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氯甲酸甲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氯甲酸甲酯是中国科技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汉字[2]

名词解释

氯甲酸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2H3ClO2,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有剧毒,不溶于水,溶于苯、甲醇、乙醚、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基本信息

化学式:C2H3ClO2

分子量:94.497

CAS号:79-22-1

EINECS号:201-187-3

理化性质

密度:1.223g/cm3

熔点:-61℃

沸点:71℃

闪点:17.8℃(CC)

临界压力:5.36MPa

临界温度:251.9℃

临界压力:5.36MPa

饱和蒸汽压:14kPa(20℃)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苯、甲醇、乙醚、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60mg/kg(大鼠经口);7120mg/kg(兔经皮)。

LC50:88ppm(大鼠吸入,1h)。

2、亚急性与慢性毒性:慢性吸入试验最大无作用浓度,小鼠为0.185mg/m3,大鼠为0.197mg/m3。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17.93

摩尔体积(cm3/mol):76.4

等张比容(90.2K):174.8

表面张力(dyne/cm):27.4

极化率(10-24cm3):7.11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2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重原子数量:5

表面电荷:0

复杂度:42.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应用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农药工业用于制取除草剂灭草灵、杀菌剂多菌灵等,也是制药的原料和催泪性毒剂。

注意事项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该品对呼吸道、眼结膜有剧烈刺激作用。人接触后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及表皮灼伤。较高浓度时发生肺水肿。该品刺激强度为氯气的5倍。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14:Keep away from ... (incompatible materials to be indicated by the manufacturer).

远离(生产厂家指定的不相容物质)保存。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28:After contact with skin, wash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 (to be specified by the manufacturer).

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由生产厂家指定)冲洗。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21/22: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R26: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有极高毒性。

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