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江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江镇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东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南川城区26公里,分别与涪陵武隆等区县接壤,进入乌江长江航线,仅为80公里。面积233.03平方千米,人口50435人(2017年)。过去的国道川湘公路穿境而过,是水江片区集镇物资集散中心。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已修建成的南涪铁路以及水长公路硬化,将再造水江区位优势。[1]

中文名: 水江镇

外文名: ShuiJiang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重庆市

面 积: 233.03 km²

下辖地区: 33个村,1个居委会

电话区号: 023

邮政区码: 408403

人口数量: 50435人(2017年)

火车站: 水江站

车牌代码: 渝G

方 言: 重庆方言

沿革

原名龙见场,相传修石拱桥时,淘石水中,现“水江石”三字,水江因此得名。历来是南川三大名镇之一。1910年南川划为九乡时,设水江乡;解放后一直是区乡政府驻地。1953年分设水江乡,水江镇,1954年水江镇并入水江乡,196二年又乡、镇分设,1983年水江乡并入水江镇。1992年,双溪乡、中桥乡并入。1997年,面积220.2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新街、老场2个居委会和劳动、岚垭、曙光、燕山、大地、联合、红旗、黄泥、大洪、堰塘、蟹塘、红墙、水溪、梨坝、板桥、山羊、水洞、九井、大车、建设、后河、田坝、水池、茂台、石垭、梓桐、六井、松溪、中溪、雨淋、大坪31个行政村。1998年,中桥成建制单独设乡,水江镇下设双溪管理处。2001年10月,青龙乡并入,同时撤销双溪管理处,全镇面积233.03平方千米,人口5.0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11人,辖34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水江石。?年,人口49293人,其中农业人口42439人,城镇人口13650人,辖33个村、1个居委会,238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

附:青龙乡位于南川市东北部,距城区39千米。 [沿革]1940年设乐村乡,1953年分设乐村、让水两乡,1954年让水乡并入乐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更名青龙乡。1997年,面积68.9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长连、灰河、唐寨、冉家、让水、青龙6个行政村。2001年撤乡并入水江镇

概况

水江镇位于南川区东北部,距城区26千米。与石墙镇、铁村乡、骑龙乡、中桥乡、鱼泉乡以及武隆县平桥镇、鸭江镇、白马镇等乡镇毗邻。辖龙现、劳动、大龙、大燕、兴盛、古城、双河、长青8个社区,大顺、宏图、山水、水河、石茂、梓潼、辉煌、黄泥、青龙9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48个居民小组。 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300万元,财政收入35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常年外出务工12255人,耕地面积40058亩,林地面积189548亩,森林覆盖率为51.7%。境内有河流1条,小二型水库3座。雷石等省道公路过境。

[代码]500119108:~001龙现居委会 ~002劳动居委会 ~003大龙居委会 ~004大燕居委会 ~005兴盛居委会 ~006古城居委会 ~007双河居委会 ~008长青居委会 ~200大顺村 ~201宏图村 ~202山水村 ~203水河村 ~204石茂村 ~205梓潼村 ~206辉煌村 ~207黄泥村 ~208青龙村

乡镇概况

水江镇原名龙见场,相传修石拱桥时,淘石水中,现“水江石”三字,水江因此得名。水江镇起于元明,兴于清。历史上素为南川三大名镇之一。1910年南川划为九乡时,设水江乡;解放后一直是区乡政府驻地。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将原来的水江镇、中桥乡、双溪乡合并为水江镇;1998年,中桥成建制单独乡,水江镇下设双溪管理处;2001年10月,南川市部份乡镇建制调整,原青龙乡整体合并为水江镇,同时撤销双溪管理处,形成现域的水江镇。全镇幅员面积233.03平方公里,辖33个村,1个居委会,238个农业社,6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0435人(2017年);全镇耕地面积49840亩(田:22867亩,土:26973亩),林地面积为196664.6亩,森林覆盖率为51.7%。境内有丘陵、槽坝、高山,最低海拔400米,最高海拔1833米(青龙大佛岩)。 水江镇区位优势独特,交通十分便利。进入乌江、长江航线仅80公里,过去的国道川湘公路穿境而过,即将通车的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界水段)在水江设有互通式立交出口,规划建设的南涪铁路也将穿越水江,且在镇区设有客站和货运站,将再造水江区位优势。全镇已实现了村村社社通公路,通公路里程达190多公里,并建成了长3.18公里、宽40米的南陵大道亮点工程。镇内网状交通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

水江镇早在1994年就跻身原四川省200强乡镇之列,1995年被列为原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重庆直辖后被列为试点镇和20个示范镇之一;2002年被纳入重庆市103个经济强镇,2003年被纳入重庆首批启动的45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被列为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区乡镇、办事处前列。曾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并被重庆市命名为"院坝歌舞之乡"。水江镇现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镇内现有工业企业38家,涉及矿山、建材、电力等多种行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水江发电有限公司、中铝重庆分公司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水江。水江工贸型小城镇已初显雏形。

城镇建设

全镇已实现了100%的村、95%的农业社通公路,还实现了27个村通客车,全镇电话用户达到3800门,基本实现了初级电话镇目标。农村电网全面实施,改造面达85%,可望在2002年全面结束;文教卫生和福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光纤电视从无到有,用户已达到2700户,看上了32套电视节目。全镇有5所中心校,教师总数302人,在校学生人数5107人;有初级卫生院3所,医生人数达66人;镇老年公寓竣工并交付使用,青龙、双溪敬老院将全部进住老年公寓,敬老院居住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党委、政府始终致力于发展,全面实施“工业经济强镇、农业产业化兴镇、小城镇建设活镇”的战略,努力把水江镇建设成为一个人口大镇、经济强镇、财政富镇。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早在1994年就跻身于原四川省的200强乡镇之列。95年被列为原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建设试点镇,重庆直辖后被列为试点镇和蔼20个示范镇之一。97年一举实现小康。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64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5820万元,农业总产值5050万元,全社固定资产投资额1260万元,财政收入59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4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346万元,粮食总产量实现了望23051吨。城镇规模达1.67平方公里。建成了长3.18公里、宽40米的南陵大道亮点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得以配套完善。党委政府办公楼乔迁新区,较好地拉动了新区发展。全镇煤炭企业星罗其布,建工建材行业发展迅速,年产原煤50万吨,水泥26211吨,胶鞋280.1万双,机砖1000万匹。成功引进了京华监狱落户水江,盘活了宁江闲置资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被重庆市命名为“院坝歌舞之乡”,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普九教育全面达标,先后被市评为“红旗乡镇党委”、“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双拥工作模范乡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的领导,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民心抓改革,突出中心求发展,强化核心保稳定,创造性地实施“工业经济强镇,农业产业化兴镇,小城镇建设活镇”三大战略,主攻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新水江从人口大镇、面积大镇向经济强镇的跨越,再现过去“一陈二水三观音”的辉煌。镇的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递增速度在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递增20%;财政收入年均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0元;乡镇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0%;乡镇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0%;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04年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以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发展私营企业15个,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60个,企业改制面达100%;银行存款突破1亿元大关;计划生育率均保持在98%以上。并以饱满的热情,宽松的投资环境,周到的社会服务热忱欢迎社会各届有识之士前来经商、开发、建造立业。

视频

南---水江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