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栒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栒子 原图链接

水栒子 水栒子拉丁学名:CotoneastermultiflorusBge.别称:水栒子、栒子木、多花栒子、灰栒子。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蔷薇科。亚科:苹果亚科。属:栒子属。种:水栒子命名者及年代:Bge.,1830。水栒子在夏季开花,朵朵洁白耀眼,水栒子是优美的观花、果熟季节.红果亮丽,观赏效果良好。[1]

形态特征

水栒子是落叶灌木,株高为 1.5~3m,部分可高达4米;枝条细瘦,常呈弓形弯曲,小枝圆柱形,红褐色或棕褐色,无毛,幼时带紫色,具短界毛,不久脱落。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幼时稍有绒毛,后渐脱落;叶柄长3-8毫米,幼时有柔毛,以后脱落;托叶线形,疏生柔毛,脱落。水栒子花多数,约5-21朵,成疏松的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无毛,稀微具柔毛;花梗长4-6毫米;苞片线形,无毛或微具柔毛;花直径1-1.2厘米;萼筒钟状,内外两面均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通常除先端边缘外,内外两面均无毛;花瓣平展,近圆形,直径约4-5毫米,先端圆钝或微缺,基部有短爪,内面基部有白色细柔毛,白色;雄蕊约20,稍短于花瓣;花柱通常2,离生,比雄蕊短;子房先端有柔毛。水栒子果实近球形或倒卵形,直径8毫米,红色,有1个由2心皮合生而成的小核。花期5-6月,果期8-9月。[2]

环境分布

水栒子性强健,耐寒,喜光,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极耐干旱和贫瘠;喜排水良好的土壤,湿、涝洼常造成根系腐烂死亡。水栒子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沟谷、山坡杂木林中。水栒子生长旺盛,夏季密着白花,秋季结红色果实,经久不凋,可作观赏植物。
水栒子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俄罗斯高加索、西伯利亚以及亚洲中部和西部均有分布。
[3]

繁殖

  • 播种

播种前用0.5%~1%硫酸铜溶液浸种6-8h,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表面,即可播种。

  • 扦插繁殖

软枝扦插采用全光照喷雾床进行扦插,软枝采条的时间为5月底6月初,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现采现插。插穗长8cm,直径为3mm~5mm,上带芽3个~4个,上切口为平口,距芽3mm~5mm,下切口为斜口,距芽1cm,留1对~2对叶片,以利于光合作用。硬枝扦插:硬枝扦插在温室内进行,采条时间在10月初,采全木质化的枝条;枝条长8厘米,直径为3毫米-6毫米。扦插时用8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插枝进行杀菌处理,再在配置好的1000毫克/升吲哚乙酸+100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分钟。[4]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