混同江入口处,有耶字碑。自此以上,除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以东遵封堆及壕与精奇里江为界外,余均以黑龙江及额尔古纳河为界,直至额尔古纳河西岸之阿巴海图止。”
江东六十四屯:中华民国政府观点同上。
== 自然地理 ==
[[File:2345 image fi2le copy 110.jpg|缩略图 |[http://pic1.cxtuku.com/00/10/71/b11880f43bc0.jpg 原图链接][http://www.cxtuku.com/pic_1071118.html 来自创意图库 的图片]]]
'''位置和邻国'''
'''地形'''
[[ 中国 ]] 西部多山地,且呈网格状,东部多为平原丘陵地带。由西向东延伸的山脉有 [[ 阿尔泰山 ]] 、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由北向南伸张的有横断山;在同境东部,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东部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全国地形略呈三级阶梯状,最西部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山岭问镶嵌着巨大的高原和盆地。是为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北面和东面,为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其中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为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雪峰山一线以东,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至200米以下的平原。是为第三级阶梯。
'''气候与资源'''
由于 [[ 海洋 ]] 和大陆之间热力上的差异,而造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加之土地辽阔,地形复杂,中国各地气温和雨量相差很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北方干冷,南方暖湿。
土地的辽阔、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差异,以及有关的地区各种不同的自然特点,使中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平原地区,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油、麻、糖等经济作物;在山区生产茶叶、桐油、蚕丝、药材等。草原放养牛羊马驼,森林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以及福建、台湾等地。煤、石油、铁遍及全国。其他矿产也异常丰富。
== 军事 ==
参见:中华民国国军
中华民国军事介绍历史上及当前中华民国的军事。中华民国国防力
解放战争后,除少数进入东南亚的部队(泰北孤军和富台部队)其余主力部队护送政府人员和部分黄金、国宝辗转迁台。
== 经济 <ref>[http://www.tuxi.com.cn/views-153623091221-1536230912213184.html 中华民国二年袁大头伍圆], 突袭网,2019-10-16</ref>==[[File:2345 image file co2py 125.jpg|缩略图 |[https://p.ssl.qhimg.com/t013083ae6ceb702a73.jpg 原图链接][http://www.tuxi.com.cn/views-153623091221-1536230912213184.html 来自突袭网 的图片]]]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 1923-1936年,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年,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传统的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外国产品对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压力,因而使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大战期间有机会发展的看法是武断而没有根据的,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下降,使很多工业项目因缺乏所急需的设备不得不延缓。外国投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命题并没有实证资料支持,中国人所有的现代工业在总现代工业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战前一直没有下降,而中国人均外国投资在1914年是3.75美元, 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国投资只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
== 文化 ==
[[ 中华民国 ]] 时期,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歇,以此为宗旨的思潮和运动接连不断。率先举起这两面大旗的,是 [[ 五四新文化运动 ]] 。五四以后,追求科学、民主的思潮和运动继续得到发展。科学方面,影响较大的有科学派、唯物史观派反击玄学派的“科玄论战”;30年代初至抗战以前“科学救国论”指导下的“科学化运动”;同时期左翼人士从事的“新社会科学”运动。民主方面,有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胡适、罗隆基发动的资产阶级“人权运动”;抗战后期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民主建国运动等等。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左翼文化人还曾发起一场新启蒙运动,以继承五四和超越五四自任,再次将民主与科学作为启蒙的目标,显示出文化思想运动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不仅抗战时期,甚至抗战以后,都仍然能够看到此一运动的余波。对民主与科学的崇尚,成为民国文化的时代之魂。这一时期,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无不渗透着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精神追求。教育方面,此期教育改革最具权威性的指导原则,就是杜威所宣传的平民主义(或称民主主义)教育。它强调接受教育权的平等,注意培养人的个性和独立人格,重视实验精神,对推进中国现代教育的形成,其功甚伟。文学艺术方面,也始终贯穿着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炽热追求。从五四时期起,白话文开始代替文言文,揭露和鞭挞封建蒙昧主义成为中国文艺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的《 [[ 呐喊 ]] 》、《 [[ 阿Q正传 ]] 》和《 [[ 祥林嫂 ]]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 ]] 》、《 [[ ]] 》、《 [[ ]] 》,都是将此一主题与白话文的形式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此类作品,文学史界名之曰“启蒙主题文学”。另外,30年代兴起的大众语运动,延安时期崛起的“工农兵文艺”,也都是崇尚民主精神的直接产物。新闻出版方面,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同样强烈而执着。
