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氮化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氮化钢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名称:氮化钢


作用:硬度、耐磨性

氮化钢传统上把渗氮后不仅能获得高的硬度和疲劳强度的渗氮层, 而且心部具有足够强度和韧度的钢称为渗氮钢。从理论上讲,所有的钢铁材料都能渗氮。不同类型的钢,渗氮后零件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用作渗氮的钢种包括: 结构钢、工具钢、不锈钢、耐热钢。[1]

渗氮作用

渗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结构件、工具、模具的硬度、耐磨性 以及疲劳寿命,提高工件在腐蚀介质环境的耐蚀性。渗氮钢种的 含碳量包括了从低碳到高碳的范围,它们可以是碳钢也可以是合 金钢。如果用碳钢进行渗氮,形成稳定性不高的Fe4N和Fe2N, 温度稍高,就容易聚集粗化,表面不可能得到更高的硬度,并且 其心部也不能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为了在表面得到高硬度和 高耐磨性,同时获得强而韧的心部组织,必须向钢中加入一方面 能与氮形成稳定的氮化物,另外,还能强化心部的合金元素,如 Al、Ti、V、W、Mo、Cr等,均能和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其中 Cr、W、Mo、V,还可以改善钢的组织,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

生产工艺

渗氮钢一般用顶底复吹转炉或电炉生产。由于含铝的渗氮钢铝含量高,钢液的粘性较大,易于生成硅酸铝夹杂物,铝在钢中分布不均匀而生成点状偏析,影响钢材质量。用作重要零件的含铝渗氮钢,应再加电渣重熔。渗氮钢轧制或锻造后应进行正火处理以改善组织。有时为了提高切削性能,需进行完全退火或不完全退火。零件粗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之后进行精加工。为了消除调质和精加工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可在550~600℃退火。精加工通常只是将零件氮化层最表面的白层(ε相)研磨掉,不再加工。

渗氮钢类型

应当指出,适宜于渗氮的钢很多,为了获得最好的表面层性能和 心部性能,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钢号。

38CrMoAl钢

38CrMoAl钢是常用的典型渗氮用钢,其中铝与氮有极大的 亲和力,是形成氮化物,提高渗氮层强度、硬度的主要合金元 素。AlN很稳定,到约1000℃的温度在钢中不发生溶解。由于铝 的作用使钢具有良好的渗氮性能,此钢经过渗氮后表面硬度高达 1100~1200HV(相当于67~72HRC)。钢中的铬、钼也能形成氮 化物,提高渗层硬度,还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消除 因含铝造成的晶粒粗大,提高钢的强度和韧度。此外,钼还有消 除钢的回火脆性的作用。

38CrMoAlA钢

38CrMoAlA钢的淬透性并不高,油淬时其临界直径为30mm 左右。厚度在50mm以下的,可采用油淬; 厚度超过50mm的, 多采用水淬油冷。38CrMoAlA钢的脱碳倾向较严重,若表面脱碳 层没有除尽,渗氮时易在渗氮层表面形成一种针状氮化物,不仅 使渗氮层硬度降低,也使渗氮层变脆。含铝高的钢,钢液黏性 大,冶金质量难控制,钢材易出现偏析、夹杂、发纹、岩石状断 口及层状组织等缺陷。38CrMoAlA钢的化学成分及热加工规范见 表8-5。

合金结构钢

当合金结构钢采用与氮亲和力很强的铝、钛、铌、钒、铬、钼和钨等元素进行合金化时,钢的氮化处理效果增大。通常采用的渗氮钢是中碳铬钼铝钢,38CrMoAl就是成熟的牌号之一。渗氮可采用气体、盐浴或颗粒的渗氮剂,通常在500~590℃之间进行氮化处理,使钢材表面富集氮,生成氮化物,改变钢表层的组织结构,产生HV700~1200的高硬度表层,达到提高钢材在静载荷和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强度性能、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纯铁、碳素钢及含镍、钴的合金结构钢,通常是不适合作渗氮基体钢的。

合金元素作用

(1)提高氮化工艺性能。铝、钛、铌、钒、铬、钼、钨等是形成氮化物元素。它们在α相中形成超显微的氮化物颗粒,对α相起弥散硬化作用,形成的氮化物越强,则弥散硬化作用越大。这些元素中铝、钛、铌、钒最有效,铬、钼等次之。如果表面硬度需要在HV900以上,采用强氮化物形成元素铝或钒等的钢种;若表面硬度不需要超过HV900,可以采用含铬钼、钨的钢种。

(2)使钢具有足够的淬透性。钢在渗氮后表面形成的高硬度氮化层,既薄(一般为0.4~0.7mm)又脆,需要有一个强度高的内层来支持,同时,为了获得零件所要求的强而韧的综合力学性能,所以在渗氮前对钢进行淬火、高温回火调质处理,因此,就必须要求钢有足够的淬透性。锰、铬、钼、镍等都是提高淬透性的有效元素。钒、钛、铌等元素能辅助增大淬透性。

(3)使钢在渗氮过程中不软化。铬、钼、钒是使钢在500~590℃长期保温保持强度的有效元素。往氮化钢中加钼,可以防止或减弱钢发生回火脆性。含铝钢中的镍形成Ni3Al,在渗氮过程中时效强化心部。

参考来源

氮化物炼钢添加剂进入全国钢铁领域

参考资料

  1. 38CrMoAlA是最常用的氮化钢, 百度文库, 201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