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永清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永清寺

中文名;永清寺

外文名; YONG QING TEMPLE

地理位置;中国辽宁省大连开发区大李家镇

著名景点;万佛山,百年银杏,

梦想观音;梦真洞;达摩岩像

始建于;唐朝

占地面积;128亩

景点级别;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基地)

永清寺坐落于黄海北岸、太山脚下,地处中国辽宁大连开发区大李家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简介

永清寺坐落于黄海北岸、太山脚下,地处中国辽宁大连开发区大李家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

千年古刹永清寺始建于唐朝,为大唐名将薛仁贵礼请少林僧兵所建,与禅宗祖庭少林寺南北呼应,一脉相承。万佛山达摩岩像与少室山达摩洞相隔万里,却同为天工, 世所罕见。虽经千年风雨洗礼,人祸劫难,但受诸佛庇佑,屹立至今,守护神州。

寺内有百年银杏,因吸收日月之精华、受香火之供奉,曾绿茵如盖、枝繁叶茂、形如凤尾、颇有灵气;然史事不堪,一九六六年一场文革浩劫,寺院被拆,佛像被毁, 寺院一片凄凉;幸得诸佛菩萨、天龙八部护佑,天雷炸响,匪首毙命,歹人惊遁,古寺得以留存;故百姓谓之"灵神庙",此真乃--天留永清、福佑国民。但寺内胜景 难复,破败不堪。因神灵归去,古木无依,更有奇者,此树随即枯萎死去。一九九四年此寺信众重修古寺,这棵饱经风霜的百年银杏,竟奇迹般的枯木逢春,一时传 为奇谈。虽未能枝叶繁茂,仅是零星片绿,却亦是向我们诉说着人性的复苏,生命的礼赞!

二零零六年少林恒顺传经至此,欣闻奇事,前来观瞻,甚为惊异;古有谚语云:"枯木逢春,必有圣人出世"。此必是国运昌盛、佛法大兴之际,遂于二零零六年腊月二 十八入寺住持,重修古寺,率众讲经布道,为民祈福。 二零零七年二月初六下午四时左右,银杏上空,瑞象显现,吉祥度母,七彩祥云,霞光凤影,十步之内甘露独降,观者无不称奇,百年银杏至此枝繁叶茂,体态优雅, 状如腾飞之凤,此时正值中华大地繁荣发展,民族事业蒸蒸日上--"银杏的复生,寓意着人性的复苏、象征着佛法的复兴、更寓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永清寺太山庙会2009年被列入大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庙会每年从农历四月廿七至廿九举行,正日为农历四月廿八日。

恒顺上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本着"以禅为根、以密为用、以教为学、以律为依、以净为归"的思想,以救济世间疾苦、落实佛陀本怀、推进世界和平、建设人间净土 为己任,更提出"佛商文化、经典济世、器以载道、教富济贫"的经典理念,愿将本寺建成集教学、养老、孤儿、医疗、临终关怀等一体性慈善机构。

历史传说

据传,唐王李世民率将第四次东征时,曾路过此地,大将薛仁贵踩中了这圣地屯兵集粮,训练军队。此后薛仁贵率军大破高句丽得胜返回时,又途径庙沟屯。为纪念战死异乡的将士,让他们灵魂得以超脱,永保清净,薛仁贵命人在庙沟屯老沟建庙,并以"永清"命名,永清寺伊始于此。

位于大连市青泥洼桥唐山街的松山寺,碑刻上有这样的记载"随唐王征东的僧兵来到榆林古金州名之青泥浦见西南方有灵气遂留住此地建庙弘法度化一方"。据碑文记载的重要历史实:第一,在唐朝军队里有一支僧兵;第二,唐朝在征服高句丽的战争中,攻城掠地的同时,也在建庙弘法,度化一方。松山寺即为唐僧兵所建。

据传,永清寺也为唐朝僧兵所建,时间大约在公元六百六十六年至公元六百六十八年,唐灭高句丽,设立安东督护府期间。

另据当地老人说,此地曾留有薛仁贵驻军时的痕迹,如将军石床饮马槽拴马厩等,现早已湮没无闻。唐后期藩镇割据,宋朝辽金兴起,此间永清寺无任何传说及遗存。

还有民间传说,元朝年间有一高僧云游此地率弟子建庙,传经弘法。但具体年代高僧名号无从考究。

据一九三六年(康德三年六月初三)重修永清寺碑记载,永清寺建于明朝。清朝乾隆年间,永清寺的住持是普世禅师。一九二零年(民国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大李家永清寺重修碑文中亦有"先禅师普世"的记载。上述两碑均有普世禅师占卜,迁庙位置的记载,迁庙的时间是清朝乾隆三年,即一七三八年,也就是距今二百三十年整,这是永清寺保存建筑的实际年龄。

根据碑文记载,第一,永清寺的法统应是禅宗;第二,至少明清两代,这里香火鼎盛。普世禅师卜地北迁之事已过近二百年之后,又被两次勒石记事,可见此事当时曾多么隆重,一九三六年重修永清寺碑文撰写者是一个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一九零三年)的进士,名叫杨韵村,江苏镇江人,饱学之士。

至清末民国年间,该寺住持为性法,且有一徒,法号空震,炙法号为空征。当时寺院荒废,神像凋零。住持性发募资,增修三次,至民国九年(一九二0年),永清寺初具规模。当时永清寺的占地范围:东至刘于张孙四姓分界;西至匾担山南姓分界;南至老庙沟南山顶分界;北至道路分界。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永清寺原有旧钟一口,岁月既深,风雨吹残,不堪重用。住持性法募资另铸新钟一口,并新建石钟楼一座。该石钟楼为金州及开发区地区,是唯一保存完整之古石钟楼。

一九三五年(康德二年)住持性法与当地官吏协议重修庙宇,地方有德之士纷纷赞助,于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开工(康德二年)至一九三六年六月初三竣工。(康德三年)当时庙内建筑规模,据碑文记载"佛殿三楹,以隆礼拜;前殿三楹,以壮观瞻;更衣天像,修筑暖宫一堂,以安神灵;又建钟楼一座、火池一座"。

从一九二0年至一九三六年,住持僧性法与地方大德已将永清寺重修恢复到相当大的规模。从一九二0年碑刻记载当时永清寺的占地范围,到一九三六年重修后庙内建筑规模,我们依稀看到当时这一方丛林香火鼎盛的盛况。

住持介绍

恒顺上人出家于中岳嵩山少林寺,师承少林寺正宗法脉,崇文尚武,为人间生活禅的开创者,佛商文化的发起人,东方奥世(奥运+世博=庙会)的倡导者,佛商、人间生活禅的实践者。

为佛教现代音乐的倡导者,佛教流行音乐发起人,佛教时尚音乐开拓者。上人撰写过《生命的道路》、《快乐佛学系列讲座》、《禅乐心声》、《梵音天下》等。更提出《佛商》经典济世、文化给予、器以载道、教富济贫等经典理念。

恒顺上人本着以禅为根以密为用以教为学以律为依以净为归的圆融思想,实践着人间生活佛教,立志于让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重返人间,让佛陀伟大的人间净土重现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好……

相关视频

[佛缘在线访僧宝]-来自大连永清寺的祝福

大连永清寺 温州云林寺方丈恒顺法师谈-佛商

参考资料