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氣象廳松代地震觀測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气象厅松代地震观测所
圖片來自data

气象厅松代地震观测所(日语:気象庁松代地震観測所、正式名称:气象厅地震火山部地震海啸監視課松代地震观測所[1])是位于日本长野县長野市松代町的地震观測所。利用舞鹤山(海拔510米)的南山山脚松代大本营遗址,是日本最大级的地震观测设施。

概要

由于松代距离海岸较远,不会受波浪影响,亦很难受大都市生活震动的影响,所以适合高灵敏度地震仪的设置、运用。1947年中央气象台在松代设置分所,开始地震观测。主要的地震计设置在舞鹤山山顶下100米的松代大本营遗址的地下坑道内,为从1963年8月3日开始的松代群发地震采集了宝贵的数据,成为日本地震观測研究的中心组织。

另外,松代地震观测所内的松代地震中心虽然有任务上的关联,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组织。

沿革

  • 1944年11月11日,大本营的迁移工程开始(1945年8月15日由于日本投降,工程中止)。
  • 1947年5月1日,在预定地的洞窟里设置了“中央气象台松代分室”
  • 1948年2月13日,改称“中央气象台松代地震观測所”。
  • 1949年5月7日,开始使用地震计进行观测。在此之后,又设置了各种地震计和倾斜计进行观测。
  • 1949年6月1日,改称“地震观測所”。
  • 1950年8月1日,长周期地震计开始观测(1966年4月11日观测结束)。
  • 1951年4月1日,設置百葉箱。气象观測開始。
  • 1953年9月3日,石英玻璃管伸缩计观测开始。
  • 1965年
    • 8月3日 应变地震计观测开始。
    • 8月3日 松代群发地震开始。
  • 1967年2月8日,「松代地震中心」(相关部门,地震观测所长野县级协商体)設立。
  • 1983年4月1日,群列地震观测系统运用开始。
  • 1988年9月1日,STS - 1型超宽带地震计开始观测。
  • 1992年4月1日,开始使用震度计进行烈度观测
  • 1995年4月1日,改称“气象厅地震火山部地震海啸監視課精密地震观測室”。
  • 1996年3月21日,震度计机能强化。
    • 6月25日 开始使用STS-2型地震計进行观測。
  • 1997年11月28日,群列地震观测系统中尾根观测点增设运用开始。
  • 2001年10月3日,多点大口径阵列系统(SATELAA)开始试用于远地地震的震源计算。
  • 2003年7月29日,开始使用LISS(Live Internet Seismic Server)进行地震震源通报。
  • 2005年3月28日,西北太平洋海啸信息中心业务的支援开始。
  • 2007年10月30日,群列地震观测系统传输装置更新。
  • 2008年3月28日,设置“ボアホール型”宽带地震计。
  • 2014年4月1日,改称“气象厅地震火山部地震海啸監視課松代地震观測所
  • 2016年4月1日 气象厅本厅移管原来由松代地震观测所进行的地震解析业务。[2]

參考文獻

  1. 松代地震観測所「沿革」より(2015年10月3日閲覧)。
  2. 松代地震观測所の地震解析業務の移管について 報道発表資料 気象庁 平成28年3月1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