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路运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泽拉斯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客货运输。

基本内容

中文名:水路运输

经济特征: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

最早运输工具:独木舟和排筏

定 义:运输方式

地 位: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

起始时代:石器时代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

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海洋、河、湖等)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客货运输。在蒸汽机发明及其用于交通动力前即已出现,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运还具有如下特点: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②开发利用涉及面较广。如天然河流涉及通航、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产养殖以及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来源等;海岸带与海湾涉及建港、农业围垦、海产养殖、临海工业和海洋捕捞等;③对综合运输的依赖性较大。河流与海洋的地理分布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故水运的充分开发利用,要与铁路、公路和管道等运输方式配合,并实行联运。根据航行水域的性质,水运分为海运和河运两类。海运按其航行范围和运距,又分为沿海海运、近洋海运和远洋海运;河运按其航道性质与特点,又分为利用天然河流的一般内河永运,使用人工开挖的运河永运,以及利用水面宽阔的湖泊与水库区水运。

今年5月份,珠江水系内河航运生产保持小幅增长,客运量受“五一”小长假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影响出现较快回升,西江干线航道通航条件良好,长洲船闸过闸货运量略有增长,西江水路平均运价和船舶周转率基本维持稳定。

客货运量继续保持增长,大宗货物运输同比呈现稳步回升

5月份,预计珠江水系完成内河货运量4900万吨,同比增长11.5%,预计完成货物周转量102.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5%。预计完成内河客运量138.4万人,同比增长17.1%,完成旅客周转量690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0%。

大宗货物运输同比呈现稳步回升。预计5月份珠江水系大宗货物运输完成:水泥(含熟料)运量593万吨,同比增长12.1%;矿物性建筑材料(含河沙)运量为1120万吨,环比增长11.4%;煤炭运量501万吨,环比增长9.9%。

人类利用天然水道发展航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还在石器时代,人类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本舟和船。水路运输分海运和河运两种,它们以海洋或河流作交通线。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装在“克莱蒙特号”船上,航行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航速达每小时6.4千米,成为第一艘机动船。1872年,我国自制的蒸汽机船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

现代水路运输的突出优点是通过能力大

运费低,节省燃料。例如一条密西西比河相当于10条铁路,一条莱茵河抵得上20条铁路。此外,修筑1千米铁路或公路约占地3公顷多,而水路运输利用海洋或天然河道,占地很少。在我国的货运总量中,水运所占的比重仅次于铁路和公路。

以船舶为交通工具,在水域沿航线载运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简史 人类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最早的运输工具是独木舟和排筏,以后出现木船。帆船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15~19世纪是帆船的鼎盛时期。19世纪蒸汽机驱动的船舶出现后,水路运输工具产生了飞跃。当代世界商船队中已有种类繁多的各种现代化运输船舶。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公元前214年建成了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京杭运河则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其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下西洋,历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水路运输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比较,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些国家水路运输的货物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货物周转量的10%~20%,个别国家超过50%。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

沿海货物运输和内河货物运输统称国内水路货物运输。水路货物运输合同,是指国内沿海港口、沿海与内河港口,以及内河港口之间由承运人收取运费,负责将托运人托运的货物经水路由一港运至另一港的合同。几十年来,我国一直把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与国内沿海与内河的货物运输区别对待,采用不同于国际海上运输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国内水路货物运输实行运费统一定价,船舶和货物按计划调配,运输单证采用不可转让的运单制,运单随船而行,不可转让,不能作为跟单信用证的单证,承运人实行完全过失责任制,对船长船员在驾驶和管理船舶上的过失所引起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等。我国《海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沿海运输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我国交通部根据该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制定和发布了《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自1987年7月1日起施行;以及199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和《水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我国《海商法》第四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运输和拖航,由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舶经营。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运单是国内水路货物运输最基本的合同形式。《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规定:“大宗物资运输,可按月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对其他按规定必须提送月度托运计划的货物,经托运人和承运人协商同意,可以按月签订货物运输合同或以运单作为运输合同。零星货物运输和计划外整批货物运输,以货物运单作为运输合同。”“如承、托运双方当事人无需商定特约事项的,可以用月度托运计划表代替运输合同。”“在实际办理承托运手续时,托运人还应向承运人按批提出货物运单,作为运输合同的组成部分。”根据这一规定,水路货物运输形式有二:一是月度货物运输合同;二是运单。前者适用于计划内大宗物资运输,后者适用于零星货物运输和计划外货物运输。在按月签订货物运输合同的情况下,也必须签发运单,作为运输合同的组成部分。实践中,还有按季度、半年、一年签订的运输合同,也存在航次租船合同形式。

以运单作为运输合同,托运人只需根据货物的基本情况以及承托双方商定的运输条件填写运单,承运人在运单上加盖承运日期戳,运输合同即告成立。运单首先是货物运输合同,赖以确定承托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次,运单也是承运人接收货物的收据。运单记载的货物数量或重量是承运人接收货物的初步证据,至卸货港发生货物灭失、短少或损坏,承运人应承担赔偿责任,除非承运人能够证明货物的灭失、短少或损坏是由于承运人可以免责的事由造成的。再次,运单还是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主要凭证。承运人在目的港必须核对收货人的身份,将货物交给运单记载的收货人。

水路运输分类

水运分海运和河运两种。它们是以大自然赐予的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线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河流湖泊都可以成为现成的水路。如果需要通航吨位较高的船舶,窄的河道要加宽,浅的要挖深,有时还得开挖沟通河流与河流之间的运河,才能为大型内河船舶提供四通八达的航道网。

海洋运输是使用船舶等水运工具经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运输速度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

内河运输简称“河运”。使用船舶和其他水运工具,在国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投资省、少占或不占农田等优点,但其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速度较慢,连续性差。

