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氯苯那敏

氯苯那敏
原图链接

氯苯那敏,用于过敏性鼻炎、感冒和鼻窦炎及过敏性皮肤疾患如荨麻疹、过敏性药疹或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虫咬所致皮肤瘙痒。

目录

药物说明

分类

抗变态反应药物 > 抗组胺药

剂型

1.片剂:每片4mg

2.针剂:10mg/1ml, 20mg/2ml

药理作用

氯苯那敏为H1受体拮抗药,其化学结构属烃胺类。主要能竞争性阻断变态反应靶细胞上组胺H1受体,使组胺不能与H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的过敏反应。但氯苯那敏不影响组胺的代谢,也不阻止体内组胺的释放。氯苯那敏还具有抑制中枢和抗胆碱作用,故服药后有困倦感、口干、便秘、痰液变稠及鼻黏膜干燥。经过临床长时间的实践认为,氯苯那敏的抗组胺作用较强,用量小,副作用小。氯苯那敏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异丙嗪强,而中枢抑制作用较弱,抗胆碱作用亦较弱。因嗜睡等不良反应轻微,故适用于小儿及白天需要工作的患者服用。氯苯那敏尚有减少气管分泌及胃酸分泌的作用。在新一代抗组胺药问世之前,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组胺药 。 [1]

药代动力学

尿中存在13.2%的原形物,5.8% N-去甲基扑尔敏,另行扑尔敏N-氧化物,及两种未鉴定的代谢物。服用药物大部分成极性代谢产物排出。氯苯那敏由肝脏代谢,经尿液、大便、汗液排泄。哺乳妇女亦可经由乳汁排出一部分。孕妇用药可通过脐血影响胎儿 。 [2]

适应症

尿中存在13.2%的原形物,5.8% N-去甲基扑尔敏,另行扑尔敏N-氧化物,及两种未鉴定的代谢物。服用药物大部分成极性代谢产物排出。氯苯那敏由肝脏代谢,经尿液、大便、汗液排泄。哺乳妇女亦可经由乳汁排出一部分。孕妇用药可通过脐血影响胎儿 。 [3]

用法用量

  • 1.口服,成人每次4mg,每天3次。儿童每天0.3mg/kg,分4次口服。
  • 2.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3次。儿童皮下注射每天0.35mg/kg,分4次注射。
  • 3.静脉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1次。呕吐患者可将1次剂量,用温水50~100ml溶解后经直肠保留灌注 。

[4]

不良反应

1.有时有轻微的口干、眩晕恶心等反应,嗜睡作用轻微。

2.服用量过大致急性中毒时,成人常出现中枢抑制。儿童中毒时,多呈中枢兴奋。当呼吸衰竭时,可采用人工呼吸,给氧等支持疗法,忌用中枢兴奋药。

必要时可用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静脉滴注以维持血压,但不宜用肾上腺素。抢救中切忌用组胺注射作解毒药 。 [5]

禁忌症

注意事项

[7]

药物相互作用

  • ①与酒精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如巴比妥酸盐、催眠药、阿片类镇痛药、抗焦虑镇静药、抗癫痫药合用,可增加抗组胺药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但新型抗组胺药此相互作用较弱。
  • ②与其他有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如阿托品、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加强本类药物的抗胆碱作用。
  • ③部分经肝代谢的抗组胺药与肝药酶抑制药合用时,可致不良反应增加。
  • ④一些抗组胺药可能会掩盖某些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毒性症状。
  • ⑤抗组胺药可抑制过敏原性物质的皮试反应,因此在皮试前若干天应停止使用一切抗组胺药物,以免影响皮试结果。
  • ⑥本品与苯妥英合用可能抑制其肝脏代谢,使其毒性增加,应注意监测苯妥英浓度。
  • ⑦可增强金刚烷胺、抗胆碱药、氟哌啶醇、吩噻嗪类及拟交感神经药等作用。
  • ⑧同时饮酒或服用中枢神经抑制药,可使本品药效增强。

[8]

中毒

氯苯那敏(扑尔敏)是最强的抗组胺药物之一,其作用持久,用量少、副作用小。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药物过敏反应等。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半衰期12~15h。成人用量4~8mg,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9]

临床表现

  • 1.不良反应以困倦为最常见,偶有胸闷、咽痛、疲乏、心悸或出血倾向,还可有痰液黏稠。服用过量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痛、头晕、口鼻咽部干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不适或胃痛。

[10]

治疗

氯苯那敏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对症治疗[11]

参考来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