== 民族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包括汉族和50多个少数民族。民国年间人口约4亿,以汉族人口居多,占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次之,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0%。
中华民国坚持平等和自由“五族共和”。 [[ 民国 ]] 时期的少数民族识别工作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建构“民族-国家”的内在需要,民族分类与识别工作本身就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提供学术支持;同时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借鉴西方民族学知识建构起来的民族分类标准也为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提供了科学标准。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承续了民国时期的民族分类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端是民国时期的贡献;制定今后民族教育的政策也是吸取民国时期在民族教育政策上的深刻教训。
== 宗教 ==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 [[ 佛教 ]] [[ 道教 ]] [[ 伊斯兰教 ]] [[ 天主教 ]] [[ 基督教 ]] ,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与此同时, [[ 中国 ]] 也是世界上宗教发展较蓬勃的国家之一,其中尤以佛教、基督教新教和道教在 [[ 中国 ]] 的信徒数量最为庞大。 [[ 中国 ]] 的宗教文化,有“儒道释”三教之说;一般的中国人,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都受到 [[ ]] [[ ]] 、释三教思想的影响,称之为中国民间信仰。现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 科技 ==
辛亥以后,大批留学生陆续回国,其中大多数人朝气蓬勃,年青有为,热心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他们大力宣传科学的伟大力量,传播当时西方最新的科学知识。面对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他们喊出"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口号,并且身体力行,在民国初年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中形成一股新的思潮。
1912年,地质学家 [[ 章鸿钊 ]] 首先呼吁成立地质调查所;同年 [[ 高鲁 ]] 着手筹办中央观象台;1928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北平研究院及各研究所也相继成立,此外还有几所民办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研究院所的成立是中国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表 明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科技队伍,他们是建立和发展 [[ 中国 ]] 近代科技事业的中坚,是复兴中国科技的保障。
自1912年至1937年间,不过25年的时间,各种学会组织达到110多个(不包括医学部分),涉及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广大领域。某些学科如地质学、气象学、物理学等在个别领域中曾取得了一批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工程技术方面,可以仿造万吨级轮船、较先进的飞机、汽车、各种机床。中国的工程师们已经掌握了运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高层建筑的技术,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 [[ 钱塘江大桥 ]] [[ 中国 ]] 近代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建立与发展,并大大缩短了我国科技落后西方的差距。这一时期无疑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20世纪20年代,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在此后的20多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1928年至1929年,历史语言所在安阳小屯村发掘殷墟,发现了大量殷代 [[ 青铜器 ]] 和甲骨卜辞,使中国古代信史向上推移千百年,成为中国和世界考古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 [[ 中国 ]] 近代考古学科学的成熟。
地质所在30年代初期曾在 [[ 庐山 ]] 等地找到 [[ 中国 ]] 第四纪冰川遗迹。物理所进行了电学、磁学、光学的研究,后来还开创了核物理、金属学、结晶学以及短波的研究。
化学所着重于分子光谱、性激素、中药成份的化学分析,化学玻璃的性质及平阳矾矿的利用等研究。
清朝末年共修铁路9618公里,民国共修15000公里,其中三分之一由日本人在东北建设。清朝基本没有公路建设,国民政府部分由于统一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公路建设,共修成116000公里,大部分是1928年后国民党政府所建。从海关记录,非机动运输的货物于1920年代开始下降 。
 
== 参考来源 ==
 
[[Category:政府組織]]
8,7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