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南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南村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福溪街道,位于天台县城2公里附近。与"活佛济公"出生地仅1.5公里。水南村是中国第三大自然村,浙江省第二大自然村。共2667户、8987人。[1]

简介

水南村距天台县城2公里,与活佛济公出生地仅1.5公里。水南村是中国第三大自然村,浙江省第二大自然村。也是台州市第一大村。分为新联、三联、星光、建明、光明、民主6个行政村。水南村不仅大,而且村套村,户连户,道路交错,能进难出,犹如迷宫。它建村历史悠久,村民聚族而居,民性刚强,刻苦耐劳,耕读传家。历史上人才辈出,不少人投身革命,学有成就,但也曾以宗族械斗而闻名。是南方人口最多许氏家族聚居地。村内有宋元时期古民居,明代的六角井,清代许氏宗祠(5处)及10多处庙宇道观等景点,其中5处许氏宗祠己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1年(1932年)村人许也夫父亲去世,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大亨杜玉笙、张啸林亲临水南村参加葬礼,天台县长张宝琛为其父木主圈点红朱漆。而今有位老农作家许亦江个人独自边学边写,不求回报,经过十多年呕心沥血时间完成了《水南村志》、《水南许氏》等两本巨作,为许氏家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誉为国内由村民个人修撰并公开发行村志第一人。水南村从古至今就是长寿福地,历史上出过许多百岁老人,其中清光绪年间岀过一位113岁高龄许莲舫老人,朝庭还出资建百岁坊(毁于1966年)。水南许氏始祖涧南公发十房,繁衍生息600多年以来,历经20多代,至今已有许氏后裔23800多人,住水南村许氏后裔也有近9000人。真印正了水南三山是"远看三只龟、近看三面旗,旗下二万人"的民间传说。欢迎在外水南许氏后裔常来这里寻根问祖,及有识之士并投资这处神秘的古村落。开发保护先人遗留的宝贵古建筑,共建和谐的富丽家园。

水南名人名事

许友法(1918-1983),民国7年8月19日出生于天台县新民乡水南村后塘岸一户贫农家庭。水南是个有千户烟灶的大村,全靠北始丰溪大堤护卫着田地作物为生。1949年,三港口、风车手两处防堤决口,冲毁土地200多亩,淹没土地1000多亩。虽然经过两年断断续续修筑,堤坝仍然显得单薄而脆弱。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投身到水利工作的许友法对此心急如焚,就邀几位农友,现场勘察,规划修建规模较大的防洪大坝,并画出蓝图,奔走于乡、区、县各级政府,要求支持实施,却屡次遭到某些领导人的阻拦。身为工地负责人的许友法不得已三次向《浙江日报》社反映情况。《浙江日报》于1952年2月12日披露其来信。2月24日,天台县委对有关人员作了处理,并号召全县人民向许友法学习。在建设科的调研支持下,大堤顺利复工,至1955年初步建成。此后三防会又领导村民修复,迄今水南村从未遭受洪水危害。

1957年冬,担任新民乡水利会主任的许友法带领水南群众建起大岙里、塘上两座水库,使千亩农田受益。1958年初,他随县代表团去水利先进县诸暨参观,回来后即着手勘测规划,兴建一座可以彻底改变全乡水利条件的幸福水库。1月27日,水库开工,许友法担任工地负责人。他和民工们连日苦干。2月的一天,积雪冰冻,正在开挖的大坝夹心墙截水槽墙壁坍方,压住抽水莲蓬头,槽底水位急剧上涨,情势十分危急。许友法见状,立即纵身跳入刺骨的冰水之中排除积土。突然皮管架倒塌,将他压在泥水中。他忍着伤痛和严寒,经过半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排除了故障,恢复了抽水。为建水库,他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他一直干到下午4时才去食堂吃中饭,后勤管理人员误以为他提前吃晚饭,指斥他带头违反制度。他一声不响,返回工地继续干活。当他位同志明白了真相前来道歉,他反过来笑着表扬对方执行制度严格。大家都为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深深感动。他还苦干加巧干,想出办法,用钢钎打土和山区滑道活轮吊土,分别提高工效3倍、6倍。这样的施工用具共有4件。这一年,他被评为县一级劳动模范。

1959年9月4日,全县普降暴雨,正在施工中的幸福水库遭洪水垮坝。不明真相的村民迁怒于许友法,责骂之声四起,连亲生女儿都不理他。在这关键时刻,党和政府支持了他,安排他去支援已动工兴建的王浪水库。几个月后回到水南,重振旗鼓,继续任劳任怨地建设水库,直到1960年5月竣工。同年2月,他出席省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

当时正值灾年缺粮,工地指挥部人心浮动。为了建库大业,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办起水磨坊。白天在工地劳动,晚上到县城大街小巷向饮食店兜揽麦粉加工生意。一段时间下来,积蓄一仓半的小麦,全部拿来分发给管理人员作口粮。

接着,许友法和这些同志从水库尾岸挖耕作土,运到大坝下游,造田2亩,还利用溪滩砂土造地4亩。从1961初起,他又和民工投入渠道建设。3年中,完成东、西干渠11公里,支渠13条,共17公里,形成3层楼式田园化的灌溉网络,有1万多亩田地受益,大片旱地变成水田,有名的缺水村终于旧貌换新颜。

1967年10月,许友法调往桐柏电站负责百丈坑西引水渠施工。他同测量组同志勘察了20多个大小山头,连续5次爬上600米高的乌岩山,勘测八丘坑至百丈坑隧洞。还经常腰系绳索,脚踮峭壁,亲自指导施工。二年中打通了3000多米长的桐柏西引水渠,工程提前两年,于1969年11月20日竣工,为国家节约资金30万元。1970年1月18日,《浙江日报》以《桐柏山上的新愚公》为题,报导了他的建渠业绩。1972年5月,许友法转为国家正式职工。此后,他又参加东引水工程施工,完成黄坛坑水坝和全省最长无支洞的天封坑隧洞等工程。

