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氢氧化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氢氧化铯

氢氧化铯,(化学式:CsOH,式量:149.916)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密度3.675g/mL。有腐蚀性,使用时需小心。应该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并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性质

化学性质

如果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1]

可以腐蚀玻璃。与其他碱金属氢氧化物类似,氢氧化铯是强碱,易潮解。实验室常用的是氢氧化铯一水合物。应该避免接触酸性物质混放。

物理性质

有吸湿性,易溶于水,30℃时饱和水溶液含Cs2O 70.63%,可溶于乙醇。由氢氧化物可加工制备叠氮化物、铬酸盐和碘化物等。

氢氧化铯1.jpg

反应特性

安定性: 安定应避免之状况:室温下安定,但暴露于空气中会吸湿及二氧化碳

危害之聚合:不会发生 [2] 不相容性 :应避免之物质:

1.两性金属(例如:铝、锡、锌等):反应产生氢气。

2.酸及酸性氧化物:引起反应。

3.水:溶解会大量释出热。

4.二氧化碳:反应变质。

氢氧化铯2.jpg

灭火材料

1.化学干粉

2.二氧化碳

特殊灭火程序

1.氢氧化铯非可燃品,所使用之灭火剂需为适用周边物质的灭火。

2.此物质的熔点温度高,若为热或熔化物质与水接触,会引起激烈反应,并且会引燃可燃物质。

3.此物质亦会与多种金属反应(例如:铅、锌等)而产生氢气。

4.灭火时小心避免将此物质溅湿,因本物质溶解在水中会大量释出热。

5.在安全许可的情形下,将容器自火场中移出。

氢氧化铯3.png

6.消防灭火人员应先作好个人防护。

合成方法

氯化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铯,硫酸铯再与氢氧化钡反应可得到部分氢氧化铯(不纯)。

2CsCl+H2SO4(浓)=加热=Cs2SO4+2HCl↑

Cs2SO4+Ba(OH)2===2CsOH+BaSO4↓

也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铯饱和水溶液可获得

氢氧化铯可通过以下爆炸性的反应制取:2 Cs + 2 H₂O → 2 CsOH + H₂金属铯与冰在−116 °C以上都会反应。

氢氧化铯4.jpg

主要用途

一种较强的碱用作蓄电池电解液、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小鼠口经LD50:570mg/kg;大鼠LD50:800mg/kg

生态学数据

对水是有稍微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 请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预防措施

氢氧化铯5.jpg

个人防护设备

眼部:操作此化学品时,需要戴隐形眼镜、防尘护目镜、护面罩(使用溶液时,则采用防溅化学护目镜)

呼吸:

1.呼吸防护具错误的使用是危险的;采用粉尘滤材时,必须先检查是否破损等物理损害。

2.使用具有粉尘滤材的呼吸防护具,甚至可采用动力型空气净化全面式呼吸防护具。

手套:聚氯乙烯防渗手套

其它:上述材质制成的防护衣,防护靴鞋

氢氧化铯6.jpg

通风设备

1.尽可能采用密闭操作。

2.在此物质有释出的位置使用局部排气装置。

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

1.不可与强酸并存(如盐酸、硫酸和硝酸),并不可储存在玻璃容器中。

2.储存于紧密容器中,并置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3.再使用处置,储存的场所中不可有引火源如抽烟、明火等。

4.仅于化学通风柜中操作。

个人卫生

1.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

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氢氧化铯7.jpg

3.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4.维持作业场所整洁。

最高允许浓度

时量平均容许浓度TWA21351-79-1

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STEL 2mg/m

最高容许浓度CEILING]4 mg/m3- 570 mg/Kg (大鼠,食入) -

急救措施

进入人体的途径

氢氧化铯8.jpg

吸入

皮肤接触

吞食

健康危害效应

急性: 1.皮肤接触:此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尤其是开放式的直接接触,将会引起刺骨般的疼、灼伤、发疹,甚至可以把肌肉全部烧掉。

2.眼睛接触:严重灼伤,引起永久性伤害,甚至失明。

3.吸入:刺激鼻及咽喉。

慢性:

1.其他非常刺激的物质会影响呼吸器官,至于是否为氢氧化铯引起呼吸器官伤害,则尚未知。

暴露之微兆及症状 刺激感、灼伤、刺骨般的疼、发疹

氢氧化铯9.jpg

紧急处理及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

1.立即将眼皮撑开,使用流动水彻底冲洗眼睑及所有的表面至少15分钟。

2.若欲避免眼睛的永久性伤害,在一接触就立即用水刷洗眼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救护。

3.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

1.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被污染的部位。

2.冲洗时并脱掉污染的衣物。

3.在严重的情况下应持续冲洗,直到医护救援到达。

吸入:

1.将患者自暴露区中救出。

2.立即就医。

食入:

1.立即给患者喝大量的水或牛奶(如果意识不清,则不可以经口给任何食物)。

2.勿催吐。

3.令患者保暖与休息。

4.立即就医。

氢氧化铯0.jpg

废弃处理

泄漏之紧急应变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

2.移开所有引燃源。

3.液体状况:使用蛭石、泥土、沙或类似物质吸收液体亦可用水稀释或用稀酸溶液小心中和之。并弃置於密闭容器中。

4.固体状况:在安全许可下,迅速以铲子铲起收集此物质,并置於密闭容器中,避免产生粉尘。

5.尽可能迅速清理泄漏的物质,因为经此物质吸湿后就较难清理。

6.彻底清理后,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7.大量泄漏和火灾时立即通知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与制造商。

8.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的空间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