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民国

增加 458 位元組, 4 年前
'''领土范围'''
按照 [[民国| 中华民国 ]][[ 宪法 ]] 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宪法规定领土'''
'''地形'''
[[ 中国 ]] 西部多山地,且呈网格状,东部多为平原丘陵地带。由西向东延伸的山脉有 [[ 阿尔泰山 ]] 、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由北向南伸张的有横断山;在同境东部,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东部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全国地形略呈三级阶梯状,最西部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山岭问镶嵌着巨大的高原和盆地。是为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北面和东面,为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其中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为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雪峰山一线以东,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至200米以下的平原。是为第三级阶梯。
'''气候与资源'''
由于 [[ 海洋 ]] 和大陆之间热力上的差异,而造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加之土地辽阔,地形复杂,中国各地气温和雨量相差很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北方干冷,南方暖湿。
土地的辽阔、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差异,以及有关的地区各种不同的自然特点,使中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平原地区,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油、麻、糖等经济作物;在山区生产茶叶、桐油、蚕丝、药材等。草原放养牛羊马驼,森林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以及福建、台湾等地。煤、石油、铁遍及全国。其他矿产也异常丰富。
== 军事 ==
参见:中华民国国军
中华民国军事介绍历史上及当前中华民国的军事。中华民国国防力
解放战争后,除少数进入东南亚的部队(泰北孤军和富台部队)其余主力部队护送政府人员和部分黄金、国宝辗转迁台。
== 经济 <ref>[http://www.tuxi.com.cn/views-153623091221-1536230912213184.html 中华民国二年袁大头伍圆], 突袭网,2019-10-16</ref>==[[File:2345 image file co2py 125.jpg|缩略图 |[https://p.ssl.qhimg.com/t013083ae6ceb702a73.jpg 原图链接][http://www.tuxi.com.cn/views-153623091221-1536230912213184.html 来自突袭网 的图片]]]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 1923-1936年,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年,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传统的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外国产品对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压力,因而使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大战期间有机会发展的看法是武断而没有根据的,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下降,使很多工业项目因缺乏所急需的设备不得不延缓。外国投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命题并没有实证资料支持,中国人所有的现代工业在总现代工业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战前一直没有下降,而中国人均外国投资在1914年是3.75美元, 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国投资只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
== 文化 ==
[[ 中华民国 ]] 时期,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歇,以此为宗旨的思潮和运动接连不断。率先举起这两面大旗的,是 [[ 五四新文化运动 ]] 。五四以后,追求科学、民主的思潮和运动继续得到发展。科学方面,影响较大的有科学派、唯物史观派反击玄学派的“科玄论战”;30年代初至抗战以前“科学救国论”指导下的“科学化运动”;同时期左翼人士从事的“新社会科学”运动。民主方面,有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胡适、罗隆基发动的资产阶级“人权运动”;抗战后期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民主建国运动等等。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左翼文化人还曾发起一场新启蒙运动,以继承五四和超越五四自任,再次将民主与科学作为启蒙的目标,显示出文化思想运动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不仅抗战时期,甚至抗战以后,都仍然能够看到此一运动的余波。对民主与科学的崇尚,成为民国文化的时代之魂。这一时期,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无不渗透着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精神追求。教育方面,此期教育改革最具权威性的指导原则,就是杜威所宣传的平民主义(或称民主主义)教育。它强调接受教育权的平等,注意培养人的个性和独立人格,重视实验精神,对推进中国现代教育的形成,其功甚伟。文学艺术方面,也始终贯穿着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炽热追求。从五四时期起,白话文开始代替文言文,揭露和鞭挞封建蒙昧主义成为中国文艺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的《 [[ 呐喊 ]] 》、《 [[ 阿Q正传 ]] 》和《 [[ 祥林嫂 ]]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 ]] 》、《 [[ ]] 》、《 [[ ]] 》,都是将此一主题与白话文的形式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此类作品,文学史界名之曰“启蒙主题文学”。另外,30年代兴起的大众语运动,延安时期崛起的“工农兵文艺”,也都是崇尚民主精神的直接产物。新闻出版方面,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同样强烈而执着。
== 民族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包括汉族和50多个少数民族。民国年间人口约4亿,以汉族人口居多,占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次之,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0%。
中华民国坚持平等和自由“五族共和”。 [[ 民国 ]] 时期的少数民族识别工作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建构“民族-国家”的内在需要,民族分类与识别工作本身就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提供学术支持;同时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借鉴西方民族学知识建构起来的民族分类标准也为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提供了科学标准。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承续了民国时期的民族分类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端是民国时期的贡献;制定今后民族教育的政策也是吸取民国时期在民族教育政策上的深刻教训。
== 宗教 ==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 [[ 佛教 ]] [[ 道教 ]] [[ 伊斯兰教 ]] [[ 天主教 ]] [[ 基督教 ]] ,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与此同时, [[ 中国 ]] 也是世界上宗教发展较蓬勃的国家之一,其中尤以佛教、基督教新教和道教在 [[ 中国 ]] 的信徒数量最为庞大。 [[ 中国 ]] 的宗教文化,有“儒道释”三教之说;一般的中国人,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都受到 [[ ]] [[ ]] 、释三教思想的影响,称之为中国民间信仰。现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 科技 ==
清朝末年共修铁路9618公里,民国共修15000公里,其中三分之一由日本人在东北建设。清朝基本没有公路建设,国民政府部分由于统一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公路建设,共修成116000公里,大部分是1928年后国民党政府所建。从海关记录,非机动运输的货物于1920年代开始下降 。
 
== 参考来源 ==
 
[[Category:政府組織]]
8,7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