人文古迹

十房祠

在众多的许氏宗祠中,十房祠堂最为重要,因为它是总祠,同样建筑也最为宏伟。十房祠堂位于村北,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现存正厅、两厢、大门等建筑,为四合院形式。正厅面宽五间,五柱九檩,硬山顶屋面,大门前建有照墙,门前曾立五对旗杆礅,那是清光绪年间各科举人许朝泰、许庭扬、许桂芳等所立,其中一对为清光绪恩科进士"翰林院编修"许鸣球所立。从这些旗杆礅中,我们能感受到许氏家族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宗祠购置学田和义田,把每年的收入作为本族清寒子弟读书的补助。明末清初,村内就有多家私塾,如栖凤馆和环溪书院等。照墙上有明嘉靖年间大学者王阳明所题写"城南世家"四字,这方字由原涧南公祠移匾于此。

十房祠堂的正厅为"绳武堂",正厅建筑高大,尤其是厅内十六根木柱十分粗大。那些曾经悬挂于正厅内的匾额似乎记载了许氏家族的历史,额顶上有三块直匾,中匾题"钦赐翰林院修编",左匾系同治皇帝谕旨"圣朝人瑞",右匾题"民国人瑞"。透过这三方匾额,我们能读到二个鲜活的故事。翰林院修编授予的是许鸣球,他是水南许氏家族惟一的一位进士,当年刻苦读书的细节似乎与传统的故事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他的进取之心感动着村里的后人,他得中进士是光绪甲午年,那一年他已六十七岁高龄。许鸣球的旧居就在前塘东北岸,俗称奓门头,当年的建筑也是极为讲究,头门宽敞,门楼前有照墙,门楼后是一幢四合院的民居,门窗的雕花也是精致,只是现已败落得很了,门楼已改建,四合院也倒塌得差不多了。

从"圣朝人瑞"和"民国人瑞"二方匾额中,人们得知这方土地是一方福地,是人居长寿之处。被称为圣朝人瑞的是许永朝,他是113岁的长寿老人,前塘岸三角塘人。清同治十一年,许永朝103岁,巡抚杨昌浚请旨建百岁坊,石质牌坊建在宅院的门前。在他111岁时,五代同堂,家庭和睦相处,巡抚谭钟麟请旨从优奖赏,当时的溪南庄改名为福溪庄。

许永朝旧居

位于三角塘。还能看到门楣上所题写的"福溪旧址"四字,边门的门楣也有"福溪深处"四字。旧居为四合院的格局,正厅后有一小天井,后壁墙中建一佛龛,佛龛的上部有一块小石匾,刻"居其所"三字,字取自《论语》"居其所而从星拱之"一句,其上粉墙上还有"别有壶天"题词。在旧居东边建有莲舫公祠,俗称小祠堂。小祠堂建于清同治七年,小祠堂建有一座门楼,门楼朝西南,不在中轴线上。进得台门,往东一折,便是天井,该跨院呈梯形。小祠堂朝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正厅的檐檩、枋上都施彩画,隐约可见的有喜鹊登梅、百鹭荷花等吉祥图案,画面简洁,意境传神。小祠堂还完整地保存在村中,可惜百岁坊已拆了。

五房宗祠

五房宗祠和六房宗祠也保存较为完整。五房宗祠又称怀德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五年,位于村北,与十房宗祠隔路相邻。祠堂的门楼非常有气势,大门八字石坊包脚,深雕龙头、莲花和龙凤呈祥等图案,户对石雕分别雕有蝠、鹿和莲花等浅浮雕吉祥图案。进入正门,有敞廊引向两厢,檐廊辟作过道。两侧有万卷书洞门,相接檐廊过道和正厅。厢房的木雕窗棂做工极为精细。正厅面阔三间屋面,略高于两厢,正厅内尚存"永思堂"匾额,取永言孝思,孝思维则之意。

石板墙民居

水南村的民居也极有特色,石板墙建筑成为了水南民居的一大特色。整堵墙都用长形的石板相拼而成,为了采光和透气,通常在石板的上端,开设漏窗,漏窗的图案是在整块石板上镂空打出来的,二层的楼房,往往是石板墙之上砌上青砖。此外,石窗也出现在砖墙上,砖墙上的石窗通常是将一块打好图案的石窗镶嵌于墙之中,石窗都不设窗门。石窗在民居的前墙和后壁都有应用,大多为同一主题的多个石窗,或左右对称,或前后呼应,一窗一景,这使得原本单调的墙体,多了一份内容。石窗的图案或简或繁,尽现风采,图案多有吉祥寓意,双狮戏球、财神到、蝙蝠、如意等图案在村中的民居中随处可见。

旗杆墩里民居

坐落在奓菜园之南,建于清乾隆中期。民居坐西朝东,宅院共有三进建筑,大门朝北而开,共设三道大门,第一道大门顶部装有八对铁制的叉形装饰,这幢民居俗称打叉门头。大门之外有一堵照墙,墙两侧立一副旗杆墩,所以也称这幢民居为旗杆墩里。三进建筑前进称前厅,中间一进为省三堂,后进因所处的地势要高于前二进,俗称高沿头。省三堂堂名取自《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意为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省三堂要比其它建筑高出许多,廊下的一对石磉雕有龙凤图案,道地鹅卵石铺就麒麟送子的图案。现在这幢民居倒坍比较严重,门楼也已改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