港口是航运的起点和终点。船只的补给,旅客的上下、货物的装卸和船舶的检修都在这里进行。一个港口集疏运货物和旅客的能力,即每年有多少货物和旅客在这里集中起来用船舶运往外地,又有多少货物和旅客运到这里的能力,称为港口的吞吐能力。

集装箱运输是将多种多样的杂货集装于具有统一长、宽、高规格的箱体内进行运输。这些集装箱既可以装船利用水路运输,也可通过铁路、公路运输,中途更换车船不必把货物取出,可以提高装卸效率,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消化繁重的体力劳动,减少货物的损失,简化繁杂的手续,加快车船的周转,降低运输成本。同时,集装箱运输可做到从发货人的仓库直接送到收货人的仓库,不必利用中转仓库,实行“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集装箱运输最早出现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推广到世界各地。

水路运输的形式

水路运输有以下四种形式:

1.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

4.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概念

水路运输以称船舶运输(简称水运),是最古老的运输方式,目前仍然是世界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19世纪80年代初期老式的帆船被蒸汽机轮船所取代,随后在20世纪20年代进一步被柴油机动力的轮船所取代。

水运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沿海运输,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在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近海运输,是指通过大陆临近国家海上通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根据航程可以使用中型船舶或小型船舶;远洋运输,是指使用大型船舶横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内河运输,是旨通过小型船舶在陆地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运输形式。

总的来说,水路运输的主要优势载重量达、单位运输成本低。缺点是运输速度慢、动作范围较小、装卸搬运费用较高、受天气的影响较大。至于在固定成本方面,通常介于铁路和公路之间。

水路运输主要适用于运输超大型货物,如果较低的货运费率是客户关心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速度,那么选择水路运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实践中,将水路运输的货物当作储存的一种形式,这对于设计物流系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1]

设施与设备

水路运输的技术设施是指港口及其附属设施。港口是货物和旅客由陆路进入水路运输系统或由水路运输转向陆路运输的接口。现代化港口是具有仓储运输、商业贸易、工业生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的工商业中心和海陆空连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枢纽。

(一)港口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旅客和货物的集散地。港口由于规模、所在地理位置、用途及本身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类别。区分和确定港口类型是进行港口布局和区域规划的基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港口分为以下类型。

l)按港口规模分为特大型港口(年吞吐量>3000万吨)、大型港口(年吞吐量1000~3000万吨)、中型港口(年吞吐量100~1000万吨)及小型港口(年吞吐量(100万吨)。

2)按港口所在地理位置分为海港、河港、湖港及水库港等。海港根据港湾形态特征又分为内湾型海港(港口位于伸向陆地的海湾)、外湾型海港(位于面向开敞的海域或海湾)、狭湾型海港(位于伸向陆地的狭长型海湾)、天然岛港(位于天然岛屿上)、人工岛港(位于人工岛屿上)和平直型海港(位于开敞的平直海岸)等。

(二)船舶

运输船舶是指载运旅客和货物的船舶,通常又称为商船。在几千年的船舶发展史中,大致经历了舟筏、木帆及蒸汽机船3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以柴油机为主要动力的钢船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运输船舶己形成了种类繁多、技术复杂及高度专业化的运输船舶体系。船舶的种类若按用途来分主要分为客船和货船。

客船是专门用于载运旅客及其行李和邮件的运输船舶;而以载运旅客为主,兼运一定数量货物的运输船舶则称为客货船。客船必须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并能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如大型国际客船设有影剧院、花园、咖啡馆、图书馆、医院、理发厅、百货商场和银行等,还设有供旅客体育活动使用的游泳池、球场、健身房、运动场等。因此,客船一般有较大的甲板面积和舱室面积,其长度比一股同吨位货船为长,上层建筑庞大,甲板层数较多,一股约有8~9层,最多可达十几层。为保证旅客安全,客船应具有良好的平稳性、抗沉性,且船体结构必须设置双层底,同时还应设有足够数量的消防、通信、救生等设备;客船―般有较高的航速和较大的功率储备;为改善船舶操纵性,客船通常采用双螺旋桨推进,以便其中一个推进器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推进器仍能保证船舶继续航行。

(1)海洋客船

海洋客船主要包括远洋客船、近海客船与沿海客船几种形式。这类船舶一般吨位大、航速高、设备齐全。在航空运输兴起之前,国际邮件主要靠这类船舶输送,故又称为邮船。远洋客船的吨位一般在2~3万吨,最大的可达7万吨(均为重量吨);航速较高,约29节左右,最高可达36节。近海客船、沿海客船的吨位在1万吨左右,航速为18~20节。

(2)旅游船

旅游船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供旅游者旅行、游览之用。其船型与海洋客船相似,但吨位较小。船上设备齐全,能为旅客提供疗养、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

(3)内河客船

内河客船是指运行在江河湖泊上的客船。其载客量较小,速度较低,设备也较海洋客船简单。

(4)车客渡船

车客渡船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船种。除载客外,还能同时载运一定数量的旅客自备汽车。这种客船在船舯或船艉设置跳板,以供旅客自备的小型客车驶进船上的车库。

(5)小型高速客船

1)水翼船。其指船体下装有水翼、航行时靠水翼产生的升力支持船体全部或部分升离水面而高速航行的船舶。目前,水翼船的航速可达硐~ω节,排水量约在100~300吨,最多可设有300个客位。

2)气垫船。利用高压空气在船底与水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部分或全部垫升而实现高速航行的船舶。工作时,用大功率鼓风机将空气压入船底下的围蔽空间,由船底周围的气封装置限制其逸出而形成气垫,托起船体从而使船舶高速航行。其缺点是耐波性较差,在风浪中航行失速较大。目前,气垫船的航速约在60~100节,最大可达130节,客位约100~200个